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正在成为新能源领域较具代表性和潜力的产业,随着发展光热发电替代燃煤火电等传统发电方式开始“破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在日前举办的中海阳集团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国家发改委新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润青表示,“我国可进行集中开发的光热发电装机容量高达3亿千瓦以上,光热发电展现出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据胡润青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达13.6亿千瓦。与这一数字对比,我国光热发电未来替代传统一次能源消费的潜力十分巨大。此外,光热发电技术还具有优异的环境特性。目前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光伏发电,另一种是光热发电。以电站的全寿命周期计算,每发一度电,传统火电带来900毫克的碳排放,天然气435毫克,光伏110毫克,风能17毫克,而光热发电仅为12毫克。
据悉,光热发电在全球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上世纪80年代,美国便开始了商业化项目运作。近年来,美国、德国、丹麦等都提出了目标,丹麦甚至提出到2030年光热等可再生能源占比要达到100%。我国光热发电起步较晚,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日渐重视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日益优化,光热发电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以参与国家光热发电行业标准制定和产业政策编制的中海阳集团为例,作为国内光热发电的引领者,中海阳深耕产业10年,已建成亚洲唯一一条可生产槽式RP1至RP4全系列产品的柔性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线,其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始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光热电站项目,国内首条太阳能光热发电集热系统组装检测线也已进入最终测试阶段。
“从世界范围看,光热发电正在成为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搅局者’。”胡润青说,2008年起全球光热发电装机明显提速,2014年新增装机92.5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435万千瓦。
按照《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底我国将建成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胡润青建议,光热发电应经历从示范电站到规模化发展,再到商业化运营几个阶段。在示范电站建设阶段,应大力提高研发、系统集成和运营维护水平,逐步建立质量标准和控制体系;在规模化阶段,应推动技术、系统集成、电站设计和运营走向成熟。
欢迎关注新浪财经能源频道官方微信“能见派”(微信号nengjianpai),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能见派,关注高端与前沿,描绘美好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