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处心积虑横加掣肘 石油市场排斥中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10:3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7月17日,博鳌亚洲能源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伊朗说:“亚洲寻求共赢”是博鳌论坛的永恒主题,希望本着“寻求共赢”的精神,为亚洲和世界的能源合作作出贡献。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中国重申奉行合作共赢的资源分享战略。中国不会也不可能以掠夺的方式获取石油资源。 据统计,中国能源进口量呈上升趋势。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态势,中国需要多渠道
然而,就在中国为寻求稳定的石油供应四处奔走时,遇上了同为石油消费大国日本的掣肘。最突出的例子是日本与中国竞争远东石油管线的走向。日本破坏性的做法,导致了这一有着重大意义的中俄合作项目流产。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对中国加入国际能源市场,与其说十分关注,不如说抱着强烈的排斥心态。事实上,日本人的警觉目光不放过任何与中国购买石油有关的动向。西方媒体这样描述:在石油市场上,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会出现日本人的身影。 日本在能源市场上对中国的敌视和排斥,从政治层面上看固然有其原因,那就是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多年的“冷淡”、缺乏互信结下的恶果;但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则令人感到费解。在资源完全商品化的今天,有谁能阻止别人买卖石油呢?打掉一个“安大线”,日本能从中获得多大的好处?日本准备拿出多少钱来打赢这场只针对中国的石油“价格”战呢?再说,如果因为能源短缺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对日本又有什么好处呢?日本可以开辟第二个取代(如果可以取代的话)中国的市场吗?无疑,中国经济发展的停滞对日本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两国太近了,日本可以不与中国相互“依存”,但恐怕也避不开与中国一衣带“油”的现实处境吧。 目前在东海石油开发问题上,两国就面临这样的困境。日本不仅要求与中国分享东海资源的勘测成果,而且进一步提出按比例划分大陆架下的油气资源。中国的东海石油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历史问题和钓鱼岛归属问题困扰着中日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国当然不具备共同开发东海能源的条件和氛围,包括东海资源调查。 作为两个石油消费大国,中国和日本与世界各产油国都有很好的合作。日本在海外勘探、开发油田的时间更长,数量也更多。然而,换到家门口,日本却排斥与中国合作。这里的根本障碍,还是在于两国存在着领土、领海争端。 中国已经向日本明确表示:搁置分歧、合作开发,并把与日本能源合作放到亚洲能源合作的大框架下。这表明,中国将以理性与合作的姿态,实现石油的稳定供给。但日本却有人危言耸听,称“中国离动用海军到‘日本海域’开采天然气的日子不远了”。这种挑唆性的语言,目的是想将“中国威胁论”引向能源领域。 日本有媒体认为,中日两国的海底资源之争,已经成为继二战历史问题、钓鱼岛等领土问题之后,中日关系中的又一个不稳定因素。笔者认为,海底资源联合开发既可能是中日关系中的又一个不稳定因素,也可能成为两国搁置历史和领土问题,携手迈向明天的一个机遇。问题在于两国政治家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远见,抓住联合开发海底资源的机遇,建立初步的信任机制。当然,从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来看,双方“一拍即合”的时候少之又少。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是中日合作的大环境尚未成熟? 在这里,回顾并借鉴法德两国走过的路或许会有所启示。1949年法国外长舒曼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言时说:“法德这两个往昔常常互相杀伐的国家需要和平共处,并通过一个更广泛的合作体制达到互相信任和互相依赖。”这个广泛的合作体制就是“法德煤钢生产联营计划”,它随后扩展为“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由此可见,外交是需要想像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