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盛洪 > 正文
 
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 14:30 中评网

  盛洪

  我主张中国和平地向海外移民

  过去的一二百年间,西方文化占了主导地位,但最近,它的弊端在不断地显露出来,或者说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文化的那种尚武精神,它强调通过抗衡来达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到利益的均衡。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作用,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它会引发各种毛病。

  为什么西方社会有毛病,而它却没有崩溃,甚至还比别人富裕呢?因为它的这种进攻性或叫向外扩张的特点,使它在西方人之间、西方国家之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可以通过领土扩张得到缓和。西方在军事上的优势导致了经济上、文化上的优势,这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就有利于西方,所以西方社会的矛盾由于有向外扩张的空间,或者说存在着非西方国家而得到缓和,并以此获得了他们自身的繁荣。我说西方文化有毛病,是因为我可以做一个思维实验。我想,这种文化再向前发展会怎样?如果全球都接受了西方文化,都按照西方文化去行事会怎样?我们无法想象每个国家都放一个原子弹世界会如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牟总说中国文化要对世界发生积极作用是非常对的。因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不是通过扩张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强调天下主义的关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而不是把个人利益、本国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强调互敬互让……这样可能会弥补西方文化带来的不足。

  中国一直不是靠移民来解决国内问题的,但是现在我想,这个观念还是要改变一下。从历史来看,中国人在自己的这块土地上还是比较成功地解决了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不是打得不可开交了,然后到海外去发展殖民地。但是中国人还是应该向海外移民,我想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地球是大家的地球,也是中国人的地球,我提倡中国和平地向海外移民,而不是西方的那种武装移民、战争移民,当然如果象牟总所说的那种投资移民更好。这个意义不仅在于缓解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紧张,更重要的是,这里也包含着一个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过程。

  我认为有两类中国人是非常优秀的:一类是工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大概所有的西方国家及其殖民地都通过了“排华法案”,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华工太有竞争力了,他们守纪律、吃苦耐劳、非常能干。另一类是商人,中国人擅长经商是举世公认的,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华人富豪。我认为这两类人可以到世界各地去做很多事情。通过这样的移民,可以实现文化上的传播与交融。

  实际上,我们现在讲要互相理解,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要互相理解,怎么理解?理解还是要靠相处在一起,那么可能移民是非常重要的。移民社会其实是不同文化并存的社会,它们可能互相有冲突,它们怎么去解决这些冲突?所以对移民的研究可以导致很多结果,比如互相理解不同的文化,导致文化间的融合甚至整合。移民本身是实现文化传播、沟通和整合的最实际的形式。

  一方面相信东方文明伟大,一方面需要文化复兴的努力

  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而是一个伦理本位的国家。中国不是象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教堂、传教士等有形的宗教组织来讲解《圣经》中的故事,教人以善,而是通过两大体系,一是覆盖全国的儒生体系,二是以家长、家族甚至社区的方式来教人以伦理纲常。基督教的排他性很强,它在宗教内部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善、友好,而在宗教之间却提倡竞争甚至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就是一种产业,他们为了争夺教民,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惜通过流血、暴力来达到排斥他教的目的。而中国不是这样,从历史来看,儒、道、佛在中国社会并存的时间很长。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才具备了包容一切的力量。

  但是目前,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却远远不如西方,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太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在经济发展时期,又只看到西方文明中“科学民主”的一面,而对它更深层次的基督文明缺乏起码的认识。在现代西方社会,基督文明已渗透了每一个角落,从西方电视设那么多的宗教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社会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加强人们这方面的意识。没有基督教西方社会将无法想象!与此相反,中国人经历了从“五·四”打倒孔家店到“批林批孔”等文化运动,已到了自己的文化被丢掉,西方文化也没有也不可能被接受的地步。这是一个道德和伦理的空白,当然不是很严重,因为不管怎样民间文化还是被大量地保存了下来。

  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种文明,中国是伟大的,但是因为历史太长,磨难太多,不免丢失了一些好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重建伦理道德,需要通过文化复兴来重新塑造她的人民。

  现在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丧失了文化自信心,认为我们什么都不如西方,只有西方的东西才是现代化的标志,现在这个观念刚刚开始有所转变。这不能全怪他们,因为他们对中国的传统了解得没那么多,对未来也就不可能看得那么远。其实文明各有优劣,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明走在前面,处于支配地位。中国文化领先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它是唯一延续下来的古文明。只有深刻地理解我们的历史,才可能正确地估计我们的未来。

  中国可能采取低调的态度走上世界领导的地位

  中国文化在21世纪的世界肯定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中国这个民族有可能走到世界领导的地位上去。但我不赞成按照我们对美国的理解那样去理解中国。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但不能约束自己,这很成问题。一种骄矜之气、一种唯我独尊的态度,实际上使得全世界,包括它的盟国都觉得它当世界领导是不称职的。

  谁能领导这个世界?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实力,即经济地位。二是道义,或曰道德。一旦你成了超级大国,你就不能以一个国家的利益为行为宗旨,就象美国,只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只要对美国有利就做,不利就不做,这样不配当领导。因为作为世界领导必须关怀全球,约束自己,甚至有时要牺牲自己。美国的傲慢态度继续下去不可能当太久的所谓世界领导,而只有对全球都有爱、都有关怀的民族,在国与国之间还要讲道德的民族,才可能当世界领导。而中国是有可能的。中国不会张牙舞爪地去当,而是相当低调的:与别人交往时遵循一些规则,但不把规则强加于人;她可能探索一些方式与别的文化交流,但不会要求别人接受她的文化。而这种态度往往可以融合甚至包容别的文化。

  中国具备成为世界领导的道德基础,但中国人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吕氏春秋》中有篇文章叫“慎大”,它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有个叫赵襄子的,他一个上午攻下了两座城池,却面有忧色。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的军事的成功如此之快,而道德来不及跟上,怎么办?可见,“大了以后要慎重,大了以后要谦虚”是中国的传统,而现在的中国人是否还具备?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

  中国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要说实力问题完全解决还为时过早。我认为中国要树立起自己的经济地位,必须创建出有自己的特色的企业组织形式,象美国福特的流水线、通用汽车公司的事业部、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创造等。而现在的中国还没有这种标志。如果没有,中国的发展就只可能是追赶型的。南德现在提出“威士理论”、“平稳分蘖”实际上也是对此的一种尝试、一种努力。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中国在技术上、在组织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领导21世纪。

  (《南德视界》记者陈芳采访并整理)

  原载《南德视界》1996年12月8日,12月18日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