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文贯中 > 正文
 
户口制度必须与土地市场同步开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17:32 中评网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指出,城市化难免会在一段时期中带来贫民窟的扩大和城市犯罪的有所上升。这是各国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贫民窟的出现和城市犯罪的有所上升本身当然是坏事。但是,要求城市化的同时,绝对不能有贫民窟的 有所扩大以及城市犯罪的有所上升,必定把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推到遥远的将来。加速城市化可以带来大量的积聚效应,即各行各业通过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得以共享包括交通,通讯,教育,科研,医疗,法治和市政服务等物质性的和制度性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共享人力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使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各行各业的生产成本普遍而显著地降低,并促使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就业问题大大缓和。同时城市转业人才的大量集中,也使新技术、新发明加速涌现和采用,知识和信息在人口中加速传播。所以,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对中华民族人口质量的提高,中国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加速过渡,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比起城市化的好处,在一段时期中贫民窟有所扩大,或犯罪有所上升所带来的坏处只能是第二位的。如果懂得管理的话,城市化的弊病是可以得到控制乃至逐渐好转的。先进国家的经验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对贫民窟和城市犯罪谈虎色变的人,往往抓住中国农村人口极度过剩,这20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犯罪有所上升的事实,或明或暗地要读者想象一幅这样的图画,即如果放开城市户口,贫民窟一定会无限地自我扩大,逐渐吞噬一切,最后使城市整体堕落为犯罪的天堂,地狱般的去处。

  然而,世界绝大多数地方既不存在中国式的城乡隔离的户口制度,也没有出现贫民窟吞噬城市本身的怪事,这是为什麽呢?这是因为世界绝大多数地方允许人口的自由流动是以土地市场和土地租赁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中国过去只依靠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流动,农民又相对较贫困,所以户口限制一开放,大量农民必然涌进城里,贫民窟也会迅速扩大。如果在开放户口限制的同时,容许土地市场和土地租赁市场的迅速发育和成熟,不但城市整体的扩大可避免盲目性,而且现有的城市贫民窟的扩大也会受到土地价格上涨的有效抑制。

  发达国家是用土地市场的价格变化作为土地开发的指示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商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会逐渐上升。这首先表现在城市中已有的房产的价格或房租会上升,使得对城市周边土地进行开发变得有利可图,因为买不起或租不起城市中心地带的人口这时会愿意到城市周边地区居住。有些本来位于中心地带的企业或商场也愿意迁往城市周边地区。因而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开发不愁找不到用户,不愁收不回来投资。这是一个良性的过程。城市面积的逐渐扩大的推动力是人口的增长和工业、服务业的扩大,而且是由土地的价格信号作为引导的。

  城市要长大所需的土地来源除了城市周围的农田和荒地外,还有城市现存的一些建筑质量比较差,环境比较乱的老建成区,也即所谓的贫民窟。原来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后,已经迁往更好的社区。对这样的老区,不应该简单地撤毁,而应尽量保留给新来移民中没有能力一下子搬进新区、好区的那部分人口。只要在自愿的原则下,新移民中有人愿意迁入,并愿意交付市场决定的房租,就应该允许这些新移民长期住下去。这样,城市人口能够在不需要重新大量投资的情况下迅速扩大。根据聚积效应,这些人在城市中的落户,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加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市政府的税收。这些老区的市政服务也会逐渐改善。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口会在城市的熏陶下,迅速地脱离小农意识,进入城市文明。他们的后代中的绝大部分将成为地杰人灵的城市居民。

  如果迅速拆除一切贫民窟,并不准新的贫民窟的出现,新移民将极难进入城市。如果当年要求进入上海和香港的新移民,不是戴着大学生,硕士、博士的桂冠,就是 腰缠万贯,财大气粗,能够轻而易举地购买新房,租好房,真不知有没有今日的上海和香港。因为这样 的人即使在今天的中国还是少数,何况当年。

  主张拆除贫民窟的人当然也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的,那就是社会公平和国际观瞻。只是他们的社会公平只及到城市居民。而所谓国际观瞻其实是以不妨碍他们的观瞻为限。仍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民并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也不是他们悲天悯人的对象。难怪有些地方,城市化的结果并不是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只是将原来的旧城改为新城,原有的居民搬进新房而已。这些地方将所谓的贫民窟拆得一干二净,因而分明摆出一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新移民如何到这种城市落脚呢?

  新移民愿意舍家撇业,自掏腰包,克服长途跋涉中的一路辛苦,不远千里来到达目的地之后,又面临工作、住所的不定,和城里人的岐视,自愿居住在所谓的贫民窟中,当然是抱着一丝希望,或者本人,或者后代有一天也能象城里人那样神气地说话,潇洒地生活。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当年美国新移民如何英勇,顽强,胆识过人,不折不扰地开发西部。殊不知今日中国的流动人口和当年美国新移民相比并不逊色。他们在经济上,不要政府补助,自负风险,工作上,兢兢业业,决不指望政府的失业救济,精神上,自强不息,指望着有出头的一天。他们不知要克服多少成见,咽下多少辛酸,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在充满岐视、甚至敌意的城市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真希望有人能将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写进小说或搬上舞台。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