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厉以宁科研奖获得者路江涌:世事洞明皆学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3日 11:46  北大光华官网
厉以宁科研奖获得者路江涌老师 厉以宁科研奖获得者路江涌老师

  路江涌,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副教授,战略管理系副系主任。2011年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奖科研奖获奖者。

  推开走廊尽头办公室的门,此刻,路江涌老师正在与同事谈论着学术科研的经验,不知不觉间已经错过了约定采访的时间。“真是不好意思,谈起科研的话题就打不住,久等了。”他微笑着表示。这便是路江涌老师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和蔼、儒雅、对科研充满热爱。

  博采众长,独爱战略

  谈起自己的专业——战略管理,路江涌显得颇为兴奋。

  路江涌涉猎学科比较广泛,原来主攻会计相关的专业,后来转到经济学,直到在香港大学读博士时才转到战略管理并最终将之确定为自已研究的专业和领域。之所以选择战略管理,路江涌坦言,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比较复杂。战略管理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年轻,这对于一位学术思想活跃,激情迸发的年轻人而言,将会面临很多未知的领域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也将为自己的学术研究的提升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路江涌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并“从我们研究的角度出发,力求创新,就需要试着多接触一些新生的事物。”而战略管理专业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并与好多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联系。正因为路江涌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他的创新意识也让他在这个领域如鱼得水,让他更加偏爱战略管理。他坚信,战略管理学在中国的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管理学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需要研究者更加贴近实际,这种风格与路江涌的踏实风格相得益彰。正是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让他在科研时更有动力,取得了累累硕果。

  耳濡目染,山高水长

  在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奖”一向被认为是学院内部的最高奖项,只有被学院师生广泛认可的教师才能获得。而“厉以宁奖”科研奖更是学术界的“小奥斯卡”,是对老师科研学术能力的极大肯定。

  在获得了2011年“厉以宁奖”科研奖之后,路江涌却认为这是一种“意外之喜”。“厉以宁奖”从某种角度看是同事、同行们对自己过去研究的认可,但我更希望是对自己将来的一种鼓励,因为学术这条道路,不能把它当成是一个谋生的饭碗,而是一个可以不懈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终生目标。” 在被问及获奖感言时,他变得有些不好意思,言语间透露出对于光华的爱。“真的没有想到能获得如此嘉奖,其实自己的初衷只是踏踏实实做好科研,仅此而已;谢谢大家,谢谢光华!”

  在光华地下餐厅,我们时常能看见老师们凑在一起,因为某个学术问题而激烈讨论,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我们也时常在半夜路过新楼时,看见老师们办公室亮起的稀疏的灯光,勤奋的身影还在窗前摇曳。而对于路江涌来说,正是这种融会开明而不失勤奋努力的学术土壤,孕育了他的一篇篇学术成果,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在这里融会贯通,为多学科基础的战略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披星戴月,灯火阑珊

  很多人对于科研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认为科研是“天才”的工作,如果没有超人的智商,是没有办法处理庞大的数据以及深奥的学问的。然而路江涌却认为自己并不是很聪明,他只是喜欢科研,也笑谈科研其实是一种“体力活”。“虽然科研名义上是脑力劳动,但任何脑力劳动都可以分解成大量的简单劳动,只要自己明白每一步对整个科研的意义,从某种程度来说,科研就成了‘体力活’。”他虽然语气轻松,但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其中的艰辛。

  路江涌对于科研的态度可谓是“学不在三眠五起,功只怕一曝十寒”。他坚持每天早睡早起,延续每天的好习惯,高效率地利用清晨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想法。“我早上来时,总看到有几位老师的灯亮着,他们通宵工作彻夜未归。他们总是开玩笑说我们可以共用一间办公室,他下班,我上班。”路老师不免唏嘘。在谈到他丰厚的科研成果时,路老师意味深长地说“我非常喜欢光华,是光华为(微博)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平台,在这样国内非常难得的教学科研环境里,会更加有助于我们实践’光华创造商业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

  路江涌在光华是出了名的“高产”,但高产并没有使他降低自己的学术水准和要求。对待学术,他绝不容一丝含糊。他的每一篇论文都要在想法形成后仔细斟酌,反复考证,在接受审批意见后他会不厌其烦地进行后续修改 无止境的探索、思考、考证和求知,也许会让很多人感到苦不堪言,但路老师却觉得是另外一种享受。他坦承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纠结,但他很享受过程,享受和同事的交流与讨论、享受和学生的协作与共同成长,至于结果他往往是顺其自然。不过当他看见自己的论文被刊登在国际学术刊物上,或者同事或学生取得一些成果时,那种喜悦的心情还是不言而喻的。来到光华短短三年的时间,路江涌发表了9篇SSCI英文论文,2篇管理学中文权威期刊论文,2部中文著作,16篇工作论文。他平均每年为SSCI索引期刊审稿10篇左右,为国内期刊审稿5篇左右。作为负责人他目前还承担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1项省部级国家项目。他的辛勤耕耘,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荣誉。2009年他获得第二届麦肯锡中国经济学奖;2010年获得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中国管理学国际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奖;2011年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虽然科研的过程冗长而单调,路江涌还是能从中找到多样的乐趣。在科研中,他会对助研的学生进行额外的教导,而看见学生在科研中收获与成长,也是教书育人之外的一种别样乐趣。而在科研中,路江涌总会萌发一些新的想法,并会在下一轮科研中付诸实践,这本身,就是一种满足;而现在,他已经把科研看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中收获乐趣与满足。

  就是在这种对于科研的追求下,路江涌老师获得了如此骄人的学术成绩,而他自己,仍然以一个求索者的姿态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懈前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