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放开国产轿车价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13:46 中评网 | |||||||||
让价格弹性和规模经济起作用 盛洪 编者按:5月份传出国家计委放开轿车价格的消息,各界人士对此纷纷发表看法。专家支持,但厂商反映并不强烈,也没有引起过大的价格波动,因为降价的效果如何还取决于
直到媒体传出国家计委放开国产骄车价格的消息时,我才知道这个价格原来是被管制的。据说最初管制价格的理由是为了保护后起的生产厂家,但这理由似乎早就过时了。在市场中出现多家竞争局面时,政府就不该管制价格。而我国在90年代初就基本完成了竞争性产品的价格市场化。因此在我们肯定国家计委此举时,我们应该责备它动作太慢。实际上,在存在关税保护的前提下,政府不管制价格能使国内企业获得更好的保护。 关税是对汽车工业作为"幼稚工业"的一种保护。理论上,当关税率为80-100%时,国产骄车可以将价格定到相当于同类进口骄车价格的180-200%,也会后者有同等的竞争力。然而真这样理解关税保护的话,就达不到保护的真正目的。保护的目的是使被保护者保持良性的财务状态下,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而在有关税保护的情况下还要对价格进行管制,却只能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如果政府部门将价格定到接近同类进口骄车的180-200%的水平时,国内企业反而不能获得最大利润。首先是,在汽车还被视为奢侈品的今天,需求对价格有着充分的弹性。所谓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与相应的需求变动的比率之比,基本公式为E=ΔQ/Q/ΔP/P。其中E为价格弹性,ΔQ/Q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ΔP/P为价格变动的比率。目前对我国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似乎还没有严格的研究,就我所看到的,有两个数字。一是-1.14,一是-5左右(这个数字似不可信)。如果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就意味着当价格降低1%时,销售量也会提高1%,从而会使企业因降价造成的收入减少得到销售量增加的弥补。因此,只要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将价格定得高于均衡价格的管制反而会减少企业的收入。反之,如果取消价格管制而引起"价格大战",会因价格下降而引起总需求量的扩张,在增加了消费者剩余的同时,提高了汽车制造厂家的盈利。 即使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降价也有可能增加企业的收入。这是因为汽车制造是一个规模经济很强的产业。有两个叫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的英国人,在20世纪50年代写了一本叫作《汽车工业》的书。在书中他们指出,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会随之降低。当产量从1000辆增长为5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40%;从5万量增长为10万辆时,单位成本又下降15%。 在那之后,由于技术进步,汽车制造的规模经济特性更为显著。丰田和日产两家公司在将产量增加到70万辆之前,单位成本都在急剧下降。因此,即使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降价带来的需求增长会使产量随之增长,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尤其是在设备开动率较低的情况下增加产量,会直接降低平摊的固定费用。因此,降价并不意味着削减了单位利润的空间,经由规模经济的作用,降价可能导致单位成本的下降,从而使单位利润空间不变甚至增加,而最终增加总利润水平。最后,汽车价格的降低还会增加另一块市场,即走私侵占的市场。今天由于高达200%的利润,汽车走私一直无法真正禁绝。除去一些国内无法生产的豪华车外,走私车显然侵占了国内厂家的地盘。不管政府打击走私的措施多么严厉,只要有由关税保护和管制价格构成的国内汽车市场的高价格,走私集团就甘冒风险。因此解除价格管制无异是对汽车走私的釜底抽薪。 显然,以往的价格管制对汽车工业发展缓慢负有责任,更养成了企业对竞争的不健康的心态,以至据传,2000年生产厂家向计委上报的承受降价的空间只有5000元。实际上,一个理性的企业会对绝对值大于1的价格弹性作出正确的降价反应;而据说这两年几个主要厂家的设备开动率只有40%,因而如果降价带来的需求增长能使设备开动率提高到80%,就会使单位固定费用降低一半。在取消价格管制的情况下,哪个企业率先采取面对市场的价格战略,它就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入世带来的降价预期,只会使消费者推迟购买汽车,从而减少现在的需求。只有将价格降至考虑到几年后预期的低关税的水平,才会消除这些延迟消费。我相信,取消价格管制,将使我国汽车的价格水平比保护期更早地降到国际水平,从而使我国的制造企业从容面对WTO,同时带来我国汽车工业的新的繁荣。更进一步,这样的政策调整不应限于某一产业,如果它能对汽车工业带来好处,当它推广到其它产业时,将会同样收到增强竞争力和引致繁荣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