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巴曙松 > 正文
 
《比较》构筑的学术性平台——评中信出版社《比较》杂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 13:36 中评网

  ——评中信出版社《比较》杂志

   

  以我的观察,学术界对于学术书籍和杂志的评价,口碑的影响力不容小视。最近参加几次研讨会,闲谈之余,不少朋友推荐中信出版社吴敬琏教授主编、肖梦女士担任责任编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辑的《比较》。其实这本杂志的第一辑在出版之后我就已经买了;迄今已经出版的两辑《比较》,因为内容洋洋大观,没有象热门读物那样匆匆浏览,一直慢慢都了两周,才算是看完了。

  纵观这两期杂志,《比较》杂志实际上是在构筑一个十分难得的平台。《比较》的编者们自己的宣言是:“《比较》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有关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实际上,在读完两期杂志后,我以为《比较》所构筑的这个难得的平台决不仅仅是局限在学术方面的。

  我自己目前也参与负责一个证券方面的刊物,深知一个刊物要发表几篇高水准的文章并不难,但是,要象《比较》目前已经出版的两期杂志这样达到“篇篇精品”的水准,编者在台前幕后的选题、约稿、组稿、审稿、译稿等方面花费的巨大心血毋庸置疑。以一个刊物编辑者的眼光看,我可以肯定地说,每一篇主要的文章,《比较》的编者都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个丰富的约稿、组稿乃至修订等的编辑花絮故事。第一辑《比较》中录入文章的学者,就确实是璀璨夺目,有许成钢、科尔奈、青木昌彦、克莱茵、斯惕格里兹、麦金农、科菲、德龙、林德贝克,这一串治学严谨的学者的名单对于经济学人都是耳熟能详的。

  从文章的选题上看,《比较》强调的是立足于理论前沿、同时又直面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选题。例如,第一辑中青木昌彦的“飞雁式制度变迁”、斯惕格里兹的“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展望”、麦金农的“世界美元本位和东亚汇率困境”都是从不同侧面分析讨论亚洲经济金融格局的这个现实性很强的课题的一组精品文章。对于美国金融市场监管中接连出现的问题,第一辑《比较》中的“安然公司的崩溃和守门人的责任”、“政府与工商业的双人舞”、第二辑中“会计欺诈和美国式资本主义”等文章都是优秀的跟踪研究成果。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研究都具有比较研究的色彩。通常我们所见到的经济研究,无非是基于一些假设条件,通过数学等分析工具的推演,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进行解释、对趋势进行预测。不过,这并不是研究过程的结束,对于这个研究过程最有挑战性的,还是将这些研究成果与现实世界进行比较,看看其对于现实世界的解释能力如何。狭义意义的比较,则重点在于《比较》杂志所强调的比较制度分析,“以比较传递理念、思想和智识”,这体现的是一种平和的、客观的、包容的研究取向,因为对于当前有着转轨和新兴市场双重特征的中国市场来说,充分比较不同市场的状况真是太有必要了。

  熟悉经济学界的读者会发现,《比较》杂志的编委构成实际上也显示了编者对于杂志内容的偏好。目前《比较》的编委基本上由两类经济学家构成,一类是有国际视野的、在纯粹学术机构的经济学家,这些学者有的是在海外学术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学者,有的是国内学术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另外一类编委,就是那些已经进入到政府决策部门担任较高职务的经济学家。这一构成看起来十分庞杂,实际上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一位经常与国内学术界接触的海外朋友曾经提及,目前国内的经济学家中,一些在体制内担任领导职务的经济学家的研究水平之高出乎他们的意外,他分析说这些所谓体制内的学者在具备学者的系统训练的基础上,更为熟悉中国的市场状况,具有丰富的国内国外信息来源我曾经在海外。我想他的分析也许是有道理的。不过,我同时还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学界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培养了一大批接受了系统经济学训练的学者,他们可能现在在海外继续从事研究,也可能在国内高校或者科研机构从事教学,还有的可能就在实际部门工作。这个编委的结构,实际上反映了强烈的政策导向和严格的理论水平相结合的编辑风格。 其实说《比较》是杂志并不准确,与同类的刊物相比,《比较》应当说开创了一个“以书代刊”的先例。也许编者这样作是拘于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在客观上这种安排为《比较》融合刊物的时效性和书籍的厚重性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任何刊物都有其读者定位,我以为《比较》杂志的定位在那些受过系统的基本经济学训练、同时对理论研究和政策走向关心和感兴趣的读者,他们可能是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也可能是政府机关的研究者和决策者,还可能是实际经营部门的负责人。随着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普及,这个阅读群体之大,实际上超乎《比较》编者的想象——不然的话,为什么《比较》杂志第一辑开始时只是谨慎地印刷5000册、在第一次印刷售罄之后才一再加印呢?

  经常听到一些愤世嫉俗的学界同人批评当前学术界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似乎已经丧失;假教授、假博士似乎随处可见。但是,我要说的是,学界自然有他的评价标准,学术市场自然有他的评价过程。不信你姑且询问一下学界同人,习惯于信口开河的人,很少有人会真的当他为经济学家;对于每个学者究竟作了哪些研究,学界同人实际上也相互都是清楚的。如果有经济学杂志老是发一些无关痛痒的、隔靴搔痒的文章,读者就不会去读;如果有杂志象《比较》一样在认认真真地作构建学术性平台的工作,读者也会慷慨地给出自己的积极评价。也正由于此,我作为一名读者,也愿意在读完前两期水准良好的《比较》杂志之后向学界同人推荐。

  当然,经济学界这个市场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在事实上的存在和运行,也是对《比较》杂志的时刻的约束:希望随后的《比较》杂志也能够始终坚持象前两期这样精彩好看。

  (中信出版社《比较》杂志,吴敬琏担任主编,肖梦担任责任编辑,中信出版社经济学研究出版中心《比较》编辑室编辑出版,电邮bijiao@citicpub.com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