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紧缺 城市“反季节”不是现代化标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 10:24 新京报 | |||||||||
今年,北京电网最大负荷将达到950万千瓦,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70万千瓦。缺电已成了人们见面时都要聊几句的话题。以往,都是外省市拉闸限电来保证北京用电,而现在20多个省市都缺电,靠外部供养着的北京人,看来是有点无所依靠了。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4月我在北京一家饭店开会时,那里的空调早已开足,让正在享受春光的我们又回到了“严冬”。5月的北京,是杨柳吐绿,百花盛开的时节。
我不是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也希望生活得舒适。可北京从5月就要开空调,一直开到10月,从11月就要开过热的暖气,一直开到4月份,这要消耗多少资源,要产生多少热岛效应。而如此耗费能源的地方还不仅仅在高级宾馆。在我们周围的人中,如果算一算,平均每个家庭有两部空调以上的占多少。我认识的一个人家,150平方米的住房,有6个空调调节着家里每一间屋子。记得我小时,北京的夏天只是有那么几天热得难受。现在,看看天气预报,夏天北京的温度常常居于世界之冠。什么问题,专家说了:热岛效应。每一部空调在产生冷气的同时,也在它的周围释放很多热气。目前,我们人类并没有找到降低外部空间的热气的现代化方式,难挨的热,到头来还是我们人类自己承受。 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导致的环境与生态的破坏,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社会和人文灾难。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区域性环境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炎热的夏天,因拉闸限电而没有电用,没有水用的人们,过着的是什么样的现代化生活。 如何应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我在国外的一些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启示。 我刚从德国和意大利访问回来,那里的天之蓝,云之白,和很少有人用空调不能不说没有一点关系。6月的罗马,室外烈日炎炎,可我所到之处,基本没有用空调的。罗马是一个文化古城,只是在像斗兽场、威尼斯广场这样的大型古迹前有“亮起来”工程,一般的地方只是照明而已。在美国,很多人家冬天的屋子里完全可以用冰窖来形容。为什么,烧暖气的费用很高,勤俭过日子的人,宁愿冻着点,把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我在德国采访时,那里有一项很有意思的儿童教育活动。就是踩一辆小自行车产生能源,让幼儿园的孩子们知道能源的产生是怎么回事,使得他们从自己费力踩的过程中,认识到能源产生的不易和为什么需要节约。一项小小的游戏活动,让人们从小就知道了节约能源的重要。而这样的教育我们却没能足够重视,我们中国的孩子,又有多少知道能源的来之不易呢。 最近,我问一位美国朋友:为什么现在世界能源紧缺,可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使用还是如此大手大脚?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人开始追求建造绿色房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光、采风、采暖的时候,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把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很多与自然和谐相处、勤俭节约的习惯丢在一边,追求所谓的现代化了呢?这位美国朋友认为:可能还是观念的问题,空调多气派,多舒适,人病了是自己的事,地球病了,一时半会儿和自己关系还不是那么密切。 当大家正为拉闸限电而恐慌的时候,我想提醒一句:用空调、暖气营造出来的城市“反季节”,它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冬暖夏凉,绝不是现代化的标志。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节约使用,我们的子孙可能会生活在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蓝天、没有绿地的日子里。 □汪永晨(北京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