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光华通识课:全球背景下之团队领导与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8日 11:39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光华通识课:全球背景下之团队领导与管理 光华通识课:全球背景下之团队领导与管理

  燕园五月,正是春红柳绿时,光华EMBA通识课再次如约来到您面前。

  5月18日晚,一场名为《全球背景下之团队领导与管理》的主题讲座在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微博)报告厅隆重举行。课程主讲人Bradley Kirkman博士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管理学院,在学术界享有颇高声誉,曾担任顶级学术杂志副主编,并承担EMBA教学工作达7年之久。当晚的阿里巴巴新老校友济济一堂,光华管理学院王辉教授主持并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什么是团队?”

  “我们所处的究竟是团队还是团体?”

  “多少人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团队的最优人数应该是多少?”

  “在工作中一个团队是如何形成并发展的,它的优劣点又分别是什么?”

  这些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碰到,但却很少加以思考的问题,在光华的讲堂上被Bradley博士一一提出,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Bradley博士指出,所谓团队应是由个人组成,相互依存的组织,队员间彼此负责,对组织取得的特定成果共同承担责任。它与团体的最大区别在于:相互依存的程度不同。对于依存性的需求,团队的要求显然更加紧密。

  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工作方式,团队合作的优势自不待言,但也正是由于组成人数较多,团队极有可能会导致低效费时、“大锅饭”、成员间信任缺失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对于管理、解决冲突的能力要求也更为严格。那么,鉴于团队有可能会带来如此多的负面效应,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团队,仍然愿意去不断组建、发展并研究它呢?原因只有一条:No one is Superman,人无完人。正是由于作为个体所存在的缺陷和差异,使得人们相互依存、组成团队,因为如果可以最大化消减这些弱势因素,团队协作所达到的成果将令人难以置信:更巨大的信息量获取,更广泛客观的观点视角,以及更高质量和接受度的解决方案都不是梦想。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优化团队的功效呢?Bradley博士的研究表明,首要因素是所有团队成员必须清晰地明白其共同目标、任务是什么?他们相互间的依存程度有多大?只有充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团队结果才不单单只是个人相加之和,才可以最大化的实现1+1>2的团队功效。但是,即便团队功效可以最大化,还有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是否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呢?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通过列举保险销售员、工厂流水线作业员以及医院病人护工几个简单的案例,我们不难得出:依据不同工种相互依存度的差别,团队并不适用于所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它并不具备普适性。相反,不加区分的使用团队,只会导致团队的滥用,从而使员工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学会巧用、善用团队,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构建适合的团队类型,进而发展相对应的领导和管理方式,才能最终实现团队功效的最优化。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以及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团队类型也愈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出现了虚拟团队的身影。这些新型团队打破了原先团队的定义,在保持原有目标统一、相互依存的特性下,它们通常还伴有跨时间、跨空间、跨组织的特点,并且尤为不同的是,虚拟团队中的成员更多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作为媒介进行远程沟通。

  在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虚拟团队中的一员。因此,如何应对因跨文化、跨地区所带来的团队复杂性,发掘并找到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法,使得在构建虚拟团队初始,对于团队设计的要求变得更为突出和迫切。如何避免团队尤其是虚拟团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Bradley博士与大家分享了他自己的心得。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团队还是虚拟团队,保证目标确定统一、沟通顺畅、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估和回报制度、建立“团队宪章”保障团员心理安全、加强培训,合理管理解决冲突等,都是构建良好团队机制、维护团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识课互动问答环节,一位EMBA 校友的问题,引发了全场的欢乐。

  “Bradley老师,最近有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美国大片叫《复仇者联盟》,请问您是如何评价在这部电影中,钢铁侠、绿巨人他们所组成的这个团队呢?”

  “很遗憾,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这部影片,但是我想应该和所有团队一样,他们之间也会有协作和斗争吧!或许只有等我看完后,才能给你一个更确切的回答。”Bradley博士幽默地答到。

  跨越时空想象,大英雄结成联盟;交流碰撞思想,光华人绽放华光。

  EMBA通识课, 期待下次与大家的相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