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华EMBA的一员,每一名同学成长历程中都有值得细细回味的故事,或是不畏挫折敢于进取的勇气,或是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责任意识,或是艰辛付出后品尝成功喜悦的美好。回顾昨日激情燃烧的岁月,探索内心的正能量,清华EMBA12-B班“我们的故事”主题班会于10月19日晚6点半在清华东门外拾年咖啡举行,班级主管彭翎老师也到场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第一个分享自己经历的是谢广才同学,出生于皖北亳州的谢广才,笑称自己在中年以前都是“农民”。出身农家的谢广才,在初二时,因为一位老师的鼓励,发奋苦读,成绩从班级倒数第三跃居到前列。考上大专那年,竟意外遗失了录取通知书,于是前往北京打拼。初来首都,谢广才在肩负妹妹和女友学费的经济重担时,仍然不失进取之心,自学拿下了人大的经济学学士文凭,并在2002年加入刚刚起步的中文在线,一年内跑遍80多个城市,为公司的业务拓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谢广才先后提出了“先授权,后传播”,“全媒体阅读”等理念,为数字阅读领域树立了版权意识的标杆。谢广才同学以两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人生感悟,首先“天道酬勤”,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二个就是清华老校歌里的“器识为先”,一个人只有拥有广阔的胸襟,才能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第二位分享的是郁勇同学,“相比广才波澜壮阔的经历,自己的成长相对是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出生于安徽蚌埠的郁勇,按着一个标准好学生的路径顺风顺水地成长,进入上海交大读书,毕业后进入上海建科。郁勇说,自己人生最震撼的回忆是汶川大地震后的援建工作,上海建科作为上海市国有企业,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在灾后十天内,郁勇作为带队领导,赶赴灾区现场搭建过渡安置板房,面对沦为一片废墟的灾区学校,郁勇留下了沉重的泪水,从四川绵阳转战到陇南,再奔赴都江堰,郁勇笑称过着“白加黑”、“五加二”的生活,身上肩负的责任,灾区人民的期望,让郁勇与他的员工们坚守在工地的第一线。2010年中秋节前夕,圆满完成使命的郁勇返回上海,在下飞机的刹那,看到前来接机的公司同事,又一次留下了男儿之泪。
第三位分享的是刘剑同学,来自于内蒙巴彦淖尔的他成长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他严谨勤奋的生活作风,医学院毕业后刘剑回家乡卫校教书,坚持用课余的时间刻苦复习,考取研究生并获得公派留学德国的机会。回国后,不满现状的他辞职来到德国攻读医学博士,刘剑回忆这段学习生涯,“虽然每天都是凌晨3点后睡觉,为了挤时间学习,三餐基本都是吃面包、香肠和土耳其大饼,以致现在看到土耳其大饼就绕道而行,但德国式的严谨却让自己收获颇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三年时间攻下了博士学位。归来后加入了伊泰集团,学医的刘剑身上秉承的“以身作则、身先垂范”的精神,让他在员工心目中建立了威信。刘剑同学坦言,“在工作上要一丝不苟,生活中则要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好。”
三位同学的故事让全场同学感动不已,从他人成长的路径观照自己个人的人生体验,更加珍惜现在的自己。
在分享故事之后,主题班会迎来了第二篇章——生日晚会,这次庆生别开生面,趣味盎然。四位寿星黄昌胜、刘国华、邓会波和常志刚来到台上,在主持人李乃谦的带领下,开始了名为“指点江山”的游戏。寿星们被蒙上双眼,主持人则随机指向台下的同学,如果寿星喊“是”,则被指到的同学要代替寿星完成一项“趣味”任务,这个充满创意的节目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随后几位寿星收到了全班同学送出的神秘礼物:各自出生当年当月当天的珍藏版报纸,12-B班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创意和才艺点亮了这场生日晚会。
夜色已深,怀着意犹未尽的心情,晚会落下了帷幕,正如主持人白俊钢同学所言,“分享人生旅程的点点滴滴,体会到身边的幸福,传达心中的正能量,学会表达对家人,对社会的爱。”相信这一次心灵之旅定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