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评论员 陈涛
6月2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文章说:“中央从去年5月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到现在,用的是‘点刹车’的办法。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有效的。”此前的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时,也对宏观调控的结果表示满意,温总理用“该保的保住了,该压
的压了”来描述这轮宏观调控的结果。对所有这些结论最有效的支持是统计数据。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报告,该报告的题目就叫《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8个百分点,回落加快》。该统计报告说:“5月当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0亿元,增长18.3%,增幅比4月当月回落16.4个百分点。5月当月新开工项目12892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5.7%。投资增幅呈加快回落态势,表明宏观调控已见成效。”看到这样的结果,不仅中国人高兴,连《华尔街日报》也忍不住说:“过热的中国经济已初步显现增长明显放缓迹象,有望实现软着陆,全球经济也将躲过一劫。”经济有自己发展的轨迹和周期,有时候会热一点,有时候会冷一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了避免大起大落,政府对经济进行“削峰调谷”,比如,在过冷的时候,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过热的时候,用“宏观调控”,以便经济能正常、平稳地发展。就像人发烧通常是某个脏器发炎导致的一样,宏观经济的过热往往只是一个表象,在这个表象背后的是,微观层面出了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企业这个层次上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不在于宏观经济面上,而要从企业改革着手。正像治疗发烧不能仅仅只用退烧药,而要从根本上解除病灶一样。自从1980年代以来,我们就在不断尝试企业改革之路。从“承包制”、“股份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曾经尝试过,从总体来说,中国的企业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天,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摆正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等。不管是从安徽芜湖的“红顶商人”,还是从“孙大午案”、“铁本事件”、“德隆崩盘”等都能看出,我们的企业改革还任重道远。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没有健康的企业,很难设想会有健康的经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微观改革是一个远较宏观调控更重要、影响更深远的课题。我们已经在宏观调控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是用更大的气力来推进企业改革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