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做客光华EMBA通识课之“经济与管理前沿”系列讲座。当晚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报厅内座无虚席,共约300多位EMBA学员及校友,聆听了这场名为“中国通胀的由来与治理”的精彩讲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项目中心主任张志学教授主持了当天的讲座。
通货膨胀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几乎人人均有一番解释,社会舆论对这些说法的评价也都褒贬不一。周教授在当天的讲座中就此问题给出了一番别有新意的评说。
财政问题是法币时代通胀现象的根本原因
周教授认为,谈到通胀,人们惯性的思维就是看CPI指数,从物价的角度观察通胀。但这只看到了现象,找不到根源和解决办法。中文的“通货膨胀”与英文的“Inflation”相比,中文更为精准地解释了什么是通胀,通胀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太多,是一种货币现象。
自1936年废除金本位后,我们进入法币时代,政府控制,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一定是政府的货币控制机制当中出了问题。分析其成因,政府有财政需要,当财政开支和收入(税收)之间有不平衡,通过政府控制的印钞机(中央银行)来弥补这个财政的空,从央行印货币直接用,然后带来市场上货币增加超过商品和服务的增加。货币增加得快,服务和商品增加的慢,服务和商品的价格就挡不住往上涨,导致人们通货膨胀预期变化。通货膨胀预期在双方的行为是相反的,一方面要加强购买,一方面要限售,这两种行为加一起物价进一步往上走,加强社会成员关于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所有人都会让手里的货币活跃起来,这个钱像烫手一样,过一段时间就不值钱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通胀是货币现象,通胀问题也应通过货币的途径解决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流通中的货币过多。但是,表现出来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则是物价的上涨。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处理物价问题,才能比较有效地抑制通胀?周教授列举了20世纪60年代初陈云采用的“伊拉克蜜枣”的办法,通过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市场去交易,回收过量货币,解决通胀,为我们今天处理通胀提供了思路。
而对通胀的治理追根溯源,还是要从解决货币问题着手。周其仁认为,解决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情况应该从制度上给予解决。1995年人大通过法案,确定人民银行永远不能对财政透支。以后财政要花钱抽税,税不够,发债。发债不够还有国有资源,可以卖国有资源,不准用人民银行、印钞机去堵财政缺口。所以95年是中国货币这个问题上的分水岭。周教授对95年的做法评价非常高。
针对货币,周教授就“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对通胀问题的巨大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维持汇率稳定是一个政策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把其他方面开支省一些下来;第二,将我们庞大的国有企业利润动员起来买外汇;第三,发债。
在提问环节,周教授与同学们进一步交流了自己从经济、财政落实到个企应对通胀问题的研究心得。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周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充满智慧的讲座内容,使现场气氛始终热烈,掌声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