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秦晖 > 正文
 
传统科举制的技术 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 11:43 中评网

  一从技术层面看科举: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政坛风云与官制兴革,人们回首发现:“科举竞争”无论是

  与我国古代的世卿世禄、察举征辟,还是与外国古代的贵族制、军功制与“奴官”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如近东的所谓马木路克制)制相比,都要合理得多。而科举废除后,我国军阀时

  代与后来的官制也未见得优于、甚至常常是劣于科举。另一方面现代文官制中的考

  试制度却有许多类似科举的程式。因此为科举制“平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了。当

  然,对照现代文官制的实践,要挑科举制的毛病也是轻而易举的。诸如考试内容的

  陈腐、参考资格与考试规则等方面用现代眼光看也并非绝对公平。而当时的官吏铨

  选中除考试外也还存在着其他非竞争性因素,如世袭、恩荫、荐举、捐官、特授、

  奴官(太监外任或清时满洲包衣外任之类)等等。但是如果不以现代文明标准苛求

  前人,则应当说在前近代世界上的确难以找到一种政治人材选拔方式其“公正”性

  与效率能超过我国科举制度的成熟期。而且成熟期科举制度在严肃科场纪律、实行

  规范竞争方面的确是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所不能及、更是“察举征辟”色彩浓厚、

  身份与“关系”背景强烈的我国现行干部制度应当借鉴的。

    撇开贵族政治(它一般与非中央集权的“软国家”相联系)不谈,历史

  上凡属中央集权的“硬国家”,无论中外,都有赖于高度科层化的职业官僚政治。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曼萨卜达尔(mansabdar)体制有33级官阶,从“十人长”直至

  “万人长”,都是由朝廷自上而下征召、提拔或降黜的官吏。古罗马基础上建立的

  拜占廷帝国也有复杂的罗戈瑟特(logothete)文官体制,正是靠了这种体制多民

  族多元文化的拜占廷帝国才得以与特马(军区)制下军官贵族化倾向以及村社的地

  方自治倾向相抗衡而维持着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使帝国在内忧外患频仍的几个世纪

  中得以延续。所有这些官僚体制都有赖于一套中央铨选,考核与“雇用”官员的程

  序。但是,曼萨卜达尔体制的原则是“军而优则仕”,军事官僚的色彩远过于文职

  色彩。作为高级“国家雇员”他们脱胎于莫卧儿早期的雇佣军,其成员多为外国(

  印度以外的西亚、中亚伊斯兰地区)冒险家,缺少文化自律。因此尽管曼萨卜达尔

  体制以官僚决定薪俸极高而闻名于史,国家对他们也一直拥有任命与考核之权(如

  所周知,这两点即高薪与考核是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反腐败方法),但这一体制的

  腐败速度与程度仍然极为惊人,可以说决不下于我国传统的科举官僚体系。[1]

  拜占廷的罗戈瑟特官僚体制文职色彩浓厚,而且对于具有政教合一特点的拜占

  廷东正教帝国来说,这一官僚体制既保持着独立于教会系统之外的世俗性,又具有

  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宗教)自律。国家对文官的考核内容则包括罗马法之类的实

  用知识。然而罗戈瑟特在地方行政上的效能受特马军事贵族的制约而十分有限,而

  且由于政治贵族化的发展,官僚的作用日益减退,到14-15世纪罗戈瑟特大都已成

  为无权的虚衔。另一方面由于罗戈瑟特多是低薪乃至无薪职,又执掌征收赋税之权,

  因而腐败也非常严重。最后,这一文官体制的消亡也就成了拜占庭国家灭亡的先兆。

  [2]

  与这些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相比,我国的科举官僚体系在文职化、科层化、合理

  化等方面显然更胜一筹。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

  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

  它比政教合一体制与纯粹的雇佣官僚制都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更是在专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扩大统治

  基础的有效办法。我国的传统中央集权体制延续得远比莫卧儿印度或拜占廷帝国为

  长久,这与科举官僚制胜于曼萨卜达尔或罗戈瑟特之类的外国传统官僚制是不无关

  系的。而如果以科举制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

  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

  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

   当然也必须指出,科举制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它与其他土壤上萌发的制

  度间具有某些不可比性。科举制有赖于单一民族或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人口、

  发展水平与文化认同上的巨大优势。象拜占廷、印度那样民族与文化成份高度多元

  化的国家是难以发展出类似制度的。而他们那种形态的官僚制或许是维护这种传统

  多元化国家中央集权制度的最佳选择。

  二从制度层面看科举:“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

  以考试选拔人材,从技术上讲无可非议。纵使它不应成为唯一的选拔方式,也

  至少应当是选拔方式之一或者是主要方式。起码在入仕之际并无政绩民望可考的情

  况下,选拔依据在逻辑上不外乎三者:即知识性考试,身份(门第、出身与其他先

  天性等级)以及个人与机构的随机性荐举。而考试比论身份“公平”,比荐举“客

  观”,这本属常识,并不是需要在学术上详加论证的深奥之理。现代文官制度中的

  考试制与我国历史上从察举向科举的过渡,与其说是谁学了谁,不如说两者都更多

  地是基于这种人类价值基础上的常识与逻辑。而它们在实行中遇到的阻力也不是因

  为其优点在学理上难于发现,而是因为它妨碍着某种既得利益体系。

  但对于一种政治制度而言,人材选拔毕竟是个技术性问题,而政治制度的核心

  在于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而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科举制与它以前的世卿制、察举制以

  及外国的罗戈瑟特等官制一样都是以传统型或卡里斯玛型权威作为其合法性基础的。

  因而它们与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现代文官制度、民主国家的文官制度仍有本

  质的区别。从这一点上来说,提出所谓“选举制好还是考试制好”的问题来就十分

  荒谬。民主政治中的选举是解决统治合法性问题的,它与作为人材选拔拔术的考试

  制并不是一个层面的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芸芸众生在总体上看是平庸的,为他

  们中多数意志所左右的选举结果也往往是平庸者而不是“英明领袖”或圣明君主当

  选。那么民主制意义何在?就在于它确立了统治者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之授权这一

  原则,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统治的合法性基础问题。这样的“统治者”以考试选拔公

  职人员,就与传统帝王以科举引“天下英雄入吾彀中”[3]有了本质的区别。即

  使后者的科场纪律比前者更严更“公平”,即使后者在技术上可以为前者所效法,

  这两者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制度的规定性反映在技术上,就形成了现代文官制度与古代科举的一些重大区

  别。一般地说,现代民主国家的官员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分途:政务官(掌权者)

  直接或间接由选举产生,与政党共进退;事务官(办事者)多由考试录用,按业绩

  或年资晋升,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特点,不受政党进退的影响。而传统科举官僚体

  制恰恰相反,这类体制谈不上政务官与事务官的严格区分而只有“君臣”之别(严

  格地说只有皇帝是“掌权者”,而百官都是为他办事的“臣仆”或奴才),但通常

  中央及地方的各级政要(即现代一般列为政务官的阁员、议员与地方主官的古代对

  应者)都由考试出身而非经选举。反而是各衙门的办事员即所谓刀笔吏者流并不通

  过考试,而是由种种不规范途径产生:有由正官“自辟僚属”者,从社会上招募者,

  经各种关系推荐者,甚至还有“学而劣则吏”、专以科场淘汰所余充之者。在明代

  后一途径居然成为定式,即“生员入学十年,学无所成者及有大过者,俱送部充吏”

  。[4]而他们在现代文官制中的对应角色正是考试录用的主要对象。

  

  “政务官”不经选举,“事务官”不经考试,这样一种与现代文官制度完全相

  反的现象当然不是出于科举制设计者的考虑欠周,而是由政治制度本身的专制性质

  所决定的。“政务官”不经选举则不对选民负责,难以建立权力约束机制。“事务

  官”不经考试则会难免素质低劣,“天下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5]于是在

  统治合法性与办事效率两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缺陷。一方面“政务官”不可一世,往

  往“官逼民反”,另一方面“事务官”蝇营狗苟,衙门陋规泛滥,明清时常有“衙

  蠹”之称。这显然不是通过强化科场纪律所能解决的。考试选官在技术上确有优点,

  但它本身并不能解决制度性问题。相反,制度的败坏却能够歪曲这一“技术”。因

  此尽管到明代科场纪律已经空前严密:“会试:御史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誊录、

  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试日入场,讲问、

  代冒者有禁。……文字中不许自序门第。弥封编号作三合字。……试士之所,谓之

  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人一军守之,谓之号军。试官入院,辄封钥内外门户。

  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l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l官。”然而科场中的腐败现

  象仍然是层出不穷:“其贿买钻营、怀挟请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弊端百出,

  不可穷究。而‘关节’办甚。事属暖昧,或快恩仇报复,盖亦有之。其他小小得失,

  无足道也。”[6]

   尽管如此,科举官僚制最大的弊病还不在科场,而在官场。即如黄宗羲所说:

  “今之取士也严,其用士也宽”。所谓取士之严,指士林出路仅有科举一途,造成

  严重的人材浪费;所谓用士之宽,指一旦考上即易于“ 进”,致使“在位者多不

  得其人”,官场气大坏。他由此叹道:“取土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7]

   黄宗羲所处的明末,有识之士对科举制的评价已如此恶劣。其在两百多年后

  的清末变革之潮中之被废除就不难理解了。今人对“废科举”持批评态度者往往责

  怪清末以来在“西化”之风影响下一切求变的“激进主义”,实则科举名声的败坏

  早在清末“激进主义”兴起以前、甚至早在国门未开、国人尚不识西学为何物以前

  就很严重了。今人往往奇怪于当时的中国放着那么多的积弊不改,甚至连男人的辫

  子也尚?   剪掉,便急急忙忙地废除了科举制这个据说是“类似于现代文官制度”

  的宝贝。其实人们如果注意到反科举的思潮兴起于“西化”之前,也许就不会奇怪

  了。历史不能假设,但倘无西方入侵,科举制在中国自身的轨道上是否就能一直运

  作下去,也未尝不是个问题。明末时从皇帝到社会上就已对“制科之弊”怨声不绝。

  崇祯皇帝因此提拔了非进士出身的陈新甲、孙元化、陈启新等人委以尚书、总督、

  巡抚等要职,并“为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思以得度外之士”。

  但专制之制不改而考官之技已失,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欲得胜于科目之人,其

  法反不如科目之详,所以徒为纷乱而无益于时也”。[8]这段历史几乎可以说就

  是200多年后废科举后果的预演,它既说明了专制政治不变而只拿考试一法开刀,

  后果必然不良,也表明了在专制政治下被严重扭曲了的考试选官法本身的危机。对

  此如果只埋怨清末“激进改制”坏事,也是有失公正的。明清时代科场纪律制定

  得如此严密,何以科举制仍会败坏呢?我以为黄宗羲的一段话道出了症结所在,虽

  然这段话他并不是专就科举而言的: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于上。用一人焉

  则疑其敛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惟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

  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9]

  为什么“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种“藏天下于

  筐箧”即置天下于一家之私囊的立法。科举制败坏的根源就在于此。今日重新评价

  科举,这一点是不应回避的。

  三从政治哲学层面看科举:“大共同体本位”与对个性的禁锢

  上述黄宗羲的话还可以引起更深层的思考。这段话表明:中国的传统统治者,

  乃至传统中国人,并不象表面上声称的那样相信“性善论”。他们对人的“自私”

  与人性的阴暗面可以说是无时或忘,并为此处心积虑地设计“防人”之法。这种中

  国政治文化中的奇特景观是那些只从儒家圣贤之言来考察“传统”的人难以解释的。

  明清科场规则之严密,常使今天的科举肯定论者大为赞叹。然而又岂止科场规则,

  传统中国的“防人之法”达到极高水平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科场防弊达到了每

  个“考生”派一军人给盯着的地步,官场防弊则达到了本省人不得在本省为官的地

  步,这就是明清两代发展得登峰造极的回避制。那时除了世袭的土司和法定必须由

  孔家人任知县的曲阜一地外,全国各地的县官都必须来自外省,甚至本省其他府、

  县的人也不行,以防同乡结党为弊。就是这些外省人还不能久任,而须频繁调动,

  以防任职日久形成关系网。对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国家也常持以怀疑的眼光,尽量

  限制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区之间依附关系的发展。甚至对于儒家意识形态极力褒

  奖的家族组织,专制国家也不象表面声称的那样欣赏。从北魏的废宗主而立三长、

  明初“浦江郑氏九世同居”被皇帝疑忌为“以此众叛,何事不成?”而险遭杀身之

  祸,直到清代一些地方官府“毁祠追谱”,抑制宗族势力,专制国家对“强宗右族”

  的疑惧与礼教对大家族的褒奖始终并存,而且前一因素的实际影响往往超过后一因

  素。[10]

  实际上这一切都可以归之为我国政治文化中以“国家(王朝)本位”来排斥在

  实践上则崇刑废德、扬忠抑孝、强制分家,鼓励“告亲”,禁止“容隐”,不一而

  足。《秦律》中关于“妻有罪,其财界夫”,“夫有罪,妻先告,其(妻)财不收”

  、奴婢“盗主之父母不为盗主”的条款,明确承认父子夫妇各有其财。而秦人世风,

  则有所谓’借父l,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踞;妇姑

  不相悦,则反唇相讥。[12]这里亲情之淡漠,恐怕比据说父亲到儿子家吃饭要付

  钱的“西方风俗”尤有过之。人性险恶,险恶的人抱成团更难制驭,因此国家应当

  使人际关系尽量自上而下地“一元化”,即皇帝——官僚——吏胥——下民,而任

  何横向关系如“朋党”、宗族、同乡等等都应减弱到最低限度。

  以后的历代王朝一方面“独尊儒术”,一方面“汉承秦制”,其统治精神多少

  都具有“儒表法里”的性质:王道其表而霸道其里,德治其名而刑治其实,看似吏

  的儒化,实为儒的吏化。历代帝王不论口头上怎么讲,实际上对“法、术、势”的

  重视远超过四维八德。由汉到清的中国基本上仍是“大共同体本位”的,而不是小

  共同体本位、更不是个人本位的。像古希腊的德莫、古罗马的父权制大家族,中世

  纪欧洲的村社、行会、教区这类具有自治因素的“非国家”组织所享有的地位,在

  传统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与西方相比,这种传统秩序与其说是“家族主义”的,勿

  宁说是“国家主义”的。

  科举制度就是这一特点的产物。从科举考试的内容看它似乎有明显的儒家色彩,

  然而这一制度本身应当说主要是法家传统的体现。事实上,更能体现儒家性善论与

  宗法伦理的选官制度应当是由道德偶象式的地方元老举荐“孝廉”、“贤良方正”

  为官的察举制度。这一制度被废弃并代之以“冷冰冰的”科场角逐无疑是极权国家

  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而学界对此似乎尚无足够

  认识。另一方面,这种选官制度与中世纪西方贵族制的区别也正是“大共同本位”

  与“小共同体本位”之别的反映。

  我们知道,现代化进程的本质内涵是有个性的公民及公民个人权利摆脱传统共

  同体的桎梏而崛起。而在缺少中央集权专制政体的中世纪西方,“大共同体”长期

  处在不活跃状态,人的个性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采邑、村社、行会、家族公社等“

  小共同体”。这些“小共同体”在近代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与我国法家传统对“

  小共同体”的否定往往在表象上颇为相似。这就给人以一种印象:似乎古代中国的

  某些制度是惊人地“现代化”。象科举考试选官制度、回避制度与“现代文官制度”

  的相似就是如此。类似的还有由于极权国家对于臣民间横向依附关系的限制而形成

  的民间人际关系“自由化”表象。我国很早就存在着臣民之间的“自由租佃”、“

  自由雇佣”和“自由买卖”,而很少有西方那样的采邑农奴制以及自治村社对个人

  的束缚。如果不考虑专制国家对臣民的桎梏,那么我国人民似乎很早就生活在“自

  由”之中了。

  然而这当然只是一种幻象,因为在我国历史上,采邑、村社、教区、行会之类

  “小共同体”权力的不发达,并不是公民个人权利的发达所造成。相反地,它意味

  着专制国家这一传统的“大共同体”权力的膨胀,它不仅使公民个人权利无由产生,

  连“小共同体”的权利也被压抑。它“平等地”剥夺了一切人的公民权利。与其说

  这样的社会不存在着不自由的农奴,勿宁说不存在的只是“自由的”农奴主,而所

  有臣民都是专制国家及其人格化体现者(君主)的“普遍奴隶”。关于这一点,中

  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水浒》式造反—“庄主”带领“庄客”(或者说是农奴主带

  领农奴)造专制国家的反—— 成了最好的注解。? 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科举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出它与现代文官制度

  的最本质的区别。这两者都具有排斥“小共同体利益”的功能,因而在技术上可以

  十分相似。但前者是从专制国家即大共同体本位的角度排斥“小共同体”,后者却

  是从公民权利本位即个性本位的角度排斥“小共同体”。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

  理解为什么象黄宗羲那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倾向的中国式“启蒙思想家”在抨击科举

  制之余,会主张恢复仿佛是更为落后的察举征辟之制:这与社会上的人们宁投“庄

  主”为“庄客”也不愿做天子爪牙之下的“编户齐民”是一个道理。

  现在不少论者从技术上指出科举考试仍不如现代文官制“平等”,这自然是

  可以讨论的。但我认为这并非问题的关键:公民个性本位还是“大共同体”本位才

  是根本的区别。科举考试即便再“平等”,只要它是一种排斥个性的“平等”,那

  么它就并无现代性可言,而只能一种天下臣民“平等”地作为皇上奴才候选人的制

  度。严格地说,它与天下女子在容貌面前一律“平等”地供皇上“选美”的制度并

  无实质区别。

  在前近代社会中,束缚个性发展的共同体桎梏是多种多样的,而个性发展的进

  程往往不可能一下同时摆脱所有的桎梏而一步跨入“自由”状态。因此,个性发展

  的一定阶段就可能表现为桎梏性较小的共同体权利扩张、对主要的共同体桎梏形成

  消解机与制衡机制。西欧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市民与王权的联盟”就是这样。在

  “大共同体”不活跃的西方,公民权利在一定阶段上与“大共同体”的体现者结盟,

  联手反对“小共同体”的桎梏,反对领主权与村社陈规,就成为一种积极的进程。

  而在市民权利成长起来后,便会转而向王权及其所代表的“大共同体”发起挑战,

  追求个性的进一步解放。

  而在传统中国则相反,“大共同体”的桎梏比“小共同体”强得多。因此如果

  说在西方王权(它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市民社会因素)在一定阶段上可以有助于市

  民社会的成长,那么在中国,或许公民权利在一定时期却需要与某种“小共同体”

  结盟。我们知道“庄主经济”对于市场经济的根本价值而言是一种落后现象,但正

  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庄主经济”色彩的乡镇企业,在冲破大一统命令经济的蕃篱、

  推动中国走向市场机制与人的个性解放的特定阶段上却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这个角

  度上看,清末对科举制的否定也许仍不失其积极意义,尽管“废科举”之后出现的

  替代物并不令人称道(犹如“庄主经济”或王权也并不是市场化进程与市民社会所

  追求的东西一样),尽管我们现在还要为摆脱这些替代物、实现政治人材选拔方式

  的现代化进行艰苦的努力。[13]

  总之,公务员任职资格考试作为选拔官员(主要是初入仕途的事务官员)的技

  术手段,如果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科举考试在这方面的确能给

  人以不少启示。但这一技术手段受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是统治合法性的产生机制)

  制约,正是由于这种制约,科举官僚体系在“官”无选举、“吏”无考试这两点上

  都根本迥异于现代文官制度,它的积弊及最后被废除都有其内在原因,并不能全归

  咎于“全盘西化”或“激进主义”。最重要的是:科举官僚制的政治哲学基础是强

  调“大共同体本位”(君国本位)的传统法家政治理念(因此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审

  视所谓儒家文化及其相关概念,诸如性善论、家族本位与“德治”理念等在“中国

  传统”中的实际地位,至少它与书本上的地位大异其趣)。它与以个人本位(在法

  理上即公民权利本位)为政治哲学基础的西方文官制由于都排斥“小共同体本位”

  (家族、社区或利益集团本位),因而可能会有某些技术上的相似。但两者在深层

  次上的根本区别却可能比它们各自与“小共同体本位”的距离更大。因此,绕开深

  层次的变革直接借助于那些技术上的相似而从传统官制跨入现代文官制度,恐怕是

  一厢情愿的空想。在科举制退出历史舞台百年之后,客观地重新评价这一制度并在

  技术意义上借鉴科举制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为历史问题我们不应借弘扬所谓“保守

  主义”而完全否定“废科举”,作为现实问题我们更不能指望仅靠考试取官就能解

  决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出路。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