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择干净自己水还是浑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 01:42 中华工商时报

  何必

  7月10日的大雨,北京有8座立交桥严重积水,造成交通瘫痪。负责排水设计的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表示:问题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他们进行室外排水设计参考的重要指标是重现期,指的是相同降雨量出现的频率,重现期设定年份越高,排水能力越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交桥的重现期应该设定为1年-3年,北京设定期限与上海、广州等大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城市差别并不大,和国际水平也基本相当,但这次大雨的重现期已经达到了5年。该研究院副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从这个标准来说,这次暴雨确实是超过了我们的设计能力。”排水能力是个综合问题,这次大雨有些部门怕污水流入河道没有完全打开排水口,部分区域排水口被垃圾堵塞不能正常工作,还有些河道通航后水位增加自然排水能力下降。北京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8月,其他时间排水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因为这次暴雨而追击投资会不会造成更多资产闲置值得探讨。

  絮絮叨叨引述这么大篇幅,并非笔者偷懒。看了其中如此生僻晦涩的专业词汇,大概使人不得不信服,这次暴雨中北京立交桥出现的问题是注定要出现的,早就被设计部门预料到了,但根据国家规定和国际水平看,北京的立交桥并没有什么设计缺陷;如果说这次的积水,则是由于有些部门没有完全打开排水口、或是被垃圾堵塞以及河道通航等外在因素造成的。

  而这次暴雨过后,相关部门纷纷都面对媒体的追问做了很值得回味的表态。气象部门认为,一方面,这次暴雨不属于日常气候,而已经达到了气象灾害的程度,因此在准确预报方面有着很大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在暴雨来临之前做出了预报,并通知了北京市防汛和交管部门。但据央视对防汛和交管部门的采访内容,他们都否认在暴雨来临之前接到过气象部门有关这次暴雨的预报,而都称只接到过周末有中到大雨的预报。而防汛部门表示,该部门在事发后已经竭尽全力,但这场暴雨是北京18年一遇的(这种说法与市政设计5年重新期、以及媒体号称10年一遇之所谓的出入显而易见),由于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他们显得对这场混乱无能为力。

  交管部门则在暴雨刚刚莅临之际就已经出动了3000名警力上路维持秩序,但他们无力排水,只能疏导交通,让车辆改道行驶。

  市政施工单位则强调垃圾堵塞排水口,这是环卫部门的日常工作;同时北京过大的交通压力也造成应付气象灾害方面的软弱无力。而对西翠路段多处路面坍塌导致车辆下陷显然是由于修路时回填土不实却干脆缄口不语“无可奉告。

  ……

  说来说去,各个部门都有自己堂而皇之的理由和托词来为这场由气象灾害带来的城市灾难免责。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敢于站出来说,这其中有我的责任。人们看到的是,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攻讦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择得一清二白,与那场倒霉的大雨没有任何干系。

  气象、设计、施工、防汛、交管、水务等等部门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都没有责任,但发生交通瘫痪房屋倒塌市场进水却是事实,几十万人堵在路上数小时动弹不得叫苦不迭也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大雨过后保险公司车辆维修场所也成了晒车场(光是报损车已近2000辆)。这到底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从这场可以称之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事故之后北京市各个相关部门的姿态里,的的确确让人感受到他们无一例外的推卸责任。暴风雨吹打冲刷掉了少许平素裹藏在厚厚帐幔之后的行政习俗与惯例,使之露出了冰山一角,在大庭广众之中纷纷出于各自部门利益的考量拈轻怕重避实就虚,竭尽逃避责任义务之能,在保全乌纱帽的压力下甚至不惜信口雌黄(想想气象部门那份蹊跷的暴雨预报吧)无中生有,活生生上演一出雨后摸爬滚打的闹剧,给行政责权利失衡的政治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加剧添油加醋、推波助澜。

  人们对于四川省今年沱江污染给当地居民造成生活困难处理方式骂声连天,认为这还是惟上惟大的行径。不过相比起北京暴雨过后有关行政部门的态度来,四川省好歹还有人公开表示道歉,尽管应该面向当地民众,但毕竟也胆敢了一把。

  政府具备行政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政府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而这种公信力是建立在政府必须对自身行政行为负责的基础上,建立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对自身行政举措的科学客观恰如其分并必须接受社会监督的评价体系上。同时由于中国特色,政府行为对于社会有着异乎寻常的垂范作用,影响着社会风气与伦常,政府的责任姿态对于社会责任体系的杀伤力实在生死攸关。

  再往远点说,当我们以德国总理在波兰烈士墓碑前真心实意屈膝下跪的情形指责周边国家的冥顽不灵时,是否也环顾身边,看看李宗吾先生所描绘“中国人死不认错”的积习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演化成什么样了呢?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