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志学: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7日 16:46  新浪财经微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

  新浪财经讯 2012年4月7日下午,新浪财经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悦读会:《博光雅华》EMBA的实践与分享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举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为大家做案例点评。

  张志学表示,如果研究企业家精神的人,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当年研究众多企业家精神,那些成功的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目标的执着和坚持,而且他选择的目标是有一定风险的,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一蹴而就,而这个东西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以下是发言全文:

  张志学:夏艳明的分享非常精彩,而且我们校友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她也讲了一些真实的感受,我在这里就不再按照原计划做很多的点评,只是讲我当初为什么写这个案子,刚才她讲了很多,当时选副教授是她眼光好,现在我走到各个地方凡是认识她的人都觉得我的眼光好,如果选择案例的话,要这个企业非常大,要么这个人是全国名人,结果在《博光雅华》这些都不具备,但是我为什么选她?

  因为在几年之前我看到一个材料,哈佛商学院一个案例讲海蒂,在伯克利毕业以后在一个公司实习当记者,然后到斯坦福,读完EMBA以后,和她弟弟两个人创办了一家软件企业,创完以后被公司收购,接着微软(微博)和苹果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又进去把两个企业整合在一起,后来做的太累,然后由做了软银,在软银期间,她觉得不过瘾,然后又当的企业顾问。这样的人往下走怎么办?

  当顾问太累又辞职了,自己喜欢文学,喜欢歌曲,又创办一个公司专门为女性减肥的,最近又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简直是一个奇才,一个美国人做事方式很像中华民族很有道德的人,一点都没有西方人的功利心,他做的所有事都成功的,从那个时候我就在光华众多学生当中寻找海蒂,首先我一定要找到是女孩子,有几个候选人,在2006年建EMBA的时候,光华管理学院在上海条件很艰苦的,她永远在第一排坐着,然后每次都录音,回去再听,中间课堂的时候就聊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就讲全国到处跑,我就觉得很有意思。

  后来每当她上完课以后,我们聊几句,越来越多的发现这个人是中国的海蒂,第一她有专业,她对软件很了解,然后当老师当了几年,对一些中国软件、外国软件非常熟悉,同时企业运作的经验,再加上光华管理学院学了一些东西,对组织的效力,对组织的管控,对组织的流程是及其熟悉的,她是具有专业的人。第二,她几乎在过去无论做整合关系做的无往而不甚,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而且所有朋友完成都是持续的,所以我就写这个案例。因为今天时间不够,她跟大家分享的连1/10都不到,我听过感触很深。199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在今天是很好的软件企业的老总,从成长来讲她应该是非常好的。

  我为什么写这个案例?我是想弘扬一种在市场经济底下的企业家精神,今天她做的是一个实业,按照她的诚信做事,按照她的专业去做事,正大光明,没有靠其他东西,中国社会要的是这个东西,而我们在过去1980年代还有这个精神,1990年的消失,2000年进一步消失,我是想弘扬这个东西。第一,从她申说,她的定位非常清楚,这个定位包括她选择的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可以立即说出来,有了这样的目标,她本人是非常勤快的人,非常主动,的人有了目标不够主动,她非常主动。台湾一个老板为什么被她感动,一个北方大城市出来的女孩子,能够在她的办公室里吃方便面为了更多的学习,这种人他的上级一定会喜欢他。然后信任她,所有的事都是她自己找的,这是主动性。

  有目标,再主动,同时她很会选择平台。主动性带来成就,成就了比别人更加自信。她是停不住的人,一定会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然后再投入更多的劳动,再她身上就变成一个闭路的循环。

  如果研究企业家精神的人,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当年研究众多企业家精神,那些成功的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目标的执着和坚持,而且他选择的目标是有一定风险的,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一蹴而就,而这个东西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我想通过这个案例再次重复一遍,在今天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十几年,有可能让人们感觉到去找关系、去找其他资源钱权小样,我想弘扬靠能力,靠专业,靠执着,靠简单,靠阳光来获得成就的年轻人。谢谢各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