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走过戈壁的人对回归自然、回归本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淡淡的言语间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深入灵魂的感悟。那是什么?是把自己置身于大漠戈壁,感受与天地同在,让自己与自己的心同在,在空灵中感受真实而宁静的生命意义。在纯净的大自然中自由呼吸,在徒步过程中逐渐放下过去的荣誉、经验、习惯、压力和包袱,从而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不断超越过去,超越自我,于是内心开始平静,对生活的要求也更加简单。从他们断断续续地讲述,真真切切的情感中,我们也仿佛体会到一种超脱后的淡然,如磁石一样,让人对沙漠,对戈壁产生无限的向往。于是在潘军会长、艾民秘书长、许乐平副会长、运动分会会长张伟、老戈友贾峰、向军等同学的发起和策划下,深圳同学会于2012年8月25-29日,组织了28位同学及家属,展开“大漠黄沙醉敦煌——清华EMBA深圳同学会徒步之旅”。
8月25日 令人敬畏的大自然——徒步总动员
在西安前往敦煌的飞机上向下俯瞰,茫茫的戈壁,全部是土黄的色调,无边无际,寸草不生。云朵在大地上投下深深浅浅的影子,映衬在早已干涸,只留下沟沟壑壑的曾经的河床上,仿佛在述说着沧海桑田。荒凉、苍茫、雄浑、浩瀚不尽从心中一一涌现。而当飞机降临在敦煌机场,这一小片郁郁葱葱的土地让我们从心中感叹大自然的鬼匠神工,感激上苍的眷顾。一进入古朴大方的敦煌山庄,活动的承办方即向我们展示了三天徒步用的救护车、越野车等后勤设备,动员大会上细致的安排,徒步教练、医生、护士、摄影、摄像人员一一到位,让我们对未来三天的保障充满了信心。
8月26日 晨梦伴驼铃,沙山徒步行——赤日炎炎挑战沙漠6小时
早晨5:30,晨曦微露,一行28人组成驼队,踏着漫漫黄沙,穿过朦胧的沙丘,向鸣沙山后山,奔着阳光早餐、沙漠日出进发。天没亮,景致影影绰绰看不清楚,骑下的骆驼打着喷嚏,慢腾腾,摇摇晃晃的跋涉着,长长驼队留下阵阵的驼铃声在沙山、在乡间小道回荡。大约走了40多分钟,东方的一缕白光刚好照在行走的驼队上,沙漠、骆影、地平线上的白光,这一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我们的目的地也随之到达了。迎着晨光望去,鸣沙山仿佛是静止的,透着丝丝柔和的金光。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山山相连,高低错落,形态迥然。有的像月牙儿,弯弯相接;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立。我们就着阳光,坐在金灿灿的沙滩椅里,尽情地享受咖啡、牛奶、面包、煎蛋、水果……
早餐后,我们怀着郊游般的心情去翻越一座座沙山进而到达当天的目的地——莫高窟,谁知才到了第一座矮小的山峰,就被拦了下来了。那近乎60度的陡坡,每走一步,脚底都好像负着十几斤重的沙袋,举步维艰,最着急的是走三步,退两步,爬了半天,仿佛还在原地伫立。许多人也由原来的两脚直立变成了手脚并用,连蹬带刨往上爬,就这样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满身大汗的爬到了山顶,体力也差不多消耗了四分之一。后面这样的山头还不知道有多少座,此刻我们游客的姿态才渐渐淡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趟我们不是来享受的。在山脊上休息了一阵,大家各显神通的下山。有舞动着红旗,连蹦带跳的冲下去的;有张开双臂一路呼啸着跑下去的;几个小家伙干脆来个“滑沙”,一屁股坐在沙堆上,滑溜下去了……耳边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和细碎流动的沙声,周围的景致疾驰一般向身后退去,感觉身体就快要飞起来了!
刺激过后,气喘吁吁地继续前进,依然是一步一陷的沙地,踩着别人的脚印一步步艰难的前行,才明白脚踏实地是那么地让人安心!又是一处45度的斜坡,眼看着前面的人跌倒,却毫无赶过去扶一把的力气,好在沙地是软的,摔不痛。生命在沙地里如此顽强,那星星点点的杂草,靠着晨曦一点点露水,就能在几个月没有雨水的沙漠里存活,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顶着太阳,迎着微凉的山风,一步步的向前走着,突然对讲机里传来一阵阵哗然,随之又是一阵沉默。不知道发生什么,我们不由得加快了步伐追赶而上。哇!正前方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一泓月牙般的泉水静静的躺在沙山和绿树芦苇之间,犹如沉睡的美人般依偎在天地之间。这便是月牙泉! 看到它的那一刻,心灵也立即沉静得波纹不起,被她娴静的神态抚慰,被她禅宗的静谧洗涤。原来,一路上的辛苦就是为了这一刻的释然!
离开眺望月牙泉的山峰,又继续前进,走着走着太阳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蓝,气温也越来越高。低着头看着前面的脚印走自己的路,每一脚踩出的沙坑就像有着引力的磁场,让举步变得吃力和迟滞。小腿似乎需要更多的力量才能提起,而再踩下去便又陷入这样的循环里。远处的终点遥遥在望,可是却怎么也走不到尽头。这时对讲机里传来一阵歌声“当你低头地瞬间 才发觉脚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恍如饮了一口月牙泉的泉水,浑身又再次充满力量。这些老队员,总能一次次给我们带来感动,贾峰同学一边照顾着5名小朋友,一边不时的给我们打气,还时不时送上一段天籁之音。张伟同学走在队伍的最后面,陪着每一位掉队的同学,也捡下沙漠里别人丢弃形形色色的垃圾。有这样同伴,有这样的团队,我们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呢。看,9岁的小子琪第一个到达终点,6岁的小牛牛到终点了,8岁的小子茗到终点了,10岁的小子迅、小君宝到终点了……我们身后此起彼伏的沙丘依旧蜿蜒曲折,漂亮的流线交错延伸,一位位同学相继抵达,笔直的沙脊上留下的一行行十分清晰脚印,宛若刻意描绘的痕迹。也许一阵风过,脚印就彻底消逝,但是我们自己将铭记,我们来过,我们走过!
8月27日 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烈日当空寻根戈壁5小时
这就是玉门关!岁月已将昔日威武雄壮的关隘风蚀得面目全非。有多少曾经弛聘疆场的鲜活生命,在这里静静守望,守望着家园故土,守望着明日、今朝。而今,黄沙漫野,除了那一丛丛尖刺扎人的骆驼刺,有的只是风化严重的土堡和满目荒凉。怀着对万千英灵的崇敬,我们踏上了当日的行程。相较于前一天的沙地,12公里的戈壁行走显然轻松了很多,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精力欣赏沿途的景致。
秦时明月汉时关,汉朝的长城,曾有四五米的高度,矗立在此,是抵御匈奴的屏障。历史的风沙吹砺后,如今不足一米高,断断续续的残垣,裸露在外,可清晰地看到当初就地取材,一层夯土一层干芦苇的痕迹。来来往往的车辆呼啸而过,可有人听到它在诉说汉族匈奴,恩仇情怨,听它诉说,那些已被吹成齑粉,散落无痕的人和事……
一腔幽怀终在见到西湖湿地时得以化解。当满眼都是单调的戈壁,突然间,撞进了如此丰富的湿地和湖泊时,那种激动,无以言表,只差热泪盈眶。亘古千年的胡杨树、郁郁葱葱的芦苇荡,以及众多红柳、白刺和罗布麻等植物顽强地坚守在沙漠前沿,编织起一道又一道不屈不挠的绿色屏障任野骆驼、野马驰骋其间。原来天堂与地狱如同坚持与放弃一样,只有一步之遥呀。繁华也罢,荒凉也罢,都是过眼云烟,只要曾经矗立在这天地间,就足以让人感喟不已,又有什么遗憾呢。
当天所有人都坚强地走了下来,不能不算是一大壮举。车开往营地的途中,除了戈壁无边无际,一路只有黄风、黄沙、黄土地。虽然不是斜晖落日的时候,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不由从脑袋里窜了出来。到达营地后,我们开始搭帐篷,铺地垫,收拾睡袋。劳累了一天,我们的夕阳晚餐也吃得特别香甜。太阳下山后,我们开始围着篝火,烤全羊、喝啤酒、吃肉串、看照片。这一天恰是张君宝小朋友十岁的生日,当爸爸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里,棒着蛋糕从点点烛光中走向小家伙时,不知道这份戈壁徒步的成长礼会在他的心里埋下什么种子?但是我们看到,当烟花在戈壁上空绽放时,小家伙脸上的笑容比星空还要灿烂。祝福君宝,祝福同行的第二代——立人、子迅、子琪、子茗、小牛牛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潘会长一曲激昂的“真心英雄”歌声中,我们结束了晚上的聚会,准备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的二十五公里备战。躺在帐篷里,上半夜呼呼的风声,刮得帐篷呀呀作响,没想到后半夜风声没了,耳边倒是一片鼾声,高音,中音、低音、长音、短音、促音、甚至还有尖锐的啸鸣音,此起彼伏,奏起了疲劳的交响乐。索性把脑袋伸出帐篷外看看星空,没想到一伸出头,才发现同样是睡不着的脑袋露在帐外,大家相视一笑,继续享受自己的星空时光。深夜时分,清晰的银河象一条镶满珠宝的长链跨过天际,星垂平野,恍若亿万颗垂在头顶的钻石,点点莹绕、伸手可及。夜空是那么的静,那么的美,迷迷糊糊中,枕着这满天的繁星昏昏睡去。
8月28日 追逐心灵的脚步——骄阳似火暴走雅丹八小时
碧蓝天穹,白云镶边!雅丹,似乎是混元之始的存在,干净、不染纤尘!雅丹,又宛如流落于天际的云带,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隐隐重重,有着舰队出海的磅礴;有着丝路驼队的安详;有着孔雀开屏的优雅;有着大漠雄狮的威武……
一大早,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脚步锵锵,掠过雅丹的地面,掀起的是兴奋与期待的尘埃。半小时后,队伍逐渐拉开距离,对讲机里不时的传出“前面的队伍慢一点”的呼唤。雅丹的地面虽不如沙漠难走,但由于地面是软的,脚一踩下去就半截入土,行进仍然非常吃力。
两小时后,行走已经成了简单地重复,烈日当空,没有一丝凉风,没有可以遮荫避暑的地方,只能在炎日下蹒跚前行,汗水顺着额头流过眼睛,汗水浸湿了衣服,泛起一层层白色的盐迹。三天里,第一次出现断水,需要补给车送水的场面。
还有二公里,就是中途12公里的休息站了,对讲机里一片默然,周围只听见脚步声和喘息声,路显得那么长,步履显得那么沉重,当我们终于走到休息地时,就只有一个感觉,累!
再次启程,队伍人数开始减少,或许坚持是一种执着,也许放弃是一种智慧。
中午一点半,烈日依旧肆无忌惮地照射着,浑身就象是被火烤着一样酷热,皮肤有了生痛感。前面队友的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脚步艰难,可艰难中透出的坚持,又让这摇摇晃晃的步履显得格外坚毅。这大概就是从心灵深处激发的能量吧!
下午两点半,队伍的差距再次拉开。猛然抬头,才发现只有自己一人孤独地行走在天地之间。前人已不见踪迹,后人还未赶上,漫漫四野,一片死寂,仿佛没有了一点生命的迹象。拿出两只手机一看,全无信息,不知是不是跟烈日晒得人晕头转向有关,心里出现阵阵恐慌。马上在对讲里召唤,前面的队友立即停在了原地,等着我赶上。再次见到队友,一股暖流流过,真的,很美好。
下午三点半,在一座雅丹的背影面,我们席地坐下休息,桂平夫妇手拉手向我们走来了,尽管有些灰头土脸,但神情却是那么的充实又满足。艾民用登山杖领着小子迅向我们走来了,尽管一着地,小家伙就躺在地上睡着了,但一出发,他肯定又能再次站起。走在路上,乐在其中,悟在心里。
下午四点半,三个人分吃完最一个梨,向同伴要了喝剩的半支水,尽管体力已接近崩溃的边缘,我们还是踏上了最后1.5公里的行程,余秋雨在《阳关雪》中写道“从未见过那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是的,我们就如巨人般,手挽手,和着口号“千年丝路 百年清华 来到戈壁 都是兄弟”走在雅丹这片无边无际和蓝天交融的土地上,气宇轩昂地冲过了25公里的终点。
后记:
庆功宴上,潘军会长总结了本次活动的三大收获:一、加深彼此间的深入了解;二、了解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与自己对话;三、透过同学会的平台,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了彼此身上的闪光点。
三天的徒步之路太匆匆,有多少感受说不完,有多少激情未燃烧,相约明年,再次手挽手,踏遍贺兰山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