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北京交通问题 谋路莫若先谋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 01:20 中华工商时报 | |||||||||
相关评论: 摘要:曾有专家算了一笔账:目前北京至少有30%的交通时间在堵塞、在等待,有30%的车辆耗油是浪费,有30%的行路里程是多走的。堵车已经成为北京人的切肤之痛
□本报记者 李锡铭 实习记者 应舒 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已不是哪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全局的系统的深层次问题,影响到北京城市定位与分工,涉及到北京城的规划与建设,同时,也涉及到北京城市综合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北京市的政协委员力献良策,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出许多救治北京交通痼疾的良方。日前,记者在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了解到,在今年政协的1458件提案中,有关交通问题的提案就达184件,占12.6%,名列各类提案之首。 削减公车 程祥徽委员的提案成为众多关于北京交通问题提案中备受关注的一个,主要是他提出了削减国家党政机关用车的建议。建议论述充分,切中要害,引起了各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对此,市交通委员会、市财政局分别做出了答复。 程祥徽委员指出,北京交通问题根本是道路建设与车辆增长速度不协调造成的。他说,北京的路在不断新修,自从“十五计划”提出“五河十路”的具体目标后,北京的道路天天都在延伸,为什么堵车现象反而越来越严重?路增长慢,车增长快,快慢不协调。一天不可能修出一条路,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增加十辆车、百辆车、千辆车。路的增长是永远赶不上车的。 程祥徽委员强调,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北京交通问题,车、路之间的矛盾是透过“堵车”显现出来,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路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次要不等于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关键是减少车辆。 程祥徽委员指出,减少车辆习惯思维是减老百姓的车,这种思路是不对的。“为什么偏减老百姓的车?”自从人类发明了汽车,人们就在梦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连想都不敢想自己会成为车的主人;如今中国人富了,买得起车了,才开始圆小车的梦,凭什么剥夺圆梦的权利!一些世界先进国家或地区曾经用过这个办法来削减堵车现象,但是没能奏效。实践证明了这种习常思路的错误。 程祥徽委员提出,减车应该重点减少国家党政机关的车。他论述道,现在一个机关主管人员有专车,副手有专车,大大小小的部、局级干部有车,还有机关公用的车。参加一个聚会,小车浩浩荡荡,会场门口展出的净是名车。机关成了车辆泛滥的温床和囤积居奇的库房。如果真有决心为北京的交通“瘦身”,党和国家机关就应该限定小车数量,发展大车服务项目,上下班用通勤车接送。一辆大车取代几十辆小车,北京地区成千上万个机构,能省去多少辆车?小学生用乘法都可以算出来! 据介绍,韩国汉城的经验是,只限官车,不限民车,发展公交车。在政府机关内,上下班坐小车的官员只有市长、副市长以及中央各部长官,约110辆左右;官员在上班时间外出办公事,往往乘坐出租车。这一经验,香港正在参考,程祥徽委员建议北京市也应认真考虑。 曾经还有人建议施行用单日放行单号车、双日行驶双号车的办法。程祥徽委员否认了这种办法的可行性。他认为,这非但不行,反而使车更加多起来,因为买得起一辆车的单位和个人通常买得起两辆车,分别登记两个车牌不就对付过去了! 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程祥徽委员的报告中可以看出,程祥徽委员对北京交通问题的认识和削减公车的解决建议,与北京市交通委不谋而合。 报告中指出,交通拥堵根本源自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供应是交通的载体,即道路等硬件设施及管理手段等软件设施;需求就是人和车辆的出行。正在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北京,乃至全中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出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用小汽车已经步入寻常百姓家。小汽车的迅猛增长和无节制的使用使刚刚提升生活水平的人们就面对了交通拥堵的现实,而这种来得太快的现实使他们一时无法接受,随之而来的指责和质疑就都朝向了交通供给方面。如程祥徽委员所认识到的,道路等硬件设施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充去满足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毕竟资源和财力有限,如何优化对车辆的使用是当前社会认识需要转变的方向。 报告继续分析,目前公车无节制使用问题是中国内地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占有相当数量的公车,其使用率比个人小汽车高得多。现在,一些内地城市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深圳、安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公车改革。在北京市编制《北京交通发展纲要》过程中,也有部分人士提到必须进行公车改革,否则在北京这个公车量最大的城市,任何形式的交通需求管理都会因为公车不减而失败。北京市交通部门在这方面有充分的认识,但涉及到中央部委和众多军事机构,目前改革难度比较大。 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世雄就减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亲自答复程祥徽委员。在报告中,吴世雄向程祥徽委员详细地介绍了中央和北京市对公务用车的配备情况及管理工作。 报告称,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机关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都有明确规定,机关单位不得购置超编车和超标车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购置汽车。北京市对全市党政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汽车实行定编管理。截止到2004年1月31日,北京市党政机关汽车定编单位有2660个,定编车辆为35852辆,现已购定编车辆为24126辆。 2000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就把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作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主要工作来抓。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中,要求强化对公务用车编制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反规定购置小汽车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今年年初,为加强北京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市财政局与市监察局联合发文,对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据悉,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行中,北京市财政局也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继续加强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和更换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为北京的交通拥堵减轻压力,并在不断探索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新举措的过程中,把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放在战略高度上加以考虑,为缓解拥堵起到一定作用。 提高单车使用率 与程祥徽委员的认识一致,何厚委员也认为解决北京现时的交通问题,重点应当尽量减少车辆的数量。不同的是,何厚委员建议通过提高单车使用率来减少车辆数量。何厚委员分析指出,目前车辆过多主要由于车辆未能充分发挥载运功能。在街道上行走的车辆,很少有满载的,一辆可以运载五个人的汽车往往只载一两个乘客。用简单的算术计算,如果实行满载,车辆数目最多可以减少4/5! 何厚委员建议大力发展“钓泥锰”、通勤车、专线巴士来提高单车使用率。据他介绍,香港的士有一种“钓泥锰”的载客方法,不相识的乘客共乘一辆的士。这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交通繁忙或乘客赶去上班的时间内,减少了马路上行走的车辆;对乘客讲,还可以大幅减少乘客的车资。“‘钓泥锰’的办法就是实行满载的办法。”何厚委员认为这种办法可在北京试验推行,即划定若干“钓泥锰”车站,供乘客上车。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何厚委员的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称,发展大运量、高效率、低资源占有率的公共交通,并对交通需求进行合理的管理才是未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和方向。 另据交通委透露,对于增加车辆载人量方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正在从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为突破口,进行摸索和试验。根据2002年的调查,出租车出行占道路断面总机动车出行的30%,而出租车的空驶率则占到40%以上,这样每天的无效机动车出行就占道路实际负荷的8%。目前已经开始在二环、三环路立交桥的桥下空间设置出租车的候客和休息区,让空驶的出租车有地可停、有客可待,今年这一设置规模还要扩大;同时正在酝酿建立北京出租车系统的智能调度系统,并已经与一些从事相关事业的公司如建立“台湾大车队”的鼎汉公司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技术交流和探讨,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改善公共交通方面,北京市政府在即将对社会发布的交通发展白皮书《北京交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建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系统,交通方式结构明显改善。交通投资的分配要向运行管理倾斜,向公共客运倾斜。2010年以前,公共客运交通在交通建设投资中所占份额由18%提高到50%以上,重点支持轨道交通与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BRT)系统建设。给予公共客运交通在城市道路资源分配和路口通行权分配上的充分优先。给予公交企业税费减免、多种经营权以及其它有利于公交企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和必要的经济扶持。这些举措都是旨在提升公共交通的运送能力和服务品质,将更多的交通出行吸引到公共交通出行模式上,提高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减轻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