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异常气象灾害力求有发展之增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5日 2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7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遭受暴雨、雷雨狂风、高温等恶性气象灾害,广西、湖南和云南等地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截止到7月21日,全国因灾死亡65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93亿元。据预报,未来20天内,各地相继进入主汛期,北方会多雨,南方将高温。 气象灾害具有肆虐性、突发性和分布广的特点,出台的应急举措也因此倾向于“治
提升城市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首要之举是提高交通、供电、房屋与危旧房以及给排水系统等四方面“硬件”的应急能力。目前的城市交通一般只考虑满足正常气候下人流与车流的流量与速度,异常气候导致交通瘫痪难以避免,因为私车数量的激增挤占了公共交通的路面空间,形成所谓“劫贫济富”现象;若能提高私车行驶的经济成本,就可以扩大和提高公共交通的规模与质量。另外,供电线路被风刮断或破坏,造成了城市大面积停电,但是由于利益冲突,许多居民楼、工棚、厂房的供电设施仍存在违章建筑。 气象灾害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灾害不但导致伤亡,也造成疾病,并容易形成疫情扩散。因此启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是必须的。这意味着,在开支上,比如像在车站、社区、单位等公共场合为降暑而派发的药品或茶水的费用不应完全由个人承担,而抑制疫情扩散的开支则应由公共财政负担。 目前,民政部和财政部已向灾区拨付“救济补助资金”10亿余元,再加上各省、市和县三级政府的一些财政支出,就整个救灾而言,仍可能杯水车薪。为实施救灾,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都可能作较大调整,即缩减基建预算,增加救灾开支,这有利于向公共财政的转型。为防止腐败或挪用,应该增加救灾开支的透明度,应该开放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在中央“落实责任制”要求下,我们相信,凡是隐瞒灾情或举措不力之官员将受到追究。 最有效的“治标”举措是建立气象灾害的预警机制,该机制正在北京、上海、四川等省市相继建立。值得一提的是,此项制度将“刷新”有关气象预报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此前,气象部门只是对天气变化作一般性预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甚至通过气象信息收费进行商业化运作;但是此次气象异常对于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使得人们认识到,气象部门应该承担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预警职能,为全社会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免费的服务。 过去,国土资源部门也只注重对于土地和矿藏等资源的管理,除地震局监测地震外,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报并非很重视;今天人们有理由认为,像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预警职能应该由国土资源部门的单独机构专司。当然,预警机制及相关机构的建立需要财力投入,预警的准确性和预报效率的提高同样应该受到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与问责。 但是,我们应该追求“治本”之策。灾害性天气之所以降临,过去那种掠夺式开发的经济发展之路难辞其咎。 的确,中国浩瀚无边的原始森林已经所剩无多,许多20世纪种植的林业被“经济开发”了,广西、江西等林区的大量古树被以很低的成活率移植或死亡在大都市的房地产园内,湖南的许多山石被开挖粉碎,湖北的数千个湖泊被填为平地,大河大江被污染,城市周边的山林被移为开发区……这种掠夺式开发思路就是用很低的价钱购买(毁灭)祖国的河山与生态,它考虑了开发的成本,考虑了主事者的收入,甚至考虑了税收,但是没有考虑前人栽植与保护的成本,没有考虑后代丧失享用的代价,没有考虑人类生存环境的气候调节、水土保持与生态平衡的无法以金钱计量的损失。 为了避免灾害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态,我们应该抛弃掠夺式的经济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