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贸委通知:不许再用红砖盖楼

2001年07月10日 12:00  环球时报 

  苗昆/文

  因为浪费土地资源、耗能大、破坏环境等无法克服的缺陷,中国千百年来抟土烧砖的习惯即将成为历史。

  国家经贸委日前发出通知,将合肥、成都、西安、太原、郑州、武汉、南昌、银川、乌鲁木齐和昆明等10个省会和首府城市列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即人们常说的红砖)城市名单。至此,2003年6月30日前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城市已经达到170个。

  通知要求这10个城市所在的省、自治区有关部门制定淘汰实心黏土砖的具体措施和年度目标,积极发展和推广替代实心黏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主导产品,确保淘汰实心黏土砖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省会和首府城市的示范作用,带动本地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和淘汰实心黏土砖工作。通知还要求,其他省会城市最迟在2005年年底前实现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目标。

  千窑之地无土可取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如今的浙江嘉兴嘉善县干窑镇,曾误将“千窑”念作“干窑”。千窑之称,名副其实。明清时期,嘉善一带土窑制砖已成相当规模,朝贡京砖早已成为嘉兴府的一项重任。

  200年之后,1999年7月1日,嘉兴市成为首例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城市。但令人揪心的是,曾经号称“千窑”,有着优质丰富黏土资源的偌大嘉兴市,却找不到用于筑堤灌包的泥土。

  据嘉兴市墙改办负责人韩建忠介绍,嘉兴市黏土资源丰富,砖瓦企业投资小、上马快。20世纪80年代末,嘉兴一度有砖窑500多座,砖厂500多家,黏土砖年产量约50亿块标砖,其中2/3销往上海。嘉兴市统计年鉴表明,嘉兴市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2.24亩下降到1998年的0.98亩。近20年砖瓦行业的取土量,还使嘉兴地区耕地的平均高度下降了8—10厘米。

  当时嘉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嘉兴挖成海,上海堆成山。上挖祖宗田,下吃子孙饭。”说的就是杀鸡取卵办砖窑。

  对黏土资源的掠夺式采掘、无节制使用,招致大自然越来越严厉的惩罚。据记载,1924年至1958年的35年间,嘉兴地区水位超出4米危急水位3次,平均11.9年一次,1954年特大洪水为此前历史之最,水位高达4.4米;1958年至1990年的33年间,水位超出4米的有7次,平均4.7年一次;1991年至1999年的9年间,水位超出4米的有5次,平均1.4年一次。1999年洪水水位创纪录地达到4.67米,比1954年的历史最高水位整整高出27厘米。

  黏土砖造房要毁多少地

  据测算,每建造1万平方米多层住宅需用200万块黏土砖,生产这些黏土砖将耗用土地3.3亩;建造1栋18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需要230万块黏土砖,耗用土地3.8亩。仅以上海为例,如按上海年均住宅竣工面积1100万平方米计算,则每年用黏土砖而耗用的土地就达3200余亩,耗标煤21.6万吨,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气体。既人为地毁坏了大批土地资源,又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而目前,上海人均耕地仅0.34亩,低于联合国[微博]颁布的0.8亩警戒线。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建筑墙体材料有95%仍为实心黏土砖。我国共有砖瓦企业12万个,占地500多万亩,每年烧砖毁田数十万亩。与国外同体积材料相比,实心黏土砖单位生产能耗平均高1倍以上,外墙保温隔热性能相差4—5倍,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为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仅墙体材料生产能耗和北方房屋采暖能耗就占我国全年能源消耗总量的15%以上。

  推进以墙体材料改革为突破口的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淘汰落后的能耗高、破坏资源与环境的传统建材,不仅是住房建设和建筑业现代化的需要,更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司长赵家荣介绍说,北京市2000年新开工的2262万平方米建筑,100%实施了有关规定中要求节能50%的标准,砖混结构降到了零,新型墙体结构已经达到100%。在建筑市场规模很大的首都,做到了两个100%。这证明墙体材料改革已经得到社会的肯定。

  据悉,经贸委已于年初正式函报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对新型墙材税率给予增值税减免政策,同时提高实心黏土砖税率。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