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年中盘点:宏观经济四大悬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 04:05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王擎

  从2003年以来,在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问题上,就曾引起过大争论。自此,争论再未停过。到了2004年,争论的焦点相继转为是否应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用行政手段调控还是用市场手段、调控力度是否过大等。在此轮争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不仅仅国内的经济学家相继加入论战,国外的经济学家也积极投身其中。这证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济中已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济形势判断

  中外学者迥异

  “如果从外星来一个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上半年的经济数据:GDP增长9.6%,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5%,失业率是4%,经常账户顺差占整个GDP的0.5%到1%,他会感叹,这是多么完美的一组经济数据呀。因为地球上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都没有达到如此好的水平。因此,我们目前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是不是过于悲观啦?”经济学家胡祖六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胡祖六的身份颇为特殊。他现任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同时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无独有偶,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日前在上海表示:“我没有看到中国经济过热的征兆。我甚至不知道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极限在哪里,中国正在不断地挑战这一极限。”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经济过热问题可能被夸大。他的理由是,目前,中国的贸易赤字和通货膨胀的规模都不大,劳动力也没有出现短缺的现象。

  对于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论断,国内的经济学家显然并不完全赞同。

  有“政府智囊”美誉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其关于“2004年下半年经济走势分析和政策建议”中明确指出,新一轮经济增长在结构特征和体制方面存在缺陷,如果不对经济进行调控,既会威胁到经济短期增长,也将损害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外学者对经济形势判断迥异,令人吃惊,也发人深思。

  但也正是基于此,准确把握当下的经济形势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把握准确,才会对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做出正确的选择,才可能会使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

  行政市场手段

  到底以谁为主

  当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出炉,看到投资以48%的速度高速增长后,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的分歧变小啦。分歧在于,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还是以市场手段为主。

  主张行政手段为主的观点认为,此次宏观调控有它特有的客观背景,必须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才能遏止住地方和企业的投资冲动;而主张市场手段为主的观点则认为,即使这样,由于我们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取向,也应尽快地让行政手段淡出,让市场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属于后者。

  他认为,依靠行政调控虽然可以收到一时之效,但并未触及经济过热的深层原因。如果不采取根本性的改革,经济过热还可能卷土重来。

  吴敬琏指出,提高效率最根本的措施是推进改革,增长方式转变要以经济体制转变为前提,政府自身的改革则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政府越位”现象十分显著,政府手中有太多的经济资源,有太多干涉微观经济的权力。想要提高投资效率就要限制行政主导的投资过热,就必须“建设有限政府”———把原来热心于投资项目的各级政府转变为依法行政的服务型政府。

  同样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外来和尚”斯蒂格利茨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来,在市场上给中国政府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至关重要。过去中国政府在经济方面扮演了极为强势的角色,今后有一些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废除,但有一些对经济发展有利的规章制度还有必要保留并进一步加强。其实中国政府的行政调控政策还是存在很多优势的。

  斯蒂格利茨表示,在行政和利率两种调控手段的选择中,中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相对升息这样的利率调控,行政调控的成本比较低。其实现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所推行的以利率为主的调控政策并不是一个好的机制。

  行政调控、市场手段,孰优孰劣,要想争出一个所以然来,并非易事。不过,倒可以套用一句俗语:“无论是行政调控,还是市场手段,能使经济良性发展下去,就是好办法。”

  调控过大不足

  如何评判力度

  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显示,宏观调控已经发挥了作用。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评价说,宏观调控措施收到明显成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也认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说明,中央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的、必要的。

  但其实,有关于调控力度的争论从开始至今一直就没有停过。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公开表示,刚刚公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相当猛烈,幅度为多年少见,表明宏观政策可能用力过度。假如当前的紧缩政策长期持续,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将非常大。高善文预计,基于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回落,今年三四季度的经济回落将不可避免,或许,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回落要比二季度深,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比较大。

  无论如何评判宏观调控的力度,它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本轮宏观调控当止于何处?

  有经济学家提出,第五轮宏观调控之所以如此快捷地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效,行政型的调控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始终依赖行政型调控措施,那么,不仅会形成对行政管制措施的依赖和对市场的扭曲,而且可能会在行政管制措施退出时形成新的过热因素。因此,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重点,应当是在现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背景下,重点进行市场化的体制改革,特别是针对导致此次宏观经济过热的体制性缺陷进行重点改革,从而巩固现有的宏观调控成果,为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利息不升或升

  总是扑朔迷离

  如果要评选2004年最热门的经济术语,“加息”肯定会是其中之一。

  在有关于是否加息的猜测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6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发布的一份声明,声明中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有关人员处获悉,人民银行加息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郑重声明:上述报道纯属捏造,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对于此类报道给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及其工作人员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保留进一步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力。”

  这份声明称得上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第一次非常正式和公开地对媒体报道的表态,而且措辞相当严厉。加息的敏感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次加息的声潮中,外资银行的呼声无疑是最响亮的。

  早在6月4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就预测,中国央行将在未来两个星期内加息;汇控预测央行很可能于7月初加息,全年加息幅度为0.5%;摩根大通则预测中国将在18个月内累计加息达90点。同时,估计第三季度中国央行将首次加息50点,第四季度会再次加息20点,明年第一季度加息10点,第二季度加息10点。到2005年第二季度末,人民币贷款利率(一年期流动资金)将达到6.2%。

  而国内的经济学家则要谨慎得多。有专家认为,虽然加息是一种调节宏观形势的市场化手段,但目前中国不适合采用加息手段。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分析说,如果人民币利率提高,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外汇套利动力必然增大,外汇流入增加,央行被动购汇增加,人民币供应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虽然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加息的结果空间会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在的利差足以刺激大量的外汇流入。而有的外资银行调动了200亿美元的资金来套利。

  “加息,等一等,需要再观察。”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扬的建议,自然有其分量。

  加息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仅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利率的调整,被看做是从行政调控转向市场调控的主要标志。如果这一看法被政府真正接纳,那么加息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即使升息的幅度可能很小。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