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听证会:应从公示走向抗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05:09 中国青年报

  记者 刘世昕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政府法制办透露,《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初稿已于7月7日起草完毕,不久前北京市发改委组织的水价听证会上确定的居民用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等制度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有望立法明确。

  6月下旬,北京不少小区都贴出通知说,7月1日起实行新的水价,按新水价每吨水费将贵出0.8元。但7月已经过了十几天,却没有确切的涨水价消息,反倒是有媒体报道说,北京暂缓实施阶梯式水价。

  作为参加水价听证会的听证代表,就职于中国农科院的姜文来博士说,听证会结束后,关于水价问题,官方没人再联系过他。但他认为,水价没有如期涨起来,应该和听证会上的反对声有关。

  听证会上的抗辩还出现在浙江省的电价听证会上。6月29日,浙江省物价局会同省电力公司在杭州举行全省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17名代表中,许多人提出:在落实提价方案之前,审计部门首先应对电力部门进行全面审计。

  率先公开提出“电力公司要过审计关”的代表、杭州市机床厂退休职工崔盐生说,在提价方案中,没有发现电力部门有任何提高企业内部科学管理、做到开源节流的内容。电价可以涨,但老百姓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希望花得清楚,用得放心。

  听证会上的抗辩声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余晖博士说,真正的价格听证会,不应仅是政府部门自主决策的披露或公示,而应该是价格决策机构、生产者和消费者等不同利益主体,对有关政策的制定的合理性证明与反驳过程。它应以程序的透明公开、结果的公正合理,全面体现各利益主体的意见。“听证会究竟该在哪个阶段开?”中国水科院的沈大军博士质疑,目前我国的价格听证会没有价格决策权,只是解释价格形成及构成,告诉公众,价格是根据哪些成本和因素制定的,然后听取大家的意见。

  沈大军认为,实际上,价格方案不是在听证会上制订的,而是在会前就几乎确定了。决定的因素,往往是改革目标下各种利益集团的实际影响,以及决策者对这种影响的感受程度。目前价格听证会的主要作用是信息披露。

  他认为,理想的价格听证会首先应对“涨不涨”这个环节听证,只有通过了“涨”的听证,相关部门才应该去研究“涨多少”。“听证材料没有完全向公众公开,甚至可以说有些听证材料是简陋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余晖博士认为,政府部门公示的材料至少应该提前半年向公众公开,让非专业的公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那些复杂的成本问题和财务报表。

  能作为听证代表参加听证会的公众毕竟很少,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听证材料,让更多的公众可以通过提交书面材料的方式参与听证。

  学者关心的还有,谁是最合适的听证会代表问题。姜文来博士说,他是北京市水利局推选的代表。当时,他问过北京市水利局,推选他当代表是希望他作为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政府部门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凭着自己多年来对水价研究的功底,姜文来博士在北京水价听证会上抗辩说,如果水价是为南水北调而涨,老百姓作为投资者该怎样受益?“有的消费者代表存在某种程度的非理性。”沈大军博士说,听证会的一些代表没有真正代表消费者的利益质疑涨价的原因及合理性。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没人愿意为自己所得到的商品或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消费者代表应该想尽办法维护消费者群体的利益。但在目前的价格听证会上,出现了消费者非常理解涨价、体贴政府和生产者的有趣现象。

  沈大军博士的观点也得到了姜文来博士的认可。姜博士说,他也很奇怪,为什么有的消费者代表发言,第一句话就盛赞“涨价好”。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余晖博士认为,《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赋予了听证会更重要的意义,听证会不仅与涨价有关,更是老百姓参与监督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比如,7月15日在北京华润饭店,朝阳区政府建外街道办事处将举行秀水街市场撤市听证会。而在南方一些城市还有消息说,今后公务员涨工资也有可能增加一个程序,要通过纳税人的听证。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