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靠什么说服世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13:44 《环球财经》杂志 | ||||||||||
西方国家不会轻易放弃“非市场经济地位”这张可以随时敲打中国的牌。同时,中国企业必须调整现有的经营策略,否则,“走出去”就意味着从此官司缠身,永无宁日。 田纳西,美国乡村音乐的摇篮,让许多人为之向往。然而,从现在起,田纳西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却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地方,那里一家名不经见传的小公司扳倒了中国几家彩电巨头。
五河电子公司坐落在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一年前,它联合美国的两大行业组织及东芝和夏普在美工厂的部分员工,向美国商务部提起诉讼,指控中国企业向美国倾销彩电。 5月14日,美商务部裁定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成立,并从6月份开始向中国企业征收最高达78%的反倾销税,而几家接受应诉的长虹、TCL、创维等彩电厂家将被加征20%—25%的反倾销税。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彩电厂家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一些企业因此而无法承受其重,会不会引发国内彩电产品新一轮的价格战,引起各方关注。 这场官司给中国企业的教训是刻骨铭心的。 从国际大环境讲,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美国所接受,于是在确定中国某一产品价格时,往往会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生产成本作为参照。这种定价政策当然对中国企业不利。 据统计,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案高达600多起,居全球之冠。就在这场官司终裁之后的第二个星期,美中商贸联委会在华盛顿举行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听证会,听证情况极不乐观。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根本无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而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的欧洲之行,也没能说服欧盟国家接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西方国家中,惟一的例外就是新西兰。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国家不会轻易放弃“非市场经济地位”这张可以随时敲打中国的牌。中国企业的这种尴尬处境短期内难能扭转。 抛开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不谈,反倾销案的败诉再一次暴露了中国企业低价策略的软肋。一些企业经常以压低价格竞争作为常规武器,在竞争中不遵守市场游戏规则,把价格战从本土打到美国,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2001年,中国企业向美出口21英寸以上彩电5、6万台,2002年猛增到130万台,而2003年达到170万台。而同期每台电视机的价格则从2001年的400多美元下降到不足200美元。这种薄利甚至无利的生产经营模式自然无法得到维持。 比照中国和日本企业的出口模式,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日本是通过进口廉价的原材料,然后进行深加工,向国外出口高质量的精品。反观中国,中国的出口往往是一些企业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在中国进行简单的组装之后进行再出口。 前者是一条完整的出口加工产业链,而中国只是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装配线,再配上中国的劳动力费用,出口额上去了,但是由于产业链太短,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实惠并不多。 为了企业实实在在的利润,而不是所谓的营业额,我们的企业必须调整现有的经营策略。否则,我们的“走出去”就意味着从此官司缠身,永无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