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小杰
伴随粤港澳经济圈的雏形展示,“香港造”楼盘正酝酿到内地寻找商机。前天下午,香港富商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宣称,将于下周在广州推介其在香港的“服务式住宅”——“国际都会”的“都会轩”,从而开始了香港物业广州卖的试水之旅。
香港物业拿到内地销售,长实是第一家,“都会轩”是第一盘。这一破天荒之举表明,在香港深陷楼市低谷的地产商急欲开拓市场。
“都会轩”:北上叫卖第一盘
据悉,长实与和黄定于本月15日至19日在广州花园酒店为“经常来往香港商务交流的人士”举办为期5天的房展,公开推介楼盘。此外,“都会轩”还将在广深铁路沿线主要城镇进行展示。
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表示,“都会轩”的最终售价仍在权衡之中,不日内将在香港开盘时公布,但“心目中的售价”希望定为4.5万港元/平方米,内地与香港同价销售。赵国雄说,在香港当地同类物业,现时行价为7万-8万港元/平方米。低开高走是长实在港售楼的一贯做法,给楼盘留以升值空间,以增强买家信心。
楼价低开 探内地客荷包
然而,这一“低开”却让人感觉,长实的真实意图在于考察内地客的消费与承接能力,从而试探香港物业在珠三角地区的市场。
房地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除珠三角地区有其特殊性外,异地推盘或是将目标客户定位为外地一向是地产业内一大忌。特别是香港与内地之间还存在关卡,因而过去港商从未打过在内地售港楼的算盘。一般是珠三角开发商热衷于在香港推盘,而港商则一直是在内地圈地开发,在当地或香港发售。
香江地产难做 珠三角银纸易赚
现在,逐渐成型的粤港澳经济圈为香港地产商提供了比以往更为宽广的发挥空间。两地通关和交通日益便利,加上珠三角买家在港消费力之高令港商咋舌,香港地产业自然按捺不住开拓新客源的冲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楼价下跌五成,地产业遭受重创,开发利润急剧下滑遭受重创。2000年长实税后盈利为港币194.36亿元,比1999年下跌67%。另据长实2001年年报,当年长实物业销售收益为18.96亿港元,比上年减少3.69亿港元。在此情势之下,香港地产商试探性地将目标转向长期以来被他们所忽视的近邻也就在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