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黑车横行还称饱和 黑车现象根源在垄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04:38 北京娱乐信报

  近日,媒体以大版篇幅专题报道了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黑车现象”:从机场、车站,到宾馆饭店、旅游景点,乃至偏远的地铁站、绝大部分的城铁站前,“黑车”已经成为一道景观。据专家估计,北京的“黑车”数量有三四万辆之多,超过了现有在册出租车的三分之一。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实际情况远比这个数目要大,“黑车”跟在册出租车很可能是平分天下。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无独有偶,近日,有三位“的哥”向北京市运输管理局申请经营个体出租车被拒。拒绝的理由,据管理局称:北京市出租车实行总量控制,目前出租车数量“已经达到了总量控制的目标”,因此“不再投放新的运力”。又据称,根据规划,从2000年一直到2005年,北京市出租车总量一直保持在6万辆左右。

  多么滑稽的场面!一方面是“黑车”横行——表明现有的出租车未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是严加管制——禁止扩大供给。

  一个城市需要多少辆出租车难道不应由市场去作决定吗?车辆不能满足需要,会有昂贵的价格来告诉潜在的进入者;车辆超过了所需的水平,会有竞相压价和退出机制告诉现在的和将要进入的出租车司机们。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然而,现在却人为地控制了北京市的出租车数量,而不再依赖市场调节,而这将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对市场中的各种需求作出计算,从而得出一个管理者认为“正确”的价格或数量,再去指导实践,对于计划者来说初衷本来是好的,但结果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

  同时,笔者很怀疑之所以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规划,大概是因为观念上转不过弯来。而有的被管制者之所以乐于促成此事,是因为通过行政性限制准入来禁止新的进入者,比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地“厮杀”来阻止竞争者要容易得多、也划算得多。于是,在有行政准入限制的条件下,市场竞争的方向就变了。大家不再考虑如何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而是极力钻营如何拿到出租车经营的准入牌照,如何争取更多官员的好感。斯蒂格勒说过:管制者是被管制者的俘虏。大意如此吧。

  笔者认为,只要市场是可自由进入的,就难以形成垄断。

  作者为CNNIC办公室副主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