“以股抵债”不能跨越未来 任由大股东操纵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 13:10 亚太经济时报 | ||||||||||
□林荷 被监管者吹嘘为具有诸多现实意义的“以股抵债”,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不过是一张头痛医头脚通医脚的治病方子。虽然它对治疗现有的占款顽疾疗效显著,但绝不能用它继续治疗新增同类病例,否则病毒变异事小,疾病蔓延体大。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十几年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存在关联欠款问题,被占用资金总额近1000亿元,在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中,70%存在控股股东侵占资金行为;在已退市的15家公司中,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用管理层的话说,这种侵占行为如不及时纠正,将会破坏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以股抵债”治疗这种可能危及证券市场存亡的顽疾确实有诸多现实意义。首先,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资产的控股股东多是一副要钱没有烂命一条的穷光蛋+无赖形象,“以股抵债”不失为一种现实有效的还债途径;其次,抵债股份注销后减少了大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优化了公司股本结构,可以起到非流通股减持的效果;其三,缩减股本后,可以提高每股收益,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不过,笔者认为,“以股抵债”只是医治历史遗留问题的治标处方,只能适用现有的侵占行为,对今后出现的侵占行为不适用。换句话说,只适用现有的近1000亿元侵占资金。因为,“以股抵债”目前仍有许多细节有待完善,如定价方式、公众股东议事渠道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可依的章程,那么“以股抵债”就不能跨越未来,否则它将成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又一有恃无恐的催化剂。 就股权现状来说,大股东毕竟仍主宰着上市公司。从有可能成为第一家“以股抵债”试点公司的电广传媒的抵债方案看,虽然它的定价在净资产附近,但在定价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净资产评估,还是由公司和大股东聘请相关公司进行。从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的中国特色看,净资产评估在“以股抵债”中不排除仍被大股东操纵的可能,也就是说,定价不形成制度的话,“以股抵债”被大股东操纵的可能性很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