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汤谷良做客新浪EMBA频道《商学院院长系列访谈》,就国际化是商学院的根本,培养健康乐观的人,校友的交流是商学院文化的一种体现,企业先做好自身再谈社会责任发表看法。他还表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每个商学院教学的重点,而作为社会责任的基础,企业责任更为重要。做好产品的质量、增加媒体来源:新浪财经纳税、提供就业,之后才能建立行业制度、让产业更规范化、赢得群众信任。当行业对制度充满敬畏,才可说你担负起了社会责任。
本期嘉宾汤谷良简介:
汤谷良博士,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研究》特约编审。1995年美国昆尼匹亚克大学商学院、2005年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和2009年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汤教授长期从事公司财务管理、管理控制系统的教学与研究,在集团财务管控、预算管理、财务战略等方面有所建树,是公司“经营者财务”学说的倡导者。科研成果丰盛,从教至今现已出版专著4部、著作40部,发表论文12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1项,财政部重点科研课题3项、北京市级课题2项。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财经:我刚才留意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商学院叫做“国际商学院”,那我想请教您,商学院为什么一开始叫国际商学院?
汤谷良:对外经贸大学原来是商务部主管的,现在也是教育部和商务部两部共建的高等院校,他的特色就是国际化。最早的时候曾经用过“工商管理学院”这个名字,后来为了更好地体现整个学校的办学能力,尤其是在对外经贸、国际经贸领域的特色和优秀,我们重新确定名字是“国际商学院”。这个名字反映了我们与众不同的特点,也体现了我们培养人才特别注重国际视野,既有愿景,又很现实。国际化是我们经贸大学的突出特色和根本,商学院也是如此。事实上,我们的师资力量也是国际化的。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一流商学院,这是我们的目标,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恰如其分的。
新浪财经:什么样的商学院是国际商学院,您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汤谷良:商学院的概念就来源于国际化,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创造。在今天的环境下,我觉得衡量一个商学院是不是够国际化,主要有四个衡量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它必须首先是个成功的商学院,什么意思呢,就是学院必须能够服务于工商管理界,能够培养出工商企业精英,这是它的根本使命;
第二个标准就是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来设置和开发商学院的课程体系;
第三个标准,我认为是师资力量的国际化,无论是我们从国际请来的,还是我们本土成长的优秀教授,都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这两种力量的碰撞会产生更强的火花;
第四个标准就是生源的结构和质量,我认为生源的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商学院很重要的标志,要按全球化的视野培养学生,不能仅仅针对本地的学生。就像我们对外经贸大学,每四个学生就有一个外国留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120几个国家。仅我们商学院的1000多学生,就来自80多个国家,其中要拿学位的留学生有300多个,也约占四分之一。而且这些留学生有不错的双语沟通能力。
新浪财经:通过您的介绍,确实感觉国际化是对外经贸大学的特色。如果说到EMBA,您认为我们“对外EMBA”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对一位未来的学生而言,为什么在众多的商学院中,我要选择“对外EMBA”?您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选择来读“对外EMBA”?
汤谷良:为什么选择“对外EMBA”,其实我们众多的学员已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了自己的理由。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得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应该是我们的性价比。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对外EMBA”项目,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现在办EMBA项目的学校越来越多,价格差距很大,但不一定价格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就是学生最需要的。学习是一笔投资,那我们不但要看价格,还要看得到的回报,要看项目提供的课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我们的收费在中上,这和客户定位也有关系。但通过努力优化服务,例如帮助学员建立人脉,很多人都称赞我们的性价比。
其次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国际化”,我们不但有国际化特色,而且是将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得比较好的。大家注意到了,我们现在统一的LOGO是“对外EMBA”,我们的主打口号是“对外,对未来”,我们是真正按照这个高标准在培养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同时,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商学院全部用的都是国外的案例,而不是针对本土企业、本项目学员特点来设置课程内容,这不是一个好的做法,今天的EMBA课程,要注重中国背景和本土特色的具体应用。
第三,是我们国际商学院和我们对外EMBA项目的文化特色。商学院和企业一样,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在我们学院,我们一直强调低调做人,激情做事,这是时代背景中一个商学院所需要的。就我个人而言,这也是我喜欢的。
对于什么人适合来学,这是个开放性问题,但首先是他要有学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