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徐滇庆 > 正文
 
WTO与金融人才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14:17 中评网

  许多人都预感到,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有银行将在人才问题上遭遇严重的挑战。究竟这个挑战有多严重?会有多少人才流失到外资银行?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在美国,在二万人的小镇上的银行支行,其业务负责人的平均工资是年薪十万美元(相当于80多万人民币)。那些大银行的行长们年薪动辄上百万美元。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月薪是2400元人民币。如果折算成年薪,差不多是3万元人民币。国有商业银行中的高级管理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人员,其名义工资绝不会超过这个数字。虽然他们的实际收入可能要多得多,但是,大家都明白,就是他们的衣食住行完全不用工资开支,存下来的钱也超不过二、三十万元人民币。只要他们银行存折上的钱超过了这个数目,就得随时提防反贪局来检查。

  有人说,如果国有银行的工资水平比外资银行低30~50%,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可能许多金融专业人才还会选择国有银行。如果收入差别大到10倍以上,那就很难留住人才了。

  为了防止人才流失,能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国有银行的工资待遇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提高银行职员的工资待遇起码有三方面的困难。

  第一,在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员工有56万,农业银行53万,建设银行38万,中国银行20万。这些数字是一个什么概念?不妨和其他银行对比一下:汇丰银行的业务遍布全球,员工总数2万8千。只要这样一比就可以知道国有银行效率到哪里去了。在国有银行内基本上还是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官本位制度。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有行政级别,从股级、科级、处级一直到局级、部级。决定职位高低并不完全是业务因素。按照目前的经营体制,很难区分谁是业务骨干,谁应当先涨工资。如果要提高工资待遇,怎么样也要先给领导提,然后,大家一起提。如此众多的兵马,要增加工资就是个不得了的数目。

  其次,由于国有银行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目前国有银行的利润率已经很低了。农业银行和许多政策性银行在长期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利润怎么增加工资?钱从哪里来?在这种情况下,工资调整的余地很小。

  第三,既然国有银行的业务人员都是政府官员,那么要增加工资就得考虑左邻右舍的关系。如果单单给银行的人加工资,而忽视了其他政府部门的人,显然是行不通的。银行系统的工资改革必然会牵涉到一大片政府机关,错综复杂。以前,国有银行曾经提出过改革内部激励机制的设想,但是,最终遇到了人事部、劳动部、组织部等多个衙门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可以预料,在短期内国有银行既不能大幅度地精简人员,也不可能大幅度地调整银行业务骨干的报酬。如果维持现状不变,那么,等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之后,出现业务骨干跳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些人认为,在人才问题上,外资银行未必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后,也曾经从国有企业中挖走了一些工程师和技术骨干,国有企业至今照样运作,有什么了不起?

  一般说来,人才流动并不见得就是坏事。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之后,必然要雇佣大量的本地人才。中国员工加入外资银行之后,很快就学到了他们先进的金融工具和管理办法,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走掉一个工程师固然会对生产有些影响,但是还不至于让生产线停摆。调槽的人总不会把机器、设备也带走吧?在制造业中,就是有些技术骨干跳槽了,由于生产技术、设备条件的差别,在短期内人才移动未必形成市场竞争威胁。更何况在许多制造业中产品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国企业的产品适应于中国市场的要求,客户群相对稳定。从价格、性能上中国制造的产品仍然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制造业出现的人才流失并不构成严重的威胁。

  可是,在金融业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现代银行的核心是金融服务业务。它和制造业有着明显的区别。通常一个工程师只了解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某一种工艺。但是,在金融业中,一个优秀的业务人员几乎可以了解这家银行的主要业务。由于金融业务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银行的业务和主要的业务骨干的个人联系密切相关。只要几个专业人才,例如信贷主任跳槽了,就可能带走一批客户。如果成批的业务骨干跳槽到外资银行去,就会搞垮一家银行。

  究竟有多少国有银行的业务骨干会投入外资银行?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如果,就是那么三十、五十,毫无问题。如果被挖走的人数比较多,问题就大了。在一个银行中,真正的业务骨干也就是那么2%~5%。可以预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之后,只要从国有银行中挖走1%的业务骨干,就足以挖走优质客户,让国有银行的利润消失跆尽。如果挖走5%的业务骨干,势必瘫痪国有银行的正常运转。

  在2001年5月香港举行的"财富论坛"上,一位高级中国金融负责人估计,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后,大约20%的国有银行业务骨干会被挖走。倘若如此,国有银行中剩下来的岂不是只有后勤支持人员和老弱病残了吗?这不是在开玩笑吧?从人才危机上来看,国有银行的改革也是刻不容缓的。

  历来人才流动都是双向的。有人出国留学,也有人回国服务。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有不少在海外学有所成的金融高级人才回国服务。他们在中国的金融改革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旧体制中他们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和庞大的官僚体制相比,任何一个人都微不足道。在许多时候,在改造旧体制之前,首先需要包装自己,设法适应环境。恐怕在他们影响旧体制之前更多的是旧体制改造了他们。

  对于从海外归来的金融人才来说,他们的专长是现代金融业务,很少有人具有应付官僚体制运作的能力。让他们去改革旧金融体制,实在有些让人为难了。因此,尽管向旧的金融体制注入人才仍然非常重要,但是"杯水车薪",恐怕解决不了很大的问题。

  为了防范金融体制的人才危机,唯一的出路是尽快打破金融领域的垄断局面,在对外开放金融之前,首先对内开放金融。当民营银行问世的时候,必然会从国有银行中挖走一部分人才。只有这样做,才能逐步建立国内的金融人才市场。目前,国内金融业的人才市场尚未形成,国有企业对此毫无了解。开放民营银行之后,必然会触动国有银行,让国有银行尝尝被挖墙角的味道,从而振奋起来,真正推进金融改革。从人事制度,工资制度上痛加改革。

  在民营银行诞生初期,他们的规模有限,挖人不会太多,对国有银行的冲击有限,也不至于失控。人才在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之间的流动,无论如何还是属于中资银行,总比跑到外资银行去要好些。国有银行只有在国内的竞争环境中先练上几年兵,改掉许多计划经济下的坏毛病,才有资格逐步参与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只有民营银行才能迅速地为海外归来的金融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民营银行将为中国培养出一批懂得现代国际金融知识,又能够适应国情的金融专才。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