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土地VS进口粮食哪个更划算 兼与茅于轼商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06:54 中国财经报 | |||||||||
- 我们从国际市场上能进口多少粮食,才不至于影响中国经济稳定,不至于影响中国农民已经很困难的就业和收入? - 要明确的是直接补贴的政策目标就是保护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多生产粮食。在当前粮食形势趋紧的情况下,粮食直补的这一政策导向应该更为明确。
尽管今年夏粮取了好收成,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我们面临的粮食形势,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粮食安全问题的存在不是一种臆断,而是摆在面前的现实。然而,一贯主张“靠市场来买粮”的茅于轼先生最近撰文认为,只要有市场,我们就不愁买不到粮食,并且对各种疑虑予以逐条地解释和反驳。一句话,粮食不是个问题。中国粮食问题真如茅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乐观吗? “谷物净进口”的忧患 今年,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结束了连续5年的下降趋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预计超过15亿亩,比去年增长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夏粮总产量达到10105万吨,增产4.8%。对于目前的粮食生产,茅先生显然很自信。茅先生说,只要有市场,就会有粮食吃,而且,“我们谁现在还饿肚子?”。茅先生的这一判断的前提应该是,我们有足够的耕地资源,而且粮食种植技术有很大的进步。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土地为例,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字,我国现有的耕地为12339.22万公顷,比1996年减少了近一亿亩。这里面大部分都是退耕还林减少的土地,各地盲目无节制地占用农田还没有完全统计在内。也就是说,我国农业耕地资源的减少已经是既定事实。事实上,耕地数量已经下降到了最危险的程度:全国已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0.795亩的警戒线。同时,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恶化,也大大影响到粮食的增产。正在进行的全国耕地地力调查的阶段性成果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全国有60%的耕地缺铁,30%的耕地缺锌。在产粮大省安徽,中低产土壤面积达417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5.5%。 新华社在6月底援引一位负责农业的高级官员的话说,2004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预计为4.9亿吨,而产量最多可达到4.55亿吨。现在我国的粮食还保持着每年3千万吨的出口,但为了稳定国内的粮食形势,出口量将逐渐有所减少。此外,供给缺口还需要依靠一定量的进口来补充。国家粮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粮食产量自1998年达到创纪录的5.12亿吨后就开始稳步下滑,2003年粮食产量降到了4.31亿吨,达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虽然今年将有恢复性增长,但这并不能改变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局面:由于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从长远来看,中国将成为一个谷物净进口国。 中国人只能靠自己养活 按照经济学上比较优势理论所得出的结论,的确很诱人:各自按照自己的优势进行生产,出口价格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口价格低的产品,从而达到福利的最大化。因此,“进口粮食从经济效率上来讲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如此看来,“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到粮食”:国内缺粮自然可以到国际市场上去买。茅先生是非常相信市场的。 能进口粮食当然是件好事,我国现在就一直在进口粮食。但问题是,我们从国际市场上能进口多少粮食,才不至于影响中国经济稳定,不至于影响中国农民已经很困难的就业和收入?我们面临的基本事实是,中国粮食消费水平的1%就占到世界粮食贸易的2%,如果进口大幅提高,粮食价格肯定会上涨,反过来高价又必然制约进口。尽管我们有超过四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我们总不能老是算计着用外汇储备来填我们的嘴巴吧? 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茅于轼先生对“怕国际粮食市场对中国禁运”很不以为然。他说,一般而言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WTO规定不许可用贸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除非联合国有决议。但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自由贸易背后也充满了变化多端的潜规则,在当前国际局势多变的情况下,谁能保证自由贸易的原则不被某些国家利用?芽而我们更不能在粮食安全的问题上押宝。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还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 期待公平的城市化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化、工业化的确需要大量的土地,而且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土地供给。但一个必须强调的前提是,在现在的种植技术条件下,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才可以考虑土地的“农转非”问题,而不是一股脑地将责任全推卸到城市化的迟缓上。现实却让我们惊醒:由于部分地区欠规范操作,本来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土地被在一级市场“垄断经营”的地方政府廉价供给开发商。于是,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开发商低成本买土地,政府留足自己的,而农民有时候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得到保障”。 解决三农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将农民转移到城市。但我们的城市化应该是公平的城市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民权利和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非常善于经济学分析的茅先生却“毫不含糊”地认为,“现在我们为了粮食增产,还制订了保护耕地的政策,不许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其它用地比农用地更紧张”,而且“保护耕地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进口粮食的代价”。我不清楚茅先生所说的代价的含义。然而,因为耕地保护不力,付出代价的却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兄弟,以及我们不得不正视日益趋紧的粮食生产。 至于保障方面,“失地”农民更无法和城市居民同日而语。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可一旦失去了土地,农民更没有与开发商们讨价还价的砝码。一些企业在利用低成本土地扩张后获得巨额利润,又有多少经济学家替农民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呢? 几千万“三无“农民的出现充分说明,缺乏公平的城市化造成的后果贻害无穷。在大量的滥占土地案件中,没有一个农民是心甘情愿地“洗脚上田”,踏入城市化的浪潮中。 价格杠杆与补贴并用 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增加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更为迫切。今年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其中,粮食价格上涨“功不可没”。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科技投入,采用价格杠杆来推动粮食生产无疑是一种比较现实地选择。 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撤销各类开发区4735个,占开发区总数的70.2%;核减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原有规划面积的64.3%;目前已退出开发区土地2617平方公里,复耕面积达1324平方公里。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基础上,如果粮食价格在一定范围内上涨,必然会激发农民来的积极性,而粮食价格一旦低迷,农民种粮赚钱不多甚至赔钱,谁还会来种粮?因此,推进国内粮食市场化改革,让价格杠杆自发地引导粮食的生产,将是最终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所在。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动用粮食风险基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直接目的是补偿低效公益产品,增加粮农收入,间接效应则是鼓励和刺激农民发展粮食生产。而要明确的是直接补贴的政策目标就是保护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多生产粮食。在当前粮食形势趋紧的情况下,粮食直补的这一政策导向应该更为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