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战略 跳出三重出口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 09:44 南方周末

  飞速增长的出口并不都是成功的标志,其中还蕴藏着可持续增长的陷阱。如果中国的出口部门被长期锁定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打工仔提高收入的愿望就将成为镜花水月。如果出口部门继续受到产业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保护,内需生产部门就会受到严重歧视,这势必会破坏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出口长期超过进口,持续的贸易顺差必将引发人民币升值预期,破坏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摆脱这些出口陷阱,需要重新思考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把以往对外资、对出口产业的各种补贴转移到国内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上来,同时伴以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张 斌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遍布世界的“Made in China”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既开心,又不解。开心的是,有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自己的钱包无形中变厚了;不解的是,中国商品怎么做到这么便宜呢?而对于我们来说,在看到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这种状况也值得我们思考。

  陷阱之一:锁入低端产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小罗伯特.卢卡斯是当代宏观经济学与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经济学界提起他,就像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提到了风清扬。小罗伯特.卢卡斯在1998年一篇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章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出了这样一个告诫:对外贸易有可能把一个国家的产业锁定在低端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当中,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国家技术进步的余地会很有限,每个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很难获得可持续的增长,摆脱贫困的机会很渺茫。

  综观中国出口产业目前身处的国际分工格局,以及这种分工格局下的技术进步情况,实在不容乐观。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上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这些产业内的技术进步余地很有限。

  1995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但是机电产品出口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我国出口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或者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换。从机电产品的贸易模式可以看出,在机电产品高速增长的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中从国外进口原料,在国内加工后再出口的加工贸易占75.4%,普通方式贸易仅占23.1%。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加工装配环节,属于机电产品当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在造成中国出口产业持续保持在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原因当中,有一方面的原因特别值得关注:1990年代中期以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有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1994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占总出口的28.6%,远低于国有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70.1%。到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已经占到总出口47.9%,高于国有企业的46.7%,中国出口导向的外资企业中,一部分是跨国公司,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中小型企业多是跨国公司的供货商,生产上受到跨国公司的控制。在跨国公司主导下,中国的出口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位置恰恰是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生产基地。

  摆脱贫困,对于每个打工仔可能有不同的经历,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一个必然的历程是单位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美国人比中国人富有,表面上看是因为美国人与中国人收入上的差距,而导致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人与中国人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只有打工仔的单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他们才有可能实现摆脱贫困的愿望。如果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部署把中国定位在低端产业,很难想象出口部门的打工仔会有多少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他们的技能和他们的收入一样,可能会永远陷入低层次重复的陷阱当中。

  陷阱之二:内需导向生产部门受到歧视

  现代开放经济当中,一个国家生产部门总是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内需导向的生产部门,一部分是外需导向的生产部门,当内需导向生产部门的投资收益率等同于外需导向生产部门的投资收益率的时候,资源的分配达到了最合理的水平。如何才能发现两个不同需求导向生产部门之间投资收益率的差别呢?汇率是最好的探测器,也是最有效的调节杠杆。

  当一个国家外需导向生产部门的投资收益率下降时,就意味着对外需的过度供给,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的供大于求,在市场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下,一个国家的货币通常会升值。通过货币升值,外需导向的生产部门减少对外出口,把更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内需导向的生产部门。内需部门的投资收益率与外需部门的投资收益率重新恢复平衡,资源配置再次达到合理水平。

  依靠汇率调节经济资源在内需导向与外需导向两个生产部门的合理分配,前提是汇率能够积极调整,达到基本反映外汇供求平衡的价格水平。如果汇率的调整不能做到这一点,汇率的失衡必然会带来经济资源在内需导向与外需导向两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不平衡,破坏整体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

  反观中国1990年代中期以后人民币汇率的超常稳定,我们不禁要为两个不同需求导向生产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担忧。1994年,是我国汇率并轨的一年,也是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变化的分水岭。1994年以后,我国连续十年经历了持续的贸易顺差与自主性国际收支的总体顺差,中国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持续大于需求。对于外汇市场旷日持久的供大于求局面,人民币汇率并没有积极调整,汇率作为调整出口和内需两大部门的资源配置的杠杆,基本失灵了。在人民币汇率超常稳定的背后,出口部门得到了无形的保护,而这对内需导向生产部门则是无形的歧视。(参见图表)

  陷阱之三:升值预期、通胀压力和被动的货币政策

  出口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有利的影响很明显,当国内总需求不足的时候,出口的扩张可以借助世界市场需求弥补国内需求不足,从而达到稳定国内总产出的目的。但是,出口对宏观经济稳定的不利影响则不太容易察觉,而这不太容易察觉的影响正在中国悄悄的发生。

  当出口持续大于进口,并且引发汇率升值预期的时候,出口过剩对于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就会凸现出来。由于中国保持了长达10年的贸易顺差,于是从2002年开始,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币升值论,各式各样的游资也伺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

  升值预期对宏观经济最突出的不利影响,在于它限制了货币当局维护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能力。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把手中的外汇转化为人民币,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我国货币当局需要对这些要求来者不拒,而货币当局每收进1个美元,就要向国内市场投放8.28元人民币。2002年以来,因收购外汇而投放的人民币急剧增长,这意味着潜在的通货膨胀。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同时也为了遏制经济过热,货币当局曾经不断采取发行央行票据之类的措施来回笼货币,保持货币供给稳定。但是,这些措施虽能在短期内奏效,但难以改变中长期的趋势。从本质上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的冲销措施,都是要减少货币总量,物以稀为贵,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会随之提高,而这恰恰又加重了货币升值的预期。

  转变战略 跳出陷阱

  如何才能跳出上述三重出口陷阱呢?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吸引外资、出口退税以及汇率政策等方面大胆创新,形成与新时期中国对外经济平衡发展相匹配的对外经贸政策。

  摆脱被锁定在低端产业的陷阱,只能寄希望于建立具有技术进步潜力的企业,无论这些企业是外资的、国有的、还是民营的,只要能够帮助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就是千百万打工仔摆脱贫困的希望,也是中国富强的希望。而建立具有技术进步潜力的企业,最重要的是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由于目前大多数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指望企业或者是打工仔自身推动工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解决这个问题,急需政府的帮助。

  以往,政府对于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并不是没有帮助,出口退税、税收减免以及用地、用电等各种形式的帮助几乎从未中断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补贴既没有落入企业家的口袋、更没有落入工人的口袋,而是补贴给了国外的消费者。

  目前,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正是国内的同行。由于产品普遍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严重,因此国内出口企业为争夺市场掀起了一场又一场价格大战,而价格大战的最后的受益者则是国外那些本来就生活富裕的消费者。

  为什么不大胆设想,把出口退税、税收减免等各种各样的鼓励出口的力量转用到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上呢?无论从企业发展角度,还是从工人发展角度,把经济资源用于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都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摆脱出口的后两重陷阱,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的积极调整。实现内需导向型生产部门与外需导向型生产部门的平衡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是将人民币汇率调整到能够使外汇供求基本达到平衡的水平,只有在均衡的汇率水平上,这两个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才能得到最合理的分配,经济增长才更具可持续性。

  将人民币汇率调整到能够使外汇供求基本达到平衡的水平,也是消除汇率升值预期最有效的办法。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无论什么样的承诺和保证,都比不上市场上供给、需求两条曲线的相互较量更有说服力。无论是供给持续大于需求,或者是需求持续大于供给,扭曲的价格永远不会得到市场的信任,投机也在所难免。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发展战略新闻 全部出口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