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管理革新:应对用工成本上升

2013年02月27日 13:39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09年开始,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陆续出现的“用工荒”曾一度成为风潮,而从2011年以来,以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涨资潮”又逐渐席卷全国。China Briefing的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工资是亚洲新兴国家第三高,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人口红利逐渐向印度转移。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普通劳动工人的工资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之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资上涨应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那么,此次用工成本上升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工资上涨和普通劳动力匮乏在近3年内集中爆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何不愿意继续从事纯体力劳动工作?用工成本的增加对劳动者、企业、制造业以及中国的产业和经济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用工成本上升所带来的问题,如何利用用工成本上升带来的新机遇,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和政府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社会经济所趋,随潮流而动

  关于用工成本上升的原因,众说纷纭。EMBA校友普遍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首先影响了工资的上涨。近10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GDP和CPI每年都保持了较大的增幅,城乡的生活成本大大上升,但是劳动力的工资增长却一直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如此看来,“涨资”其实是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世界范围内看,在许多发达国家,蓝领工人的工资比一般白领工人的工资高是正常现象。所以,中国技工工资提高,应该属于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与此同时,随着代际的更迭,工人这个群体的特质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生代工人学历普遍提高,工资已经不再是他们考虑的首要条件。随着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减小,以及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选择在家乡或者家乡附近就业成为了新生代工人新的选择,因而远赴东南沿海地区工作的意愿大大降低。此外,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部分用工企业不公平对待工人、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也加剧了“用工荒”。

  用工荒、涨资潮是目前所有用工单位面临的严峻问题,我觉得这主要是用工信息不畅,以及需求不均衡导致的。

  首先,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保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后代基本不愿意从事相关行业,也不再热衷于沿海及大城市,他们也会考虑成本问题和保障问题,基本就地就近就业。

  第二,无人可用。主要是用人单位大部分用成手或本专业人员,不愿意培养新人和跨专业人员。

  第三,大学生就业无门。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无校方正确引导,对社会需求没有认识,导致不对等、不均衡,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这是需要多方面、深层次解决的问题。

  ——EMBA70班 姚鑫

  用工成本上升,更多的是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房价等虚高的恶果,再加上扭曲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成本上升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超过企业效益增长速度。这样的成本上升实际是涸泽而渔。对于企业,必须要时刻努力提高运行效率,包括创新,改进管理、物流,走向国际市场等等。

——EMBA40班 王岠

  “用工荒”再一次将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突显出来。用工成本上升,拷问的是分配政策的公平性、市场调节的有效性、职教体系的适应性,更拷问企业战略决策者的应变能力。

  ——EMBA校友

  “涨资潮”受历史和现实原因多方面影响,包括工资水平增幅长期低于GDP、CPI增幅;城镇化差距缩小,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农民工经验积累,新生代受教育程度提高,权益意识的加强等。种种因素综合决定农民工工资水平不可能维持在原有水平,“涨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用工荒”主要是由于企业不注重用工储备和培养,薪酬达不到预期,又缺乏有效的用工信息发布沟通机制等原因,尤其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EMBA74班 王禹

  “用工荒”的形成,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同步性增强,导致低技能劳动力资源地区结构性的调整,低技能劳动力资源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体转移向就地消化转变;二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国民收入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比例过低;三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当前,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60至7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时期为30年改革带来的人口红利,随着这部分人口步入壮年或老年,这个红利正在逐步削减。

  我国制造业用工成本占企业的运行成本不足40%。因此,用工成本的增加,并不是制造业成本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同时,随着工业化水平提升,初级工向熟练工转变,生产效率提升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用工成本的增高。因此,此时将“用工荒”归罪于制造业外逃的原因,结论为时过早。

 ——EMBA62班 夏春霞

  用工成本上升是用工企业短期性行为、用工机会增加以及供给关系变化造成的。

  ——EMBA80班 马玉刚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年轻劳动力不足导致劳动成本大幅提升。但是与国际上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在用工成本上仍有优势。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对应的工资水平也不同,加上目前物价上涨、尤其是高房价等现实情况倒逼用工成本上涨。

  ——EMBA78班 范雪峰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调查分析证明,劳产率是通过加工物质产生的,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依赖国际贸易的风险;另一原因是经济发展形成用工荒,带来工资的变革。对我们而言,把握机遇,增加中国的创造力,拉动技术含量,提高工厂效率才是关键所在。

  ——EMBA75班 张健

  二、多方影响,一把双刃剑

  用工成本的上升对于工人、企业、产业和国家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将加快城镇化的速度,而不是起阻碍作用。用工成本提高可以提高工人的收入,收入提高的工人生活水平随之提高,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工人有更多的资金在乡镇或者县市购买住房,在城镇中生活。

  用工成本的上升,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迫使大量用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能力,改变销售和盈利模式,进行创新和产业转型活动,不升级转型的企业很可能面临着市场的淘汰。用工成本上升,很可能成为行业内洗牌,孕育新技术、新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次机遇。纵观全局,用工成本上升,对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用工成本与农村城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农民工完成了原始积累后,他们的最终愿望是回村里、或者是在老家附近的县城里、甚至在自己打工的大城市里买一套房子,把老人接过来养老,让子女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无形之中促进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有能力住到城里来,就越来越早地完成了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工成本的提高就是在为中国的现代化社会发展做贡献。

  ——EMBA05班 黄伟

  目前是形式倒逼出来的机遇,“用工荒”表明靠粗放式发展的经济模式已难以为继,宁愿忍受大批企业倒闭的阵痛,也要走上创新型、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而且,此乃唯一出路!

  ——EMBA57班 陈硕

  用工荒曾一度成为我们珠三角企业头痛之首,随着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导致很多企业迁出了珠三角。比如,“富士康”已经迁入重庆、山西、成都等地。但用工成本上升也将高学历、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所以作为企业主,要考虑工人成本,也要接纳更富有知识技术的人才。

  ——EMBA77班 陈思卿

  第一,用工成本上升可能会让企业逐渐从低成本盈利转变为高新技术及其他类型的盈利模式,在国际市场上会更有竞争力。第二,中国的消费增强会让原来做外销的企业逐渐将方向转为国内市场的开拓。

  ——EMBA校友

  用工成本上升是发展中的必然阶段,这说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转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用工成本上升,可能也是行业的一次洗牌,战略发展应关注并购,重视机会,推动技术创新转型。

  ——EMBA75班 高雪峰

  在国家没有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强制提高工人工资和企业社会保障的门槛,只会加速小微型民营企业的灭亡。民营企业在市场资源的竞争中与国企相比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企业运营的工资与福利体系方面却要看齐,如何竞争和生存?

  ——EMBA45班 王昕宇

  用工成本的上升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每个中国劳动者应该分享经济成长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从企业到行业再到产业链都需要在精益运营的过程中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单纯靠低成本的劳动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全价值链的精益运营而造就的组织能力正可以减缓制造业外逃。最终应该是社会管理成本和社会竞争力的动态平衡。

  ——EMBA53班 曾映

  用工成本上升反过来会迫使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用工人数。同时又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从而有效消化用工成本上升的问题。

  ——EMBA78班 范雪峰

  “用工荒”现象的出现,可以倒逼制造业集体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能力。同时,“用工荒”和用工成本的上升,客观上带来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的改变,国民收入的增强,有利于培育、壮大国内市场,此亦是国内制造业内生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好好抓住。

  ——EMBA62班 夏春霞

  三、直面挑战,企业数管齐下

  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挑战,许多EMBA校友向我们提供了他们的见解和其所在企业采取的策略。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可能会采取完全不同的应对策略,但是几乎所有企业家都有的一致看法是:必须尽快适应环境,针对企业自身情况迅速做出调整。在用工成本上升时期,企业应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制度、技术、服务上进行重新的定位和选择,改进技术、提高员工素质、调整激励机制、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等等。尽管困难重重,但是用工成本上升,确实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绝不会在用工成本上升时期,坚持墨守成规的既有经营策略,而是要更加注重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原来具有的制造优势转化为创造优势。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我们可以预见到,中国“制造基地”的帽子将会转移到别人的头上,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创新基地”的称号。

  ——EMBA05班 黄伟

  目前用工成本上升造成国外投资向马来西亚等人工成本低的国家迁移,带来的是制造大国的转型问题。作为企业需要思考如何从单纯模仿、抢资源向创新型企业转变,要从理念上、制度上、服务上、技术上重新定位和选择。同时,用工成本上升也是拉动内需的时机。

  ——EMBA75班 苍利民

  第一,改变公司组构,以小团队分领各团队的方式,小团队是核心管理兼技术人员,分以股份予以优待,小团队逐渐从内部转变为外部,外包给其他公司,可以减少人员,减少成本。第二,核心人员以股份等激励方式,达到共同创业。第三,有机会的情况下,考虑接纳东南亚其他低成本的技术公司。

  ——EMBA77班 王依娉

  人工成本的上升将改变中国企业的成本,压缩利润,为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劳动密集行业压力更大,但我们需要创造和机遇。一是技术创新,调整劳动力,二是将中国制造逐渐转变为中国创造,创造出更多的民族品牌;三是培训员工,提高技能与素质。

  ——EMBA75班 周楠

  用工成本上升的问题,可以由多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路径等来解决,取代劳动力密集盈利的状态,增加技术含量和产品服务的附加值。

  ——EMBA80班 张卫东

  我们要全面看待用工成本上升,既要促进企业充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也要促进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

  ——EMBA80班 曹彦平

  现有的税收及社保制度安排不可能实现消费主义机遇。尽量远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按自己判断,别相信宣传。

  ——EMBA校友

  用工成本上升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动力,企业的新机遇在于迎来了创新的升级,转型优则胜,劣则汰。

  ——EMBA78班 杨定江

  用工成本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企业战略的决策者,要敢于面对这种变化,主动迎接这种变化,比如对本企业的员工要把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福利当作企业的目标之一,主动推进,最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增幅,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企业更有吸引力,凝聚力,更能吸引优秀人才,保持企业发展的动力。

  ——EMBA校友

  用工成本上升是挑战也是机遇,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新环境下应顺应潮流,被迫应战,提前转型或加强内部管理。其实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这是必须走的一步,晚走或早走而已。

  ——EMBA校友

  企业应该利用用工成本上升的积极因素,加快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信誉提升,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妥善长效的用工制度,长远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形成自主品牌和企业持续能力奠定基础。

  ——EMBA80班 马玉刚

  人工成本上升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前置因素之一。人们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优选途径。对企业而言,创新商业模式,重构盈利模式,检讨价值链的变化变得尤为重要。

  ——EMBA29班 赖伟宣

  作为企业决策者,应该在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所带来问题的同时也看到其中蕴藏的机遇。依据“十二五”职工工资翻一番的规划目标,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用工成本将继续保持较快上升趋势,企业管理者应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顺应形势,积极应对。以积极的心态改变企业的要素投入比例,增加对设备、技术等的投入以替代对劳动力的投入,长期来看必将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技术进步,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大幅增强;同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会促使劳动者加大投入以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技能,从而为企业盈利结构调整和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EMBA74班 王禹

  四、把握大环境,寄望政府

  面对“用工荒”和“涨资潮”,红皮书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应积极采取组合策略来应对这个成本上的重大调整和改变。与此同时,企业家们也希望政府能有所作为。首先,政府应把握好方向,拉动内需,提高消费,带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其次,政府应着力解决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劳动者社会福利不足的问题。再者,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尽量不影响自由市场“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要过多干预企业和市场的活动。也有企业家建议,政府应根据国情调整户口制度和计划生育制度。

  人口大国用工成本上升是一个比较矛盾的状况,市场是比较客观的,如果没有高的失业率,市场自己会调节,如果失业率过高,政府不要去限制最低工资,可以通过补贴或其他方式从政府层面解决,而不应该给企业定标准,增加企业负担,创新和高科技替代人工的方式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方向。

  ——EMBA75班 赵大峰

  这是机遇,对国家和劳动者而言,提高消费能力,增加内需,带动经济持续发展,对劳动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EMBA80班 张卫东

  作为政府也难,用工成本上升,就业压力加大。政府理应提高社会福利,解决一些分配不公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大力培育高附加值产业。中国技工时代的来临,政府应该与企业联手,加快企业自身革命,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EMBA校友

  国家层面要进行顶层设计、客观调控,使其经济发展模式可控、均衡发展。用工成本上升有利于社会合力分配,减少贫富差距,提升用工素质技能,促进消费的良性循环。

  ——EMBA80班 马玉刚

  固定成本的上升会对利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建议政府考虑户口制度和计划生育的调整,在短期内提升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并解决长期劳动人口的短缺。

  ——EMBA78班 李晖

  以人为本的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低人力成本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才是我们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实现中国产品价值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这是一个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环境改变的问题,很难用几句话来讲清楚。

  中国的消费主义抬头,是因中国收入两极分化严重,权贵阶层和利益垄断者灰色收入又很惊人,如果中国有1.5亿的高收入者,就足可以影响世界,但不要忘记中国多数人收入很低。

  ——EMBA校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媒体称湖南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向广东
  • 体育亚冠-穆里奇传射恒大3-0浦和 舜天1-5
  • 娱乐伊朗抨击奥斯卡最佳影片如中情局广告
  • 财经大学生申请公开发改委调油价依据
  • 科技淘宝店过户将开禁:离婚过户先试水
  • 博客董路:李双江儿子真实年龄不是谜(图)
  • 读书历史上著名的十次航母交锋(组图)
  • 教育小学匿名调查:680个孩子收406万压岁钱
  • 育儿北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 李光斗:大陆电影电影离奥斯卡奖还有多远
  • 杨易君:中国油价机制有多黑
  • 安邦智库:中国能够承受等待改革的成本吗
  • 姜广策:如何把基金从一亿做到三十亿
  • 叶檀:养老金改革需要反特权与反民粹
  • 张明:周小川的十年总结
  • 章玉贵:楼市调控已成空前博弈
  • 于刚: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有什么特点
  • 清议:国地税合并后患无穷
  • 陈思进:末日博士鲁比尼会再次猜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