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海坨山、阳台山、香屯村古长城峡谷等徒步活动的锻炼,2012年8月3日,清华EMBA09级北京同学会的“联大队户外活动俱乐部”成功组织了为期三天的穿越华北最高峰——小五台的徒步穿越活动,为同学们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参加此次活动的队员除09级同学会成员之外,其它年级及媒体班的部分热爱户外运动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其中。虽然已经过了金莲花满山盛放的时候,但活动见证了团结的力量,“不放弃、不抛弃”成为联大队的精神核心。
小五台山地处河北蔚县境东南与涿鹿交界处,由五个高峰组成。其中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中台海拔2731米;西台最低,海拔2671米。五台彼此相连,广12公里,袤12.5公里,最高峰东台位于县城东偏北36公里处。因由五台组成,又别于山西的五台山,故名小五台山,为河北省群山之首。小五台是一个很经典的徒步路线,难度亦划分了不同系数。
蓝色线路为北东穿越线路:赤崖堡——北台顶——东台顶——2200营地--三涧口--赤崖堡(北东线路),难度系数2.5。从赤崖堡出发全程上升,坡度为45°-— 70°左右,预计用时10小时到北台,2.5小时到东台,2小时下撤到东沟2200营地,徒步距离约35公里,全程没有水源补给,需自己携带4L以上饮用水。
红色线路为东沟穿越线路:赤崖堡——东沟(2200营地扎营)——赤崖堡,难度系数1.8。从赤崖堡出发全程缓坡上升,全程有水源,但是不能直接饮用,需自己携带3L左右饮用水,预计8-10小时到达2200营地,轻装去东台。全程徒步距离约30公里。
绿色线路为山涧口穿越路线:山涧口营地——东台(海拔2882m)——东沟(2200营地扎营)——山涧口——赤崖堡,难度系数1.0。从赤崖堡包三蹦子拉装备到1900营地,黄色线为徒步线路,预计全程用时6小时左右到达东沟2200营地,轻装去东台。全程徒步距离约15公里。
此次挑战小五台的联大队队员共19人。根据大家的户外经验,全队分A、B两队, A队领队09A班张燕生,按计划,他将带领队员轻装从山涧口村(海拨1000米)沿山脊至北台-东台(2700米)-营地(2400米)完成大约15公里穿越。B队领队09A冯晓平,按计划,他将带领队员轻装沿东沟至营地(2400米),扎营、休息、赏金莲花,等待A队前来会师。
8月3日晚全体队员到达山涧口村。在燕生的安排下,全体队员在当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农家饭,并且品尝到了当地的特产——黄米糕。
8月4日早,A队队员7:30半出发,挑战难度最大的海拔2800米的东台。B队队员妥善安排好营帐等物资的运输工作后,开始进军2200米营地。
小五台山中植物资源特别丰富,有各种植物700多种。金莲花盛开的季节已经过去,星星点点的几朵金莲花反而更让大家欣喜和珍惜。
8月4日下午1:30左右,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之后,B队队员到达2400米营地。虽然大家感觉到很累,但都很兴奋,对自己的体力亦更加有信心了。经过少时休息,大家开始扎营。此时,山上开始云雾弥漫,有种仙境的感觉。
冯晓平夫妇是这顿丰富户外大餐的主力。正因为有了这坚实的后盾,大家的旅程多了温馨和踏实的感觉。此次,他们为联大队准备了鱼、肘子、沙拉、西兰花、鸡肉、玉米、红薯、南瓜等食材。虽然山上做饭有诸多不便,但他们凭借过人的厨艺和热心的奉献精神让大家吃得很尽兴。
A队徒步难度系数较大,晚间终于在2400营地与B队顺利会师。期间B队队员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团结精神,全力配合A队的归来,为队员们准备好热水和食物,以及一切保暖措施。让大家看到了团结力量。
8月5日,全体队员按照B队路线下山,顺利完成了这次挑战之旅。在下山的路上,清华EMBA09级北京同学会秘书长兼联大队队长金欣同学说,联大队是母校清华百年校庆后沉淀下来的一支队伍,我们经过库布齐沙漠到湖南,再穿越云贵,一路走下来,同学们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也通过徒步活动挑战了自我,联大队正是基于这种精神的鼓励,我们未来会组织更多活动,挑战更大的自己。
清华EMBA09级北京同学会的“联大队户外活动俱乐部”在清华EMBA中心的支持下,在会长朱正东、秘书长金欣及所有理事及同学会成员的积极组织及参与下,于活动初期确立了联大队旗帜,完成了活动策划方案,活动期间的组织、及活动后期的经验总结等工作,为下次的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同学情为纽带构建的同学会,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友联谊机构,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校友增值中心,是校友交流合作的平台,清华EMBA09级北京校友会通过组织此类活动,希望同学之间能实现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我们会坚持传承和发扬清华精神,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通过此类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登山活动,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加强合作,继承并发扬了联大精神,让清华同学情谊绽放山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