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王一鸣:经济走势和应对策略

2012年12月11日 09:50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长安讲坛第89讲,长安讲坛总第220期,做客专家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他演讲的题目是“经济走势和应对策略” 。

  以下为王一鸣演讲实录:

  王一鸣:大家好,过节前都很堵车,大家还能来,非常感谢!我今天主要想讨论一下未来的经济走势和我们如何应对。当前应该说经济形势依然是十分复杂和严峻的,说复杂性就是各方面形势不完全一致。说严峻是中国经济依然还在下行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回稳,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国际媒体也非常关注。

  未来中国经济放缓的关键在结构性因素

  首先我们看经济增长前景,这种差异性。现在多数机构,包括一些国际的机构,对中国今年经济的预期认为7.5%到8%的增长速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个人也是这样认为。从八月份的数据来看,全年实现7.5%到8%的速度没有太多的问题。那么分歧主要是对明年的走势,现在国际上也有这样的声音,说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硬着陆。比如2013年中国可能会发生大的事情。国际上的一些媒体就说中国政府低估了经济下滑的这个速度,总是跟在曲线的后面。还有一种言论比较有代表性,它有点理论性了,说金融危机现在在向第三阶段转化,第一阶段是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第二阶段是跨过大西洋到了欧洲就演变成财政的债务危机,已不是金融危机了。那么第三阶段很可能向东亚扩散,转变成所谓的产能过剩危机,由虚拟的慢慢向实体转化,这个好像有点理论性,这也是一种言论。对于应该采取的政策,也存在分歧。大部分机构,当然也包括国际货币金融组织,认为中国政策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们的赤字率按国际标准来看相对比较低,1.8%债务率。我们无论是中央政府的债务率,地方政府的债务率都比较低,政策的空间还很大,可以通过采取一些宏观政策措施来稳定经济增长,这是多数的观点,当然也不赞成力度比较大的赤字计划。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下滑,主要是结构性的。不是周期性的因素,所以短期的宏观政策基本无效,认为现在的财政政策也没有起到根本的抑制经济放缓的效果。所有,必须依靠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认为短期政策无效的想法,这也是一种观点。

  刚才是背景的介绍,在有不同认识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来认识,或者说我谈一下我个人的想法。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个是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它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会怎么演变。第二是我们短期内应对的措施和中期调整的策略。我们可能不光作用于短期,还有一些中期的准备。第三怎么培育国家经济增长新的动力。从这三个角度,我最后留时间给大家提问题。首先讨论一下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未来的走势。

  中国经济从去年以来经济的季度的增长率是在持续的放缓,前一段媒体就讨论,二季度可能要见底了,三季度就会回升了。从七八月份的数据来看,三季度可能还不会出现这种回升的态势。现在又有人讨论可能三季度要见底,是不是四季度要回升。这种判断还是有智慧性。所以我认为就当前看当前不太清楚,我把它放在更长的时间段来观察中国经济的这种变化。这个图比较直观,显示的是本世纪以来季度增长率的变化。它的最高点在什么地方,在2007年的二季度。2007年的三季度开始季度增长率就在放缓,但是当时并没有人去关注它,因为当时经济还比较偏热,中央采取了双紧的政策。当时叫三过,抑制三过。叫投资增长过快,新的投放过多,外贸生产过大,当时采取了一些政策。经济增速的放缓人们不太去关注它。那么到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就是2008年的四季度,金融危机开始冲击中国经济,经济增速发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滑。2008年的年底就开始采取经济刺激计划,现在回过头来很多人事后诸葛亮,说当时采取的急了吧,采取刺激计划现在留下很多后遗症,过剩的产能,一些无效的投资。现在有人开始回过头来讨论。但是说句客观的话,因为当时一个共同的认识认为可能是上世纪三十年大箫条,像大萧条那样的危机,所以当时认为出手要快,如果要拖的话不知道会怎么演变。这是当时采取的刺激计划。刺激计划实施了以后,2009的一季度依然在放缓,那时候的最低点季度增长率是6.6%。二季度经济开始强劲的反弹。由于刺激计划的实施,季度增长率迅速的回升。到了2010年,一季度刺激计划动能逐步释放以后,2010年一季度开始,季度增长又开始慢慢的减弱了,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局面。反过来我们可以讨论,如果当时不采取刺激计划,可能中间就没有一个季度增长的弹升,就会是一个整体的放缓。

  我们可以把这两年比较一下,2007年到2009年,一季度6.6%,就是最低点,最高点14.8%,这一轮经历了七个季度,经济放缓的幅度为8.2个百分点。这个幅度是很大的,七个季度里面放缓了8.2百分点。那么2010年一季度开始是11.9%的增长率,四季度有一点轻微的反弹,把四季度的因素忽略掉,实际上是连续放缓的曲线。现在经常有人说连续6个度放缓是从2011年开始算的,实际上2010年四季度有一点反弹。你若把它连续起来算这就是十个季度。十个季度放缓了4.3个百分点。通过两轮来比较,总体上第二轮放缓的幅度要小很多,它更接近于软着陆。所以我觉得西方媒体的判断,从实际的观察来看,这个放缓的速率时间也长,放缓降低的幅度也小。因此,更不容易出现所谓的硬着陆。那么针对这轮经济放缓的原因是什么,也是需要讨论一下。就是这轮经济放缓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它既有一般的周期性的变化,因为经济都是有周期波动,也有结构性的因素。其实周期性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既有外部需求的收缩也有内需增长的放缓。既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有中长期因素的影响。中长期讨论比较多的所谓的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潜在增长率这个东西是个结果,它很难回过头去推算。我们的潜在增长率影响经济速率到底有多大,很难回过头去推算的,我们可以去核算。

  我们可以把图中每条打开看一下,一个是外部需求和内需增长放缓,是种叠加的因素。外需我们知道今年的出口在大幅度的回落,我们往常的出口通常每年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今年一到八月份只有7.1%,这种累计速度是逐步下降的。如果要看七月份的当月只有增长1%,八月当月出口增长2.7%,已经比累计速度低很多了。显然出口正在呈现大幅度的回落。那么出口回落的因素是什么,全球经济的放缓是个重要的背景。整个外部市场的需求的收缩,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呈现大幅度的回落。对于欧洲的出口7月份是负的16.6%,一到七月份累计是负的3.6%。回落幅度非常大。而欧盟是我们第一大出口市场,按平时的趋势线去算,因为它的下降和它的趋势线算它的缺口,由于下降减少了1300亿美元的出口额。这就是对中国的出口影响非常大的原因。这个是外需的收缩。

  内需我们一般说包括两块,一块是投资一块是消费。投资的增速是逐月在放缓,八月份20.4%,比一到七月份又下降0.2百分点。因为统计只公布累计数据,它不公布当月数据。所以投资是一个逐渐放缓的过程,投资为什么会放缓呢,投资里面大概是三大版块,一个是基础设施,一个是房地产,还有一个是制造业投资。这三个占固定投资的80%,还有零敲碎打的占20%。这三大块的变化比较清楚。基础设施因为2008年刺激计划实施,它的基数就扩大了,所以你现在没有新的投资计划的话,它同比速度很容易大幅度回落,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是负的2.1%,是负增长。到五月份以后,我们投放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所以现在有点回稳但是速率还是很低。比如上半年只有4.4%,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幅很低,这是一个因素。第二是房地产,从去年1月开始调控,需求下来了,因为人们买房子都是买涨不买跌的。房价稳了或者有点轻微的下跌他就不买了只要涨就买,因为他觉得明天还要涨,你要稳了就不买了。所以投资就很难稳定,房地产投资也是持续的回落,我觉得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原来预期回落的幅度要更大一点,它还是渐进的回落。上半年是16.6%的增长率。第三个就是制造业,受到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一个理智的企业家很难去投资,因为产能严重过剩,库存迅速增加。因此,从这三个板块来看,似乎都没有强劲增长的动力,所以投资是放缓的。

  我们再来看消费,消费同样是个逐月下降的过程。消费是月度的零售,它是逐渐下降的过程。七月份是13.1%,八月份是13.2%。差不多到了低位,13%多一点,往常是17%-18%。那么消费增速的回落跟我们调控政策是直接关联的。比如房地产的调控,就使得与房地产关联的这些消费品,比如家具家装音响器材,这些销售额都在下降。因为人们不去买房子的话,就不会去买这些。因为现在家里面的电视好几个,你可能换个大房子说买个大LED,你不换房子或买房子就不会去买家电,这块下降的幅度是比较大的,直到今天依然是这种情况,所以为什么家电供应商出现了价格竞争这也是有这样的背景。第二由于去年通胀的预期,所以很多人去买所谓的金银珠宝奢侈品,或者说只为了保值,去年黄金的销售非常火爆。今年由于物价的回稳,加上国际上黄金价格的回跌,这方面的销售也下降了,这个对于消费也有相应影响的。

  第二,我们说周期性的调整和结构性的因素,有没有周期性因素?应该说还是有。因为经济都是有周期波动的,而我们这一轮经济的波动,下行的周期被拉长了,为什么被拉长,就因为金融危机。按照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做了一个研究,他们的结论说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要恢复到这种平均的趋势线大概要七年。一般都会比趋势线低10%。所以我们金融危机今年第五个念头,使得这种下行的周期被拉长了。这是我们为什么经济持续往下走的一个周期性的解释。

  结构性因素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中国的结构性矛盾,最大是内外需结构,投资消费结构不平衡。经济增长模式基本的特征就是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如果国际市场变化,出口往往首当其冲。出口下降反过来会影响投资。所以造成产能的严重过剩,从而拖累了经济增长,这是结构性的因素导致的这种经济的下降。老外有一段描述我觉得比较准确,他说中国人就像一个大厨师不断炒菜,越来越多,然后自己又吃不下,讲的是产能的扩张,吃不下怎么办,就让老外吃,你不吃也得吃,因为我们成本低,土地工业用地价格很低,税收两免三减半,工资成本又很低,排污可能悄悄的排,五加二,白加黑肯定搞不过我们。现在老外吃不消了,老外生病了,怎么办,这个矛盾就凸显出了。这是我理解的结构性因素。

  第三,短期的波动和中长期因素相互作用。短期的因素就是我们说的有一些政策性的因素,比如去年抑制通胀实行政策的紧缩。我们去年把防通胀放在首位。所以采取了很多抑制通胀的办法,货币我们是明显的收紧,去年房地产的调控,规范地方的融资平台。这些对现在经济的放缓可能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因为通胀是下来了,但是反过来你也要付出成本。因为通胀和经济增长速度本来就是一个矛盾。速度上去了就容易通胀,所以这个是短期的因素。

  潜在增长率影响中长期的经济增长

  中长期就是所谓的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潜在增长率为什么要下降?我开始说就了这方面很难实证性的去计算,到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大家都有一致的共识,我们现在正处在阶段性的转化之中。从所谓的高速增长转到中速增长,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化,是因为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很难实证说它到底影响多少,没法说,因为它只能是事后的计算。所以我们只能做理论上的解释,我们说中国经济,按照经济增长模型,主要是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资本投入取决于什么,取决于储蓄水平。为什么潜在增长率会下降,就是你的储蓄率会发生变化。过去我们的储蓄率是持续往上走的,你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是储蓄率的变化跟什么成关联关系,跟人口的总量比成关联关系。像家庭一样,以前家庭五六个孩子现在对不起只能一个,现在在座的各位都是独生子女,你是你们家的宝贝,所以尽管你的家庭对你的投入迅速的增加,但是由于我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总的剩余还是增加的,这就是储蓄率提高的原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储蓄率提高的背后是人口抚养比,可以看到我们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个是七十年代的人口结构,这个是2010年的人口结构。你会看到发生很大的变化,它的中间变大了,中间是个什么东西,劳工年龄人口,就是十五岁到六十岁,这一块迅速的扩大。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我们把它叫做人口红利。劳动力占的比例提高了,被扶养的相对比例缩小了,这就是储蓄率提高的因素。那为什么储蓄率要下降,要发生变化呢,理论上解释就是因为我们抚养比要重新开始变化了。被抚养人口由下降开始上升了,为什么会上升呢,是因为我们老年人比重迅速提高了。我们80年后抚养比是明显的下降,2010年差不多是个最低点,再往后抚养比开始上升了,因为老年人比重提高了。去年六十岁以上超过一亿八千万,到2015年差不多要两亿两千万到两亿三千万。所以这个变化非常快,直观的计算也很好理解,我们经常说80后,你如果是80年生的今年32岁,他的父母差不多60了。现在退出劳动年龄两个人进入劳动年龄一个人,这样算就很直观了。再往后劳动力年龄比重开始缩小了,上面这块开始大了,现在呼吁下面这块让它大一点,怎么大呢,有人说计划生育政策需松动了,这就是我们储蓄率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我们叫劳动力的投入,劳动力的供需形势实际上也在变化。我们劳动年龄人口实际上正在接近峰值,峰值在什么地方,有人说2014年,劳动年龄不再增长了就在峰值了,最高点了。这种计算有多种计算结果,总的来说已经在接近峰值。我曾经看过一个统计报告,去年比前年已经减少了0.5百分点,已经在接近峰值了,以后不再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再往后就要缓慢的下降,再往后总人口也会接近峰值。我们经常说也许2035,2030年或者2040年我们总人口接近峰值。世界上很多国家总人口都在逐渐减少。比如日本总人口减少大概连续第六年了,因为出生率是下降的,每年出生的婴儿数量是减少的。所以日本人口学家,按日本婴儿数量减少的趋势做一个外推,大概一千年婴儿数量为零,当然这种外推未必是可以限制的,但是它是简单的数学外推。我们刚才讲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但是在劳动力市场,多大叫劳动年龄人口,如果你五十岁进入劳动力市场去竞争谁还雇佣你。劳动力市场往往承认十五到三十五岁,如果我们只看这一块的劳动力市场下降就更大了,而且已经开始下降了,所以说劳动力的结构也在变化。

  再有就是我们谈到的,如果资本投入减少劳动力减少,那么只能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世纪计算的比上世纪90年代是下降的,什么原因呢?过去90年代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生产要素的跨部门转移。劳动力从一产转到二产,进入到服务业进入到制造业,它的劳动生产力会提高五倍六倍甚至七倍,由于这种转移在进行,总的生产率,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是不断提升的,现在转移的进程明显放缓。那么要靠什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要靠技术进步和靠制度变革。我们的技术进步从企业层面来看,还是很慢的。我们过去很多年搞的是代工,加工贸易。这种代工路径一旦形成很难调整。现在很多人都用iphone,你说iphone是哪国家的产品,你说是美国的产品,但是美国没有生产过,全是咱们中国生产的,可你还是认为它是美国产品,这就是典型的代工。它有我们的技术成分在里面吗,基本上没有,我们就是靠组装。但是在我们计算统计时这些都算高技术产品,在出口统计上也算高技术产品。所以现在国际贸易组织在讨论供应链,意思是把你的增长值算出来,在中国的增加值到底有多少,我们的零部件全是进口的,我们只是组装而已,但是算出口份额的时候全算在我们头上,所以我们总是顺差,如果只算增加值我们没有那么多,所以说我们的技术进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一个就是资源环境对我们的约束也不允许我们高速增长,因为能源消费是最大的一个消费。比如煤炭,我们2000年的时候大概是不到十四亿吨消费量,去年36亿多吨,还进口了1亿八千万吨煤。图上看这个曲线就比较直观,这个红线是欧洲的煤炭消费量是下降的趋势,蓝色的是美国的,是缓慢的上升,这个黄色的2000年以后这个曲线就偏离常规了。往垂直的方向去靠了,这就是个问题,如果这样的高速增长不进行经济转型,这样的高速增长就很难持续下去的。目前又有两种观点,到底要强化逆周期的调控呢,还是要顺应经济的自然调整?我们50人论坛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说你去调整干什么,你就让它自然调整。就像一个人生病你去调它干什么,政府管它干什么,就让它自我去调整吧。一调整培养了调试功能也增强了,纯粹的不要干预。经济学叫自然通胀率,自然增长率。但占主流的观点是我们要调控,当然是逆周期的,经济低的时候调起来,热的时候冷却下来。到底应该怎么样呢?这是两种观点。我们说为什么要调控,为什么我们不能放任自然调控呢。这个道理是如果你完全放任经济的自然调控,那么经济持续的下滑会引出一连串的变化。一个是中国现在很直观的,经济放缓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不光是传统产业,新型产业也有巨大的压力。比如风能,我们的设备利用率只有50%。所以有人说风能发疯了,为什么发疯,由于过度夸张,到处都搞。再比如说太阳能,90%都出口到欧美。现在美国反倾销,欧洲也反倾销,看前几天的报纸欧洲还是反倾销,说价格太低。桑德的处境已经很难了,因为价格跌到只有高位的5%,这就是过剩。企业一旦遇到产能过剩就要减员,就业压力就会迅速的增大。有人说现在中国经济没有出现就业压力,什么原因呢。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劳动力供需形势的变化对冲掉了。劳动力开始增长,经济开始明显的放缓,如果持续的这种下滑,它就会出现就业压力,沿海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状况,一些局部的农民工返乡。企业的亏损额会持续的扩大,现在市场的收缩,劳动力成本并没有下降,资金成本并没有下降。那么企业亏损额下降,这个曲线很直观,从今年以来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是负的增长。很显然,企业收入减少了马上可以影响到政府的收入,财政收入开始大幅度的下降。比如八月份我们的中央财政收入已经开始负增长了,负的6.7%,全国财政收入同比是4.2%,我们往常是20%多,政府的财政收入开始下降。那么再往后一些风险就会开始显现了,比如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金融的风险,大家关注媒体最近报道三角债,担保的拖欠开始出现了,融资平台现在没有这种现金的收益,之后往常的融资也很难还,要去新的融资就更困难,因此风险都会加大。所以,我个人认为完全放任自然调整是不行的,当然我们的调整要适度。因为我们还是要重视稳增长的问题。我们的一个基本理论的概念,中国经济基本增长模式还是速度效益性的,你只要速度降下来,速度跌过8%跌破7%,效益就会大幅度下降。那么政府企业收入都就会下来,我们的个人收益肯定会有影响。所以,这就是说为什么不能让其自然调整的一个重要解释。

  对未来做一些走势的判断,现在经济应该说还是有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我们开始讲到投资消费是放缓的,由于通胀水平的降低,价格指数的下降,它的实际的增长开始趋稳。再比如消费,我们实际的增长率已经从四月份的10.7%回升到12.1%,显然实际的增长还是在回稳的,消费有轻微的回升就是实际的增长率。沿海一些省份经济有回稳的现象,但经济回稳的基础还很不牢固。这次的经济的下滑,供给面的下滑速度要超过需求面,比如工业增加值,发电量,货物周转量,这些指标下降的幅度要比投资消费出口幅度要大。比如工业,我们7月份是9.2%,8月份8.9%,破9%了,这就反映了我们供给面的压力过剩。前些年大规模投资产能过剩的压力,库存的压力非常大,必须通过这种调整来释放。我看报纸登的可统计1269家上市公司截止8月22号,它的库存存货的金额合计1.92万亿元,去存货的压力非常大,把这个过程完成需要时间,这也是应该经济回升的因素。经济在逐步的见底,应该说在接近底部。当然以后会不会大幅度的回升我觉得也很难。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三十多年了,会不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我觉得从逻辑上说是会的,我们还可实证一下,依据麦迪逊数据库做一个实证的计算,我们把每个国家的数据库都做成样本,这要做个统计,高概率区间在什么地方,大概是在7000到11000美元。我说的7000是国际元。7000到11000是个高概率的区间。我们2010年国际元是7371,就是人均GDP,2015年我们会超过11000,我们正处于高概率的区间,只能讲概率统计,概率分布,它是处在高概率的空间,中国经济会不会减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世界上几乎没有样本连续高速增长四十年以上的。所以说我们的潜在增长率是会下降的,会逐步的下降。这个是世界银行[微博]的计算,比如2010年到2015年平均潜在增长率8.4%,可能它高估了。2016年到2020年7%,这是世界银行的一个计算,而这种计算因为系数的变化都会有差异的。最有趣的就是我们要讨论一下拐点会出现在什么位置,日本1973年是拐点,高速增长结束了。为什么1973年出现拐点呢,第一次世界危机,第三次中东战争就拐点了,日本再也没有回到过高点。韩国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个拐点,再也没有恢复到高速增长的状态。中国需要观察,2008年金融危机会不会是个拐点,只能留在以后再去研究。你要发现拐点以后,经济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从日本和韩国的案例来看,拐点以后经济会发生很多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所以我们老讲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跟发展的阶段是有关联的。以前说调整经济结构是什么,需求结构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的增长值和就业比重。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我们这些东西说了很多年了,看看过去几年的数据,似乎都没有进展。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有人写博士论文,做政策研究做了很多,意义不大。是不是跟这种阶段有关系,我觉得从日本和韩国的案例来看是有关联的。

  当然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也会带来很多的风险,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习惯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是不得不告别高速增长,告别两位数增长。增速放缓就会带来很多我们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以前我们速度下来过两天就起来了,以后都是这种7%-8%的速度我们会适应吗?我们以前高速增长的时候,你可能扩大支出,搞大规模建设。但是你一旦速度下来,你会发现好多抵押物就会发生变化,很明显的融资平台这一块,是拿土地做抵押,经济繁荣的时候地价是不断的上升,拍卖土地越拍越高。经济一旦往下走地价是直线下降,卖都卖不出去。所以这就会带来所谓的债务风险。银行经济繁荣会扩大信誉,速度下来也会发生变化,包括就业社会保障的压力等等。

  第二个就是短期的应对和中期的调整。短期的应对,我们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就是外部环境。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联性已经非常重要了,中国很难说离开世界经济去谈自己应该怎么样。从外部环境来看,现在我们说还是有不确定性,什么叫不确定性就是说不清楚。比如欧元区会怎么样,希腊会退出欧元区吗?欧元会解体吗?谁都说不清楚。以前人们说把希腊赶出去,后来德国一直反对欧洲央行去买债券,等于把德国绑进去了。后来重债国干脆联合起来把德国人赶出去,他们认为你德国总是反对还让不让我们活了,我们本来是一家人,本来就是欧元区的人,干脆我们把你赶出去。你说这说不清楚,这就叫不确定性。我们说现在不断的有坏消息,时不时有好消息。美国昨天的消费者信息指数大涨,房屋销售增长了,有好消息了。可能过两天坏消息又来了,西班牙又不行了。西班牙昨天是暴力性游行,又不行了。所以一会儿一个坏消息,一会儿一个好消息这是不确定性。总的来看困难不会结束,但是也不会崩溃,也不是世界末日,就是时好时坏,相对低迷,缓慢增长,这是全球经济状态,我觉得要持续若干年,要彻底要走出来的话是要持续若干年的。

  缺乏新的技术革命,美国经济回暖无力

  美国回暖,真的回暖了但是它的动力不足。动力不足是因为什么,我觉得是缺乏新的技术革命。90年代美国叫十年繁荣,IT革命。原来说IT之后应该是BT革命,就是生物技术革命。所以清华好多毕业出国说学什么,生物工程,可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是谁忽悠的这个东西。但是技术革命能预测吗,现在最流行的词第三次工业革命,新能源加互联网。每一栋楼都产生能源,然后由互联网来平衡,这是未来的技术革命吗,我们说技术革命是不能预测的。目前欧元区还是处于危险阶段,欧元区一季度零增长,二季度负的0.2%,现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重债国衰退幅度加剧。德国也开始出现放缓了,法国三个季度零增长。所以我们说由边缘国向核心国蔓延,欧债会怎么演变也说不清。日本经济肯定好不了,它争钓鱼岛更好不了。八月份对华出口下降9%,政府没有号召,它就不行了。再加上日元升值,日本的电器现在受到巨大的冲击。大家以前崇拜日本的品牌都完蛋了。以前多崇拜,有个索尼电视,到欧洲去索尼比一般家电器贵三分之一,但现在还不如我们海尔。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电力供应又不足,把核电都关了。最近没有办法了,开了两个电站,老百姓给包围了,你敢开核电站吗,日本国内矛盾也很大。

  新兴经济也在放缓,印度2季度5.5%,去年是8%,一季度5.3%。俄罗斯2季度4.0%1季度4.9%,巴西更惨,2季度0.5%,一季度0.8%。感觉这些国家没有中国着急,我们很焦虑,我们还有7.8%,非常焦虑,全社会都焦虑了。巴西都0.5%了,他们还高高兴兴的开奥运会,到处的跳桑巴,他们一点都不着急我们成天的讨论应该怎么着。我们有点不适应,速度一下来比起这些国家没有那么惨,但是我们很不适应。

  全球经济的三大风险,一个是欧债。这是一个风险点,特别是西班牙银行的呆坏帐,坏账率提高,资本金不足,要求欧央行出资填补它的资本金。西班牙下一步也要救援,它的首相挺硬的,它就是不求,但是它救援的话规模就很大了,影响就会很大。

  第二,美国的财政悬崖,到年底,如果不提高负债上限的话,会自动压缩财政支出,导致明年上半年衰退1.3百分点。这对美国是个无形的压力,再就是大宗商品的波动,比如石油,石油现在相对稳定,但是不好说。最近以色列老是说要打伊朗,说以色列已经准备好打四十天战争,今天是伊朗在联合国[微博]发言,不知道今天报道有没有报道,不知道会说什么。因为他以前在联合国说过,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掉。不知道这次他说了什么,所以说油价不好说。农产品美国旱灾今年玉米小麦大豆,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大概五千万吨,规模很大。价格指数比年初分别上涨了,27.1%,68.5%,21.7%。粮价今年是有比较大的波动。

  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面临多重目标

  国内我们面临宏观调控也是面临多重的目标,一个是短期的你怎么稳定通胀。现在八月份CPI又开始回升了,下一步还会往上走吗,有可能。因为我们跟国际市场有关联也性的,我开始说的大豆。这种价格会受影响的,输入性的影响。中期经济增速能否稳定在合理的区间。什么叫合理区间,就是以潜在增长水平大体一致。

  长期,结构调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面临多重目标的情况下,怎么来把握宏观调控的平衡点。所以有些可能需要统一思想。比如稳增长还是需要统一思想认识。有人说让它自然调控,你去干预它干什么。这个确实也需要统一思想,就是你要不要踩油门,或者说踩油门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轻轻踩就行了,比如跟哄油门还是不同的,有人坚决反对你什么都不要动,如果经济往上下走的话,如果你在坡上怕上去,如果我什么都不动,它就倒了。所以你说要不要动,要不要踩,这就是说为什么要调整。

  政策趋向基本的一个点就叫稳中求进。这个基调还是很好的,就是先要稳住,然后培养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稳中求进到地方也有很多的变动。跟你学一个,地方各种的,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求好,好中求快。绕了一圈,它的落脚点还在快上。所以到地方上只要有办法它就给你讲快,所以中国经济为什么会有动力,不要过于担心。我们地方上有这种强大的动力,现在问题是整不快,只要是能给你整快绝对给你整快。融资开始有问题了,以前靠融资平台,融资平台上一期的负债可能还没有还完,怎么办,你现在资本金又不足了,你的资产出现变化了,你要是再去融资的话,银行也是企业,不能肉包子打狗,银行在经济放缓的时候尤为谨慎,融资可能会成为问题。今年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其实采取了很多措施。我们把它归纳一下,比如说在财政上我们叫结构性减税。减收上加大了力度,减什么税,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个已经扩大到十个省市了,大概能减多少,据财政专家估算一千亿到两千亿。

  第二货币政策上,我们还有两次不对称的降息。现在不是说流动性过紧,市场的资金量不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企业的融资需求下降。因为库存规模很大,再去融资的话融来干嘛,再加上银行的信贷非常谨慎。现在主要的矛盾不在于流动性问题。

  第三个增加技改的投入。中央财政拿一部分钱来贴息,现在由于生产线闲置了,我就搞改造,贷款中央财政给贴息。

  第四个民间投资出现了四十二个实施细则,这细则管不管用,跟民间企业了解,也确实不完全到位。所以还需要切实采取一点措施,比如拿几块肥肉出来给民间企业。第五就是在消费领域,现在有个叫节能家电的惠民功能,就是政府给补贴。还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梯田污水处理,水利,高速路,这是今年以来已经做的事情。这些措施实施以后,三季度慢慢开始见效,就像我们2008年底实施刺激性计划,2009年一季度还在往下调,但是二季度开始反弹了。到了五月份以后,我估计三季度慢慢会筑底,四季度确实会回稳,甚至会有轻度的回升,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应该是这些措施在起作用。明年短期的稳增长,还需要适当扩大公共投资,铁路需不需要搞,高铁难还是需要搞的,大家可能都做过高铁,高铁很好啊。奥巴马都说我们美国绝不当老二,但他没办法了,他本来想修高铁,财政拿四十亿美元,让政府拿一点钱,可算了一下帐又不建了,因为日常维护的费用拿不起。咱们的高铁现在已经七千多公里了,还需要再投资。现在到首都机场坐飞机正点到不太正常,晚点比较正常。什么原因,就是太挤了,首都机场每年的流量七千多万,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但还是不够用,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就一个机场,全世界都没有。南边还有一个老的南苑机场,但太小了。所以应该赶快建个机场,北京要建第二个机场,在大兴和河北的交界处,我去参加了项目论证,流量一个亿。以后还要在第二机场和第一机场建一个高速通道,就更方便了。

  在比如看病,如果你现在生大病了你说我马上要住院,还得拖关系,拖了关系还得等排队等两天没有床位。中国什么都过剩,可医院就紧张,什么原因,没有放开。还有养老院,老人越来越多,但是进养老院可难了。因为你们父母能希望你们去管老人吗,不可能。现在你们这一代,两边是四个老人,也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还在,就是八个老人,都要照顾,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养老院以后一定会大发展的,中国的老年人很快就达到三亿,三亿什么概念,美国就三个亿人口。可见养老是多大的产业,养老投资大规模的投,这没有问题。在有我们的停车场,现在没地方停车,到处乱停,修建停车场像国外那种螺旋的停车场多建一些,这都是需要投资的。为什么说投资需要,我们人均固定资本量,人均的只相当于美国8%,差太远了,总量相当于美国的30%,我们GDP相当于美国接近于50%。我们的固定资本量比较来看还是有距离的。

  第二财政上增加支持力度,比如减税,现在的财政减收了,收入下来了。比如技改研发,原来研发可抵扣所得税,美国是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抵扣所得税了。很多地方落实的不好,全抵扣了,这就我们地方政策的问题,这些需要政策执行力度要严格。但一定要做这件事,你只要做研发我就给你抵扣掉,要鼓励研发投入。

  第三个就是适度放松货币,可能主要的矛盾不是流动性的问题。现在也有人讨论比如存贷比的问题要不要适度的调整,比如还能不能适当降低存转率,还能不能降息,这个都有空间。再有是怎样激活民间投资,民间投资真正激活就是要给它肥肉做示范。比如在石油电力电信航空铁路,我拿出几块肥肉来就给民间资本投资,这是最好的示范效益。还有城市公共事业,比如养老院,这都可以向民间资本开放,即便是开放,民间投资还是缺少投资钱,可以给它一些补贴,特许经营。包括医院,政府主要是监管,但是要放开。

  第五个促进消费,咱们还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有人写了一篇文章,说你经济不好了就想到消费了,然后就刺激,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但是这个东西总会有时间的,而且有透支的作用,以旧换新了我换了,本来今年不买,你有优惠政策我就提前买了,把明年后年就透支了。比如车扣税减半,都买车,咱们的车一千八百万辆。这两年速度下来了,因为你透支掉了。当然北京以外,北京想买也买不了。昨天就开始摇,现在一百万人排队吧。其它地方前两年确实是个大的刺激。但是这个有滞后影响。所以研究消费最根本是要解决收入问题,不要短期的刺激性政策,就是收入分配要有收入分配改革。

  第六个就是房地产,这个对经济很重要。房地产市场现在价格回稳了,但是我们是靠行政手段,怎么用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房地产市场我们说现在限购,限贷,限驾,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着,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了,因为它限购。如果你已有套房对不起就不能买了,如果你没有北京户口对不起,也不行了,有钱买车对不起要摇号,这不是办法,这不是市场经济。所以,我们说怎样用经济手段来替代行政手段,放开了你可以买,但是可用经济手段。比如限制投资投机交易,投资和投机实际上是一回事,投机和投资的边界在什么地方,谁都说不清楚,反正都要交易,那么就大幅度提高交易税率,让你利润很低,人们就不会去投资了。所以我就放开提高交易税,房地产提高交易税,你说交易税高我不交易,我就持有,有房产税。你要放开它,但是用经济手段调控它,这个当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渐进的推进。房产税最简单就是你要有基础的建设,就是财产登记制度。

  第七个还是要稳定和拓展外需,我们过去发展跟外需市场分不开。现在欧洲老了,我们就找新伙伴找新兴市场。这个是我们需要去做的,而且新兴市场的份额会越来越高的。

  最后说中期的调整,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机制。中期调整从供给面来看,就是要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因为我们要培育增长动力,核心就是要提高效率,提高生产率,提高我们的价值链,提升我们的价值链,提高我们产品的附价值。就是要改变这种量的投入和重化工业主导的模式,专项创新驱动,制造业的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变速度效益性的企业盈利模式。这就是供给面调整要解决的问题。供给面调整从中期看要做什么呢,就是产业的兼并从组。我们经常说我们工业产品三分之二都是全球第一,产能实在太大了。比如我们钢铁产业九亿吨,50年代的大跃进可能在座的很多不知道,那个时候叫大炼钢铁。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要赶美,他老人家也想不到我们今天搞九亿吨钢吧?那时的游行口号是以钢为纲,钢铁为基本才搞了四千万吨钢,咱们今天九亿吨的钢铁,难道不需要重组吗。前几天看电视上报到造船更惨,船就扔在那,拍卖也没有人要,严重过剩。以前以为有定单付了押金,把押金给你不要了,有订单也没用。好的时候订单有两年三年的,不好的时候连订单押金都不要了。房地产的水泥,全行业过剩,价格都下降。我们很多产品到了峰值了,比如我们电力装机十个亿了,快的时候一年新增一个亿装机,英国就是八千万装机,我们一个亿。因此大规模确实需要重组,把落后的产能统统淘汰掉,不需要那么大,然后设备换代。这是需要中期我们做的。

  第二个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我们90%的企业没有研发平台。我以前不太知道研发中心是个什么东西,到一汽的时候我说我要申请参观研发中心,一栋楼里面做发动机试验,研发穿都着白大褂。可我有一次去国外,我说看一眼发动机试验,完全改变了我的概念,完全是工厂化的研发,设计室的房子像车间一样的,三层。第一层实验室,第二层格子间,第三层会议室。这个落地玻璃一望无际,这就叫研发中心啊。我们的研发中心和国外差太远了。中央文件写着要鼓励高端要素向企业流动,科技要素向企业流动,比如清华毕业的学工的,考公务员的特多,我认为这不白学了吗,在机关也就让你填个表,做个Exeles,这些大专生就会做,用你博士干嘛,为什么大家都去考公务员?如果比尔盖茨,乔布斯都去考公务员的话,哪有IBM[微博],NAYOU Iphone。对于中国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是不会有创新的,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如果大家都去追求公务员怎么会有创新?!我们清华的毕业生都能到我们企业的一线去,能建起个一千个两千个实验平台,贝尔是个企业,是个公司,后来分成七个小贝尔实验室,培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它是做基础科学,什么叫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过程,什么叫创新,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这个叫创新。所以,我让你为我国中期一定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第三个,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我们服务业应该是生产型服务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现在服务外包市场发展很快。我看过外国公司把财务管理外包给财务公司,必须懂专业,语言要非常好,而且不能去查字典因为它快,西方会计准则要懂吧,计算机要很好吧。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不行,要培训一到两年,好的培训一年,不行的培训两年。这种就是高端了,就是生产型服务,知识型服务,服务业不是说餐馆理发是服务业,这种服务业中国都过剩,我们说的知识服务业,专业服务这个缺口很大。

  我们怎么样支持企业走出去,建立生产基地,然后带动装备的出口,把产品当地销售了。这个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一个根本的办法,把国内生产的可以转移出去,高耗能高排放拿到非洲去,它那有资源,然后你就在当地加工。然后我们进口成品,不要进口矿石,我们现在进口非洲原有矿石我们可以进口钢铁,把九亿吨拿两亿吨过去,非洲人民肯定特欢迎。所以这个是我觉得中期要解决的。

  第二个是需求面,光依靠外部需求肯定不行,怎么样有效的扩展内需市场,最管用的就是把农民工市民化。现在农民工都是勒紧裤腰蜗居,省钱,他不能消费,他得节省剩了钱然后带回家去,他不消费。我们城市化率去年51.3%,有多少城市人口6.9亿将近7亿人。有2亿多就是农民工及家属,有人说2亿3,他们的生活方式跟城里面的人完全不一样。他尽管统计为城市人口,并不像城市人这样去生活。所以他是攒钱然后回家开个小饭店,然后把房子修一遍,有的地方修了好几遍,过两年不行再修一遍。浙江那个地方,有的地方整五遍了,房子越修越高。平时也没有人住,因为平时要出去做生意要打工,家里就老人住。老人又不上楼修那么高干什么,当地打工的农民工发现了,说多浪费。晚上拿个楼梯偷偷爬着去睡了。挺好的,大彩电大冰箱,大淋浴。当地企业都要加班,爬上去老人都在睡觉,洗个澡然后睡一觉,早晨悄悄爬下来,没事。年末春节主人回家说楼上谁住过啊,老人说谁都没有上去过,但是主人回家农民工也回家了,他为什么有这种形态,就是因为没有市民化。

  怎么叫市民化,他要进入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比如教育医疗。农民工最大的诉求是什么,我这一代就算了,关键我的孩子能够像清华大学的孩子一样,他就很满足。进城市的这种教育体系,公立学校。那个财政是需要补贴的,那就要政府要出钱,进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进城市的医疗保障体系,进城市的廉租房体系。他不会再回家修房子了,就在城市扎根生活了。一个人要实现三个体系,一个人要多少钱,有的人勉强一算,去成都算说一个人要三十多万,重庆他们说要二十多万,我们说的保守一点就是三十万。我们现在两亿多,未来城市化率提高70%,还要进来三个亿。我们去年GDP47.2%,多大的内需,150万亿元。这个东西才是我们的内需。增加很多这种服务就要有相应的投资也要有相应的消费,这就是内需。

  第二个中期来说要改变收入分配制度。这个确实也挺难,小平曾经说分两步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人榜中国一下子就上去了超过日本。第二步说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大家共同富裕,这怎么操作呢,,说要搞收入分配改革,有钱人开始往外走了,然后在外面把财产转移过去,弄个绿卡然后回来成了外商,两免三减半,这个不是办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部分人是什么人,清华毕业的就是这部分人。专业技术人士,一定是中等收入群体,你只要不当老板肯定就是中等收入群体,把这部分人做大才行。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中等收入人群扩大,知识性服务业的发展,这部分才有成长的空间。如果光凭工薪收入怎么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要让更多的人有财产型收入。

  第三培育文明健康的高端消费需求,我们收入水平提高它一定会有高端消费需求。不要去限制它,而是要引导它。培育这种文明健康的高端消费水平,以前旅游是蜻蜓点水,下车观庙上车睡觉。现在收入水平提高是休闲度假,这就是高端需求,旅游很贵的。还有就是新兴的消费,比如现在网购一年翻一番,现在90后基本上不去商店了,90后买东西肯定先在网上转一遍不会去商店的。以后百货店麻烦了要萎缩了,都网购了。还有新生代的消费,他们的消费理念不一样,月月光,不够了怎么办,啃老。老一代不大会消费,收入又提高的很快,所以剩了不少,要不储蓄怎么下来了。这就是新生代消费,怎么合理的引导,父母那一辈孩子都不用了还留着干嘛,但是要看你怎么样引导。还有绿色就是绿色低碳消费,绿色低碳也是高端的别以为是低端的。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下面时间给大家提问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莫言领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 体育中超-足协担忧大连并购致亚足联追查
  • 娱乐直通春晚十强出炉金池PK常石磊 视频
  • 财经茅台请求监管部门抽检塑化剂
  • 科技火车票二维码已被强加密:仍存破解可能
  • 博客日本十大可怜政治家 迪拜酒吧潜规则(图)
  • 读书莫言斯德哥尔摩大学演讲全文 专题
  • 教育大学期末惊现逆天自习长队 网友称给跪了
  • 育儿北京月嫂工资最低3957元要求至少煲5种汤
  • 张卫星:韩志国与邹涛的对赌谁决定输赢
  • 张五常: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问题
  • 刘石:贺铿的言行令国人蒙羞
  • 陈思进:美国是怎么搞垮一个国家的
  • 宋文洲:慈善义卖为何被骂不要脸
  • 罗天昊:衡量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西向东:大街上美女为何越来越少
  • 宋文洲:习近平不搞限行带来新希望
  • 洪平凡:欧元区危机仍是世界经济主要风险
  • 艾诚:涉嫌违纪的李春城和他的成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