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布斯》富人榜的最新统计,在前100名中国内地富翁中,从事房地产业的有25位,占了1/4。继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在业内人士的眼中,进入新世纪的房地产开发已经逐渐走出了低谷,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建住宅背后,发展商们也都忙着为自己安家置业。
这些房地产大亨们本身在地产界摸爬滚打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洞悉业内的个中关
节,同时,他们又区别于一般的房地产从业人员,除了拥有足够的经验外,其经济实力也今非昔比。因此,在为自己选择第一居所的时候,他们的想法颇多引人关注。
与业主为邻--充当自己房产的隐性代言人
建造豪宅是当前房地产大亨们的集体行为,不仅因为其利润空间远高于普通住宅楼,更在于他们要着力完成自身的审美诉求。“他们大多会在建成之后挑选其中一套,作为自己的宅邸。”万泉新新家园市场部经理于洋告诉记者,“选择自己建造的房产,不管从主观上是如何考虑的,但在客观上,确实可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据了解,万泉新新家园的开发商冯仑就直接选择了新新家园的一套住宅作为自己的第一居所。“如果连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开发的房产,又如何让别人来信任呢?”有3年售楼经验的王小姐当着记者的面直截了当地说,“开发商本人入住,让业主们放宽了心,住宅的信誉有了保证,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业主们会第一个想到自己的邻居就是开发商。”
“我们的老板就住在这里。”王小姐每次向别人推荐房屋都要浓墨重彩地强调这一点,收效颇为显著,很多业主在面临两个以上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开发商的入住而最终放弃其他的选择。开发商自己也成了业主,这对于其他的潜在业主来说,或多或少是一份保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主直言不讳:“跟开发商住在一起,心里踏实,如果房子不好,吃亏的首先是他们自己。”
与众多房产大亨们的低调相比,潘石屹明显是个异类,张扬的个性决定了他的选择必然与众不同。为自己的周末别墅取名为“山语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不过,即便如此,潘石屹在第一居所的选择上仍然不能免俗,在SOHO现代城里,潘石屹的住宅排在众多业主之中,并不如何显眼。
买房造势--赢取更多商业机会
对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而言,房子除了居住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用途。虽然在《福布斯》内地的排行榜上位列第五,但其影响力毕竟还只是局限在上海和北京几个大都市。为了更大范围地拓展自己以及公司的知名度,许荣茂斥资2.3亿港元,购得香港豪宅“创世纪”,这座著名别墅于1997年楼市高峰期市值曾高达9亿港元,是全球最贵的豪宅之一。
如此“露富”绝非内地房地产商的传统风格,按照以往的惯例,越是有钱的商人,越不显山露水,甚至拒绝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真实地址。而今,一向保持低调的许荣茂一反常理,通过在香港购置房产大肆渲染自己的资金规模,并且在香港这个房地产富商扎堆的地方不遗余力地疯狂造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抬高公司在内地及香港地区的地位,跻身香港商业名流的行列,以便赢取更多的商业机会。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这2.3亿港元花得到底值不值?从许荣茂不露声色的脸上,我们很难找到答案。不过,年关在即,许荣茂早已放言,2002年整个集团的收入将达50亿元人民币。
目前,如许荣茂一般做法的发展商毕竟还在少数,除了勇气与胆识之外,资金基础仍然是硬道理。
民营老板重品位 国营老总不张扬
在中国的房地产精英中,民营和国有仍然界限分明。民营老板考虑得更多的是房子的样式、品位,他们之所以青睐自己开发的豪宅,除了充当自己房产的代言人之外,也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毕竟是自己开发的房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理念建造的,世界上恐怕再没有第二处房子更适合自己的口味了。
另外一些开发中等档次商品楼的民营老板,不甘于住进5000元/平方米的普通住宅,也开始搜寻与自己“门当户对”的房子。他们选择高档住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档住宅中包含的设计成分很高,不单单只是一个“栖身”的概念,更加强调人文精神,有独特建筑理念的高档住宅最为热销,传统思维主导下的豪宅反而丧失了阵地。
相比之下,国有房地产公司的老总们选择的余地就狭窄得多了。为了代表国有企业的国有形象,一般来说,他们在条件不错的塔楼里就可以安居乐业。“建工集团主管房地产的老总等一大批国有房地产商们都是如此,他们更加注重房屋的性价比。”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说,“不张扬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他们选择的住房更加倾向于中产阶级,有些平民化,因此,对广大购房者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就如同跟着职业操盘手买股票一样,跟着国有房地产公司的老总们买房子,一定错不了。
急着往前奔来 不及享受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与国外成熟的地产经营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房地产商们虽然入行多年,但短暂的发展史还无法锻造一个成熟的商业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房地产业仍然处在一个创业的时期,急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迫使地产新贵们没有时间打点自己的房子,赚钱才是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北京大学研究房地产的林庚博士说。
也许这就是到目前为止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还未住进真正意义上的豪宅的主要原因,当前,民营房地产老板们的购房标准一般在500万元左右,装修费用在100万元左右,他们买房之后,就又匆匆地投入了新的市场开发中。
在中国香港地区,房地产商的资本率一般在1000亿港元以上,反观内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规模也只在200亿元左右,悬殊的差距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催动他们马不停蹄地在市场中忙碌。
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过去20年当中中国的城镇人口增长了将近两个亿,而未来20年将再增加2.6亿,这样仅城镇居民每年将有近2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如此算来,房地产业依然有极大的潜力。
“现在是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季节,如果错过了这几年,不后悔死才怪呢。”一位年过五十的开发商感慨不已,“大家都急着往前奔,还来不及享受呢!真正的享受至少要安排在十年以后了。”
目前房地产商的主要居住地区:万泉新新家园、碧水庄园、香江别墅、橘郡、雪梨澳乡、时代庄园、玫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