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比分析南京市商品房价格走势

2001年08月13日 13:25  扬子晚报 

  新华日报通讯员 房萱 新华日报记者 俞侃/文

  南京的房价究竟算不算高?房价涨跌趋势究竟如何?8月10日下午,针对这一牵动市民心弦的敏感话题,市房产局市场处负责人首次正式向传媒打开问号。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说,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同比增长了11.1%,出现了近年少有的猛涨势头。而南京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市的商品房价格只是小幅攀升,今年上半年商品房成交平均价格为3202元/平方米,比去年上涨了1.65%。可以说,南京房价的升幅在正常范围之内。前两年市场上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说南京的房价偏高,并言之凿凿位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3—5名。这位负责人说,至今仍未找到消息来源,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说法不确。根据国家建设部信息中心的比较,沿海城市中至少有8个城市房价超过了南京,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宁波、大连和青岛。以杭州为例,只要能看见水景的商品房价格均在8000—13000元/平方米。

  房价究竟是会涨还是跌?记者以为,孤立地讨论“买涨还是买跌”意义并不大,因为从长远看,整个市场的成熟度才是最重要的。这包括买卖双方的成熟。市场处的负责人评价说,南京的房地产市场经过一年半完全市场化运作,开发商在项目运作上已经比较成熟,比如小区的成片开发或数个小区联合开发成为主流,特别是江宁、河西地块等开发商多采取规模开发方式,见缝插针式的项目已很少见。同时,开发商也越发注重差异化竞争,出现了一批康居住宅、运动社区、TOWNHOUSE、复古、园林社区等,即使地块基本相同,产品的主打卖点也各不相同,楼盘个性日益突出。此外,万科等一批外地大牌企业在南京圈地开发,对整个市场的格局至今没有产生较大影响。而从全市初步形成的东、西、南、北、中心及江宁等6大板块来看,各自都有利好消息:河西板块正在抓紧南京承办“十运会”契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江宁板块则在“撤县建区”之后重新整合树形象;东郊板块因持续热销已将范围悄悄向苜蓿园大街两侧延伸等。这些利好均不是一时的炒作素材,而是为楼盘素质进一步提供扎实基础。

  再分析一下消费群体。市场上具有持久购买力的消费者占了大头:一是已购公房上市联动效应形成了梯级消费,促进了商品房市场的有效需求;二是年轻购房阶层置(租)业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即期市场需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白领已到了婚嫁或育子的年龄有消费需求,而随着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亦踏上工作岗位、福利分房政策被切断,不少稍有积蓄的中年家庭也加入了消费行列,三是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的置业增加以及外来投资均带动了商品房需求。以上的消费群体不易跟风,而是按需求、按能力消费,稳定性较好。这位负责人坦言,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透支”消费,如为迎接华商大会召开,全市集中了一批拆迁改造项目,不少拆迁居民手持政府的动迁补贴资金加入了消费行列,但这些阶段性的消费今后将逐渐减弱。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国锦赛-丁俊晖绝杀胜 卫冕冠军出局 视频
  • 娱乐杨采妮19年情修成正果 周六新加坡办婚礼
  • 财经审计长讲秘闻:刘志军案上报前沉默1小时
  • 科技谷歌将推新款谷歌眼镜:适用戴眼镜者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解密:蒋介石晚年曾密约毛泽东访台
  • 教育盲人国内高考遭遇不公 自学雅思赴英留学
  • 图锐:天翻地覆后能否铸成真正底部
  • 沈建光:上海自贸区的四大难题
  • 赵伟:贵州能否实现瑞士梦
  • 叶檀:世上已无计划煤
  • 朱大鸣:开发商不差钱 楼市疯过09年
  • 张五常:什么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