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的EMBA生活 同学情的改变与提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0日 23:5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官网

  从心理学上讲,人是有惯性的,对习惯的东西,信手拈来,轻松熟知;对陌生的东西,略带拒绝,或有恐惧。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从习惯走向陌生,是一种生活的改变,在改变中,更是一种生活的提升。随着这种改变与提升,生活与生命质量得到了跨越与扩展。

  从必修课到选修课,我们这几个月的EMBA生活,就伴随着这样的改变与提升。

  我们的中文EMBA同学,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两岸三地,还有一些更来自境外。大家分到一个班后,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为相知相携、无话不谈的兄弟姐妹,成为一家人,以至于有些更大型的超越班级的活动,也是更多地看到相熟的本班同学聚在一起,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感觉和认同是一种很奇妙的心理。

  初上选修课时,同学们从原来的本班同学所上的必修课,一下子来到跨班同学其实主要是年级同学共上选修课,很多人不习惯,前几次有小组讨论,相对陌生的同学坐到一起,竟会无人发言,陷入沉默状态;大家也非常怀恋原来的自己已经熟悉的上课光景,尽管原来的熟悉也是从不熟悉来的。当时有同学提出,太不习惯了,能不能回到过去的上课方式?能不能不分必修课和选修课?能不能有其他方式改变这种陌生……

  其实,这样的选修课安排,正是为了大家跨越班级的视野,走向更大范围的融合,从习惯走向陌生,再从陌生走向一个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习惯与融合。

  果然,几个月下来,效果开始明显显现,我们不仅没有失去原来本班同学的情谊,而且更在改变与提升中,赢得了跨越班级的更深厚的同学友情;同时,也使得同学们在更大范围的融合中,获得知识与知识交流,激发思想与思想碰撞,在学习中收获得更多。几个月的选修课后,我们已经学会并适应这种人的心理对外在环境的认知。

  学习的第一项收获来自老师,郭瑞祥老师《服务与运营管理》、胡鸿高和张宪初老师的《商法学》、李若山老师《内部控制》,胡守钧老师《管理哲学》、芮明杰老师《企业发展管理》以及孙谦老师《兼并与收购》等课程。这些老师教授的课程,更多地代表了选修课的特点:通过学术、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将管理学理念更宏观、更深层次、更高境界地表达与传授。

  学习的第二项收获来自同学情谊,选修课期间,我们不仅有本班第四小组韩冬、胡岩、黄耀德、金卫强、李前智、翁庆忠、吴芳、吴伟中、章英芬等同学和本班郁瑞芬、贾宗达同学安排的班级聚会,更有一班牵头、二班和三班协助的年级活动。每次同学活动,同样别有情致;跨班级同学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最后,我以郁瑞芬同学公司同事邹晓君的诗作《同学情》为暂结,该诗作在郁同学组织的班级聚会中,由几位班长共同朗诵:

  忘却了工作的繁重,忘却了事业的艰辛,

  我们相聚复旦,我们同窗共勉。

  沉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释放在有限的闲暇时光。

  我们同怀友善的心,走过了五百多个日夜,

  相识、相知,相随、相伴!

  曾记否,我们围坐桌前,齐心完成案例分析;

  曾记否,我们真诚相对,共同探讨管理哲学;

  曾记否,我们三两成群,携手共赴高球赛场;

  曾记否,我们结伴同行,一起游览天山美景;

  我们凭栏夜眺浦江美景;

  我们引吭高歌华丽乐章。

  我们把酒言欢共度良宵!

  相聚如诗,轻轻地轻轻地在夜空中浅吟低唱;

  相聚如画,美美地美美地在脑海中时隐时现;

  相聚如歌,久久地久久地在心屏间不断萦绕;

  相聚如酒,悄悄地悄悄地在唇齿间流连回味;

  无论来自五湖四海;

  不管身处异国他乡;

  舒心的酒千杯不醉;

  知心的话万言不赘。

  我们彼此关心,我们互道珍重,我们坚信:

  同学之情常在!朋友之谊永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