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宏观数据不支持“民退国进”提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02:55 中华工商时报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非国有经济课题组负责人 夏小林

  □非国有经济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取得了重要突破,步入新一轮的建设期

  □宏观调控多管齐下,已经对非国有部门生效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转变和新型的博弈关系

  □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发展非公有经济的问题

  □工商金融的开放与产业保护

  2004年上半年末,宏观调控的效果进一步显现。非国有部门的工业和进出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没有进一步蹿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部分的增速明显回落,但仍然在高位运行,并快于总体增速。非国有经济的政策和法制环境步入新一轮的建设期。

  投资、工业和进出口仍然在高位增长

  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但高于全社会和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04年上半年,非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4%,回落12.8个百分点。但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7.8个百分点,比国有部门(国有和国有独资)增速快20.3个百分点。非国有部门二季度的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减少13.2个百分点。上半年,集体经济同比增长21.7%,回落12.3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含私企)增长30.3%,增加6个百分点;其他经济增长45.2%,回落24.3个百分点。考虑到去年同期投资受非典的影响,目前非国有部门投资增速的下降是比较明显的。

  各类型企业进行比较,上半年投资增速前5位的企业依次是:私营企业56.2%,股份合作企业53.8%,外商投资企业52.9%,有限责任公司50.8%,国有独资企业50.7%。而纯国有企业仅仅为14.2%。这表明一些主要的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速仍然在高位运行。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中,非国有部门的比重为65%,比去年底增加两个百分点。其中,集体、个体(含私企)和其他经济分别为13.2%、14.1%、37.6%。内、外资非公有企业的比重共占24.6%。

  工业保持高位增长,没有进一步蹿升。上半年,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考虑到去年同期产出受非典影响明显下降,可以认为非国有工业的增速已经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其中,三资企业同比增长21.5%,比上年同期增加2.5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8%,增加0.1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2.5%,减少0.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10.9%,减少0.3个百分点。

  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国有及控股企业比较,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增长速度分别快0.9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构成中,非国有工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占79.2%。但扣除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出后,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56.9%,国有企业的比重为43.1%。

  进出口保持高位增长,进口略有下降。上半年非国有企业出口同比增长49.7%,增加3.8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52%,减少0.8个百分点。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比增长43.7%,进口同比增长48.2%;集体企业出口增长32.6%,进口增长42.3%;其他企业出口增长112.1%。进口增长94.7%。

  在出口和进口总值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是73.3%和67.4%。在出口总值的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其他企业的比重分别是57.1%、5.6%和10.6%。

  短期贷款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非国有企业(乡镇、个私、三资)的短期贷款增长-2.4%,占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是14.6%。其中,乡镇企业增长-3.3%,个体私营企业增长-35.3%,三资企业增长15.8%。他们在短期贷款中的比重分别是9.2%、1.2%和4.3%(注:根据银行最新数据调整后,一季度非国有企业的短期贷款增速应是0.7%,乡镇、个私、三资分别是-1.5%、-29.8%和19.3%。其比重应是14.8%,其中乡镇企业是9.3%)。

  上年非国有部门从业人员增速趋缓。2003年的非国有部门中,城乡、城镇从业人员分别增长1.5%和6.5%,比重分别达到90.8%和73.2%。但非国有部门从业人员的增速均明显低于前两年。

  二季度政策取向利好和上半年总结

  政府有关部门抓紧制定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对现有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排队,研究制定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加大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的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抓紧制定邮政、铁路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改善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

  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联合制定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要求对目录所涉及的企业立即组织调查。对禁止类的项目,要停止建设、关闭,停止新增授信支持和妥善收回已施授信。对于限制类项目,要停止审批,拟建项目停建,在建项目暂时停建,分类处理。其“部分行业”主要是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竞争性行业。

  拓展宏观调控空间和完善外债管理,控制境内外资银行的信贷规模。银监会要求在华外资银行提供其超过1亿元贷款客户的资料。外管局规定,外资银行不得为境内企业人民币借款提供外汇担保。央行、发改委和银监会联合颁布《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

  新一轮税制改革是一种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的税负将减轻并统一,但实施新的税收办法有一个过渡期。

  国税总局制定加强个体税收征管措施。一是抓好漏征、漏管户清理工作;二是对集市贸易和个体工商户实行重点监控;三是规范管理。

  国税总局加紧制定反避税规章和操作细则。国税总局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的通知》。针对外资企业的反避税已经成为国税总局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已批准成立的40多万家外资企业中,账面亏损企业超过60%(这种比例已经延续近10年),年亏损金额逾1200亿元。亏损背后有严重的避税行为。我国每年因跨国企业避税损失的税收收入达300亿元。但这次反避税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存在国内外关联交易的大型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板块正式出台。

  改革资本项目管理。一是要允许移民合法财产和非居民的境内遗产转移;二是制定推动资本市场开放的措施;三是研究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跨境外运作和管理的办法。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将改善企业和个体户的缴费状况和行政管理环境。

  《物权法》明年可望出台。将细化对合法私产的保护规则。

  全国人大开始《工会法》执行情况检查。初步报道显示,非公有部门问题突出,国有部门也是问题重重。

  确立劳资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谈判规则。第六次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总工会和中企联)会议的文件中,首次写入了劳资之间可以举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谈判的具体内容,弥补了《劳动法》和《集体合同规定》的缺失。但这种谈判还没有获得法律地位。

  实施公用事业开放。5月1日起,实施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在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6个行业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竞争。

  用民间资本促农信社发展。央行负责人说:“农信社改革,国家可以帮着解决历史包袱,以后发展的资金来源还要依靠民营经济。”

  外贸经营门槛再次降低。《对外贸易法》通过修订,外贸经营者的范围扩大到自然人;并取消了对货物和技术进口经营权的审批,只要求对外贸易经营者进行备案登记;还增加了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建立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等内容。《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实施。

  中国的保税区有望逐步转型为自由贸易区。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产业政策纲要》提出,要推进该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发挥国家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参与。

  全面开放粮食收购市场。《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

  总结上半年的政策动态,基本判断是非国有经济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取得了

  重要突破,步入新一轮的建设期。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修改宪法以后,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所有制结构目标和对合法私产的保护,开始出台和制定一系列文件,引导和促进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发展。建设法制政府,完善吏治,依宪制定《物权法》细化保护私产的规则,实施《行政许可法》减少企业交费,细化所有制结构调整方案,在公用事业和其他垄断行业开放市场准入,税制改革明确了平等、减负的原则,减免农业税费,中小企业金融明显改进,建立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配合机制以引导民间投资,加强在非国有部门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协调劳资关系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完善经济和社会监管体制,等等。今后的重点主要是在操作层面要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取向。

  据实分析宏观调控和非国有经济的关系,科学制定所有制结构调整方案,正确处理开放和产业保护的关系

  1.宏观调控多管齐下,已经对非国有部门生效。估计三季度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有关方面应该利用这次机会,引导非国有部门学习外国的私企和先进的国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非公有部门内部不要“鸡犬之声相闻,产权至老死不相往来”。

  2.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转变和新型的博弈关系。上半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已经达到79.2%。而部分“过热行业?和重点地区,也是非国有企业占多数的竞争性行业和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钢铁、汽车等行业以及非国有经济发达的江浙等地。从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和结构看,国有和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增速,分别是28.4%和46.7%,二者的比重共占31%。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速总体上达到49.6%,比重为69%,增速和比重都超过了国有企业。其细类的投资增速分别是:集体42.7%,股份合作60.4%,联营65.3%,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61.8%,股份有限公司43%,私企89%,其他企业76.8%,港澳台企业58.7%,外商投资企业78.1%,个体6.1%。农村的集体41%,个体6.6%。相应的,国信“数据解读”12期、17期的资料显示,这次“过热”中,各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增长最快的也是非国有单位,如股份制银行27.5%、城市商业银行25.4%、农村商业银行25.9%和农村信用社21.5%。到2003年底,非国有银行的资产已占银行总资产的45%,成为左右经济波动的重要力量。另外,在二季度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部门的投资增速仍然快于国有部门和总体的增速。宏观数据并不支持关于这次调控是“民退国进”的提法。

  以上数据表明,本次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与以前历次宏观调控比较发生了变化;非国有部门成为这次治理“过

  热”的重要对象是有根据的。该部门的部分企业和目标扭曲的一些地方政府联手和互相误导,裹挟一些金融机构,形成了与中央政府的多方位博弈。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与一些非国有企业联手“圈地”,并克扣农民的失地补偿金,扭曲土地价格的信号,刺激相关产业扩张,误导民间投资“过热”,制造和加深了社会矛盾,这不是央行和货币政策能立即纠正的。这反映出问题的成因比较多。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采用经济调控手段和某些行政手段,从多维角度出招,除了传统的“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理由外,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备(和扭曲)、法律/政策和政府治理机制不完备等等也是重要的理由。这次宏观调控将促进非国有经济的成熟和端正有关政府部门的行为。

  3.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发展非公有经济的问题。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开放,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私有化和全球化构成了重要的国际背景。但是,9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对原苏、东国家转轨、亚洲金融危机、拉美现象、欧洲私有化进程和美国本土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反思,包括对中国转轨经验的反思,国际舆论逐渐发生变化,新自由主义开始黯然失色。贸易和资本自由化冲击下的经济危机频发,官商勾结和失控的私有化,政府和社会腐败,外资当家又做主,黑社会渗透政治和经济,削减社会福利,压制工会,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工待遇下降,失业严重,两极分化加剧,非发展状况和非工业化现象突出,通货紧缩和生产率下降,某些国际金融机构政策建议的虚伪性和灾难性后果等,已经引发了对新自由主义的尖锐批评。从“休克”醒来后的俄罗斯政府不再拾新自由主义的牙慧,提出要搞“有控制的市场经济”,要注意“社会公平”;英国保守党约20年的私有化和压制劳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没有解决本国增长乏力的问题,工党上台后调整私有化和劳工政策,加强政府干预,提出了“市场是为社会而存在,而不是社会为市场存在”的响亮口号,想走“第三条道路”;近期法国中右政府丧失国内绝大部分选区后,急忙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德国的市场体制始终与“掠夺”型的美国体制保持距离;拉美国家曾紧跟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一度滑稽到了“城内高髻,城外丈余”的程度,但最终成为了新自由主义大失败的战场;在私有化和全球化中越来越边缘化的非洲国家急呼增长要具有“公平性”;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吃亏以后,主张与美国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政策划清界限的大有人在;恐怖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成为了配合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中东地区反新自由主义改革“计划?的激进力量。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在分析了约20年的经济资料后,甚至说美国国内“毕竟还是没有找到”“新自由主义的成功故事”。这些现象说明,在变化日益丰富的国际环境中,与时俱进,总结新鲜经验,为强国富民而正确的建设市场体制,科学地制定所有制结构调整方案和正确地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4.工商金融的开放与产业保护。当外资通过改造国企在一些行业占据重要位置时,媒体普遍认为是进步。今天,外资开始在有的行业中通过强势竞争要灭“民企”时,媒体惊呼“拉美化”来了!另外,这次信贷控制的起始和中期,外资银行一直“行动自由”,露出了一点儿外资金融失控的苗头(到6月份才被管住)。这也是“拉美化”的现象之一。其实,我们的民族工商业和金融业的弱势是比较明显的,国际商情信息系统薄弱和对外资监管的制度缺失也不少。见微而知著。建议有关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仔细研究一下内资非公有企业在开放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合理布局,或者帮助他们依据W TO的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则维权和求发展,或者引导他们在投资布局和目标市场的选择上和国企一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或者帮助他们通过同类联合及与其他类型的企业联合做大做强,并切实在沟通国际商业信息,在产业和贸易保护方面承担起责任来。另外,这种事情也表明,非公有经济内部存在生死竞争的问题。巴西、阿根廷一些重要产业中的许多私企(包括公改私的企业,“买办”企业例外)就被外企“通吃”了。与国企比较,外资可能是国内私企更加厉害、更加无情的竞争对手。以私对私,实力说话,市场决定。竞争有成败,但警惕“拉美化”现象在中国的发展总是对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民退国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