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年1月19日,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蓝墨水新年论坛”举行。本次新年论坛以“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为主题。图为“对话2013—经济热点深度探讨”环节。
以下为全部实录:
曾捷:我们下半场继续开始。欢迎大家再度回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蓝墨水新年论坛的现场,接下来进入对话环节,我们特别邀请到以下的四位嘉宾,他们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钱世政教授,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陈强先生,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茁先生,IBM[微博]全球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合伙人徐永华先生。先让四位轮流分别上来给各位做一个分享,然后再是对话。
这位33位曾经江南造船厂最年轻的干层干部,44岁的时候下海成立熔盛重工,成立五年订单达到全球第二,经济危机以来熔盛遇到巨大挑战,逆境的时候要做好非常不容易,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陈总在过去这一年里面他的心得体会,谢谢大家,熔盛重工陈强。
陈强: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这个思想之源,在这个地方搞这么一个活动,我本来今天想学习学习其他几位专家的心得,今天让我第一个发言,我也很意外。今天我原来在国有企业,毕业以后到江南造船厂,大家知道是李鸿章创办的,中国最早的一个国有企业,已经将近150周年了,能活到今天也不容易。后来我就创办了中国最大的一个企业叫上海外高桥,目前也是中国造船盈利最好的一个国有企业,在A股上市,这个公司这几年利润都在三四十亿以上,当时投资的时候也很艰难,后来收复了宝钢等等都参加了,包括上海大电集团,当时投入的时候宝钢的几个董事就讲,这个是我们历史上投入的最臭的一个公司,当时是这么讲的,但是没有办法,是国家要求,当时觉得中国造船跟韩国差距非常大,后来一上市以后,股票最高是130多倍,最起码这个造船大起大落很厉害。
我后来有下海创办了中国熔盛,这个企业确实发展比较快,可以说全世界最大的船坞在中国熔盛,连续几年中国的造船订单第一,但是去年非常遗憾,2012年整个造船业都非常艰难,中国有将近40%的造船企业去年是零订单,韩国大概30%,日本是10%,但是确实韩国也做得非常不错,韩国的四大企业,它的订单就超过整个中国,中国有三千多家企业,我们在2010年已经超过韩国,中国成为第一,当时中国很兴奋,中国三大指标超过韩国,真正成为第一。在很多年以前我们一直是第三,占全世界市场份额6-8%,而韩国占34%,差距非常大。但是这几年中国奋起直追,由于民营企业的投入以后,1978年以前国有企业占中国造船业总量是70%以上,甚至80%左右,但是2010年国有企业加起来在中国造船只有40%几,所以你看得出来,这几年民营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一下子来了个金融危机中国很多事就暴露出来了,第一个暴露的就是数量太大,中国计划生育没搞好,最近国务院也开会说要去产能化。第二个是科技,因为都太小,科技实力不足,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超过韩国,结果2011年韩国一个大标题出来了,我们重新夺回第一。2012年年底又发了一个大的公告,在12月31日,我们仍然是第一,因为它很担心中国能超过它,但是去年中国确实跟它造船总吨位上差距不大,大概几十万吨,但是问题是我们每一吨的价值差距很大,它的整个价格相对中国的一倍,就是我们接的单子只有二分之一的价格。所以这个说明技术含量差距很大。
另外我们熔盛去年接单很少,只接到6千万美金,好在我们去年董事会及时转型,所以去年我们接到了1.8亿美金,但是今年不断的努力了,中国的造船业在去年确实遭到了一个灭顶之灾,而且有很多企业2011年还没有,去年有很多企业都破产了,包括很多企业虽然没有破产,政府已经开始介入了,但是总体来讲,中国有一部分企业还是做得不错的,包括一些国有企业,包括江苏几个民营企业还是可以的,包括扬子江,都还是可以的。民营企业的介入使这个产业充分竞争,经过了很多年的追赶,限制民营企业介入,国有企业很多年一直在全世界把中国排在第三位,那时候市场份额只有4%,一直追到8%,民营企业放开之后,我们很迅速的接近了,2010年我们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大家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度不够,一个是政策上,我们一直开玩笑,中国有超国民待遇,那是过去引进的外资,还有国民待遇,那是国有企业,现在的民营企业就是非国民待遇。
很多坞的建设需要发改委批的,我们都很难,我是唯一一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船坞,每次检阅都有野战军方队,别忘了最后还有一个民兵方队,所以终于说服他们放开了一家。也确实由于这个原因,中国民营企业在去年的困境中融资难,接单难,研发投入不足,都暴露了我们很多问题,所以我们熔盛发展虽然比较快,但是我们在研发投入比较大,我们这两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大概超过了10个亿以上,我们从建设开工到边建设边交船,增长速度非常快。在新的市场大潮,金融危机下,给我们出了更多的难题,所以下一步我也希望在座各位给我们出更好的主意,怎么渡过这个难关。国家发改委有有可能推动未来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造船业走出困境,我也代表民营企业参加了会议,我们没有任何要求,就是一句话,就是要求国民待遇。
谢谢各位。
曾捷:谢谢陈总。我们待会儿再深入的提问,所以大家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写在题板上,送到旁边的工作人员这里。下面一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家化的王茁先生,王茁先生有一个特点,叫师夷之长以治夷,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是有深厚的洋背景的人,就美国留学,也工作过,做过跨国公司IT高管,现在做的是本土的一家家化企业,上海家化是唯一一家经过国际品牌的冲击,现在仍然发展壮大的内资的化妆品企业,而且这几成功复活了一些比较有传统特色的日化品牌,今天我们就听一听王总的分享,谢谢。
王茁:各位来宾,今天非常荣幸来到复旦跟各位做一个分享,大家知道这个蓝墨水对我来讲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蓝墨水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一个词汇,现在不大听到这个词了。大家知道我是卖化妆水的,是卖爽肤水的,可能底蕴差了点,跟复旦管理学院的蓝墨水,所以我特别愿意来多吸一点蓝墨水。说到蓝墨水也想起我在复旦读书的岁月,很遗憾我没有读管理学院,也没有读很有学问的系,系本身是很好的,就是因为我自己没有主动的多吸蓝墨水,造成现在学问不大,虽然陆院长说我是文人,披着商人的外衣,但是我更希望实际上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商人,但是我希望我这个商人能够文人化,就像我希望我们复旦管理学院、商学院能够人文化,而不是人文学院商业化,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就是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复旦虽然吸的墨水不多,但是我感受到的那一份人文精神让我至今受益,让我至今感怀。
下面我花简短的时间,因为我这个人容易超时,我谈的主题是中国本土企业如何转型,这个词从十七大开始实际上就非常热了,我谈不了宏观的,像马博士那么宏观、那么博大精深,我主要从企业的微观角度看看我们如何实现从被动的优秀到主动的卓越。
在1926年出版的良友,我们公司的双妹品牌从这份杂志上学到了设计,良友杂志从1926年2月15日创办的创刊号的一年有一段话,讲春天来了,我看了之后有点出动,这个语言很像今天的小资,溪水流着,鸟儿唱着,春风吹拂野花,由于看到了《良友》,我想到了另一种良友,这一种就是岁寒良友,我讲的是松竹梅这三个植物,论语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陈总这个公司就是一棵松柏,别人都凋谢了,陈总这个松柏永远不凋,所以我今天谈的主题也就是我们如何在逆势的环境中,在逆境中获得发展,获得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一个主题思想。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言论叫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今天经济不好了,大家看出来中国有些企业是裸泳者,有哪些呢?巴菲特还讲过,池塘里的鸭子,水升起来的时候它非常得意,看我升得多高,水下去的时候就没有声音了,哪些是鸭子呢?就是中国出口加工业,中国的房地产商,随着政策的打压,随着价格的下跌,也变成了这样的鸭子,还有有些重化工企业,也有这样的特征,还有垄断性的央企,他们都是池塘里的鸭子。水涨的时候它们说我多伟大,一旦水降了,它们就露出原形了,我们公司这几年就争取不做鸭子,我说的数据是过去七年,是2005年到2011年,我们销售增长了很多,毛利增长了很多,净利也增长了很多。股票2011年是增长了27倍,我们2012年,业绩仍然是不错的,创了历史新高,股价也创了历史新高,我们去年的股价在大势增长3%的情况下,我们增长了51%。我们半年报和三季度都预增了70%左右的利润,今天我们公布了2012年全年度增长了70%左右的利润。所以我们的发展还是可以的。
外国企业的光环在退化,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在进化,而且新一代的消费者不再崇洋媚外了,使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可以开始做品牌了,我们在这方面就做一些探索,我们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跟一般的国有企业区别开来,我们通过规范化的手段跟一般的民营企业区别开来,我们通过中国化的手段跟跨国公司区别开来。通过这样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得我们企业的增长有了一个保证。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选择卓越》,这是吉姆考林斯去年刚推出的一本新书,他以前写过《从优秀到卓越》,现在叫《选择卓越》,我觉得这个观念是非常对的,也就是说不管环境如何,你做得好不好,是由于你主动选择的结果,由你主动创造的结果,这才是真本事、真英雄,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实际上是一律平庸的,那时候政治上是逆时而动,所以企业就是逆境,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企业变成优秀起来了,这种优秀是被动的,因为整个大势力是顺势顺时的,我们今天开始可能又变成了逆境,所以我们必须从被动优秀变主动卓越。
被动优秀和主动卓越可能也有几个阶段,我觉得我们在20年以后会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外资企业处于下风,本土企业处于上风,大家可能觉得我痴人说梦,怎么可能?十年以后我觉得可能是势均力敌,当然中低端品类最容易实现,但是现在中国品牌,特别是在日化行业,我们是偏师,我们是被围剿,我们的任务是反围剿,我们要继续开展游击战,要主动进攻,积极的推进正规战,为早日进入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做准备,这是一个持久战,但是很多人容易持速胜论的观点,这个我认为是不靠谱的,灭亡论我认为是不应该的,我主张持久战,应该发挥主动的精神来做到这一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创新,中国的古训当中有很多创新的提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个用在我们化妆品行业是比较合适的,用在很多行业都是合适的,清华校训有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天大雾这两句话被改了,厚德载物这个物变成雾了,自强不息改成呼吸的吸了,这个是非常遗憾的事。然而我们的古训还是对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看了《选择卓越》这本书我有几个体会,卓越是制造出来的,所以我对这本书的翻译不是太满意,我认为应该翻译成“卓越自造”,卓越不是简单的选择出来的,我们要做到自尊但不自大,自律而不自顾,自信但不自负。这是我们的佰草集太极,我们做一个广告,尤其我们今年推出的太极三代系列,我们的太极三,如果你不买,你就亏大了,我们的太极三不是你值得拥有,是你更值得拥有,是你最值得拥有,如果你看了或者用了我们的佰草集太极三,其他所有大牌的抗衰老产品,你都觉得三个字——弱爆了。看了《选择卓越》这本书,我写过一首诗,基业求卓越,未来自造之,成功随大半,规律恨希夷,春暖无枯草,岁寒有劲枝。去年我填过一首词及是为了龙年而写的但是是咏竹,希望企业在逆境中像竹子一样生活。像竹子一样的生活来自韩国的一个大师。我建议大家吸取PE,但是大家千万不要理解PE是私募基金,但是我理解是正能量,我们来这里吸蓝墨水,就是来吸正能量。明代有一位大思想家,讲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是吕坤。再跟大家分享一位日本的修女是圣母清心大学的校长,他写了一本书叫《随处绽放》,是201四年日本十大畅销书的第二名。
最后我模仿良友的那段话送给大家,在后2012的岁月里,但只愿你,以及中国本土企业能像松柏一样不凋,像竹子一样生活,像花一样随处绽放,像散花的春神,把那一片片的花散播到人民的心坎里去。
最后跟大家共勉,主动卓越,主动美丽,主动幸福!谢谢大家。
曾捷:其实我现在发现,前面分享的两位企业家都有一个主线了,已经理出来了,陈强陈总这边大环境不好的时候遇到一个转型的问题,现在也在坚决的进行转型,刚才王总也说到,在逆境当中才能见到岁寒之良友,才能见到真正的精神实质,下面我们要请的这位专家是一位转型的专家,他是在IBM,IBM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中排名第五,现在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高科技公司,但是它最初的是一个生产打孔卡的企业,但是二战的时候进入个人电脑,后来向服务转型,成为一个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现在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的信息科技帮助它的客户实现转型,今天分享的徐永华先生有超过18年的战略管理咨询经验,对企业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如何驾驭复杂环境等主题有深入的研究,我们显现看看他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分享,环境!
徐永华:我自己是做企业管理咨询的,主持人介绍我是做战略转型的,非常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我们企业的战略转型。这其实是一个创新转型,最近几年在中国是非常热门的个一个词,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各位企业家,都是亲身的操办我们的转型,我们的高级管理人员还有我们的一些教授,都在做很多转型的案例研究,那么我们咨询公司在干吗呢?我们也在转变我们自己,过去的咨询顾问基本上就是帮助决策层做一些数据分析,提供一些建议,现在企业对咨询顾问的要求跟以前有很大的不一样,就是怎么样帮助我去落地,怎么样帮助企业完成快速转型的过程,真正帮企业通过几年的合作时间完成一个转型。
我想从两点分享一下,第一个,IBM本身把自己很多转型的实践和经验归纳总结,这些方法,这些运作的过程当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我们的一些工具方法来跟我们的客户去分享、去应用,引用华为公司,我们跟华为大概合作了15年的历史,从1998年开始,大家知道华为最近在国际上成为了一个话题的公司,IBM那时候才真正完成了第一轮的转型,IBM过去转型的挫折、经验教训以及怎么样从过去被动转型到主动转型这个过程的一些经验教训,这是全人类的财富。我觉得王总刚才提到一个很好的,就是从被动优秀到主动卓越,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这样的一个推进。
IBM过去20年如果简单来概括,我们过去20年快速的转型可以从财务数据上有一个很简单的看法,IBM过去十年,每股股票的盈利一直在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且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在过去华尔街是唯一的一家公司实现了这种快速的增长,大家会很好奇,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还能保持这种快速的增长,大家可能前两天也看到报纸报道,我们现在大股东是巴菲特,巴菲特过去是从来不买高科技公司,前两年买了IBM公司的股票,成为我们最大的股东,这里面大家会很好奇,IBM是怎么做到的,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我们很多的客户都很关注、很好奇的,IBM的很多做法是不是中国企业也能够借鉴和应用。因此我们把IBM本身的很多做法归纳总结,把我们内部的专家来帮助我们中国的企业来做转型,大家知道华为跟我们有10多年的合作。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案例就是苏宁电器[微博],在座的各位有多少是在苏宁易购[微博]上购物的?看来还不是太多,看来我们这个广告宣传还是不够。我是跟苏宁打交道比较长的时间,我最早跟苏宁打交道的时候只是家电批发的,从批发转到零售,从零售再转到连锁,然后到现在走到家电连锁外加电子商务,苏宁下一步怎么走法,我们前年年底跟苏宁签了一个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1万亿只是一个目标而已,我们跟苏宁合作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最早是在2005年,帮苏宁搭建了一个亚洲最大的ERP系统,最初是从IT出发,做零售每天价格发生很大的变化,你怎么保证所有销售的数量,及时有综合的汇总,根据价格的变化去调整。我们有一个基础的平台建立起来,之后有这些信息和数据的时候,我们就做了很多供应链的优化,包括我们现在电商拼的最核心的是什么?供应链的体系,你怎么样解决快速供应?光是供应链不够,还有你快速扩张的时候组织流程怎么去搭建,从管理到所有区域的店,每一个店面细节的管理,有什么新的手段管理起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你的领导人才怎么发展,大家可以注意到,在2007-2009年,苏宁电器开店的速度放缓了,没有国美那么厉害,其中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没有那么多店长,其实你要企业扩张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级别的将军的人才能去扩张,我们帮他们一起培养不同的领导人才,之后我们电子商务就开始起来,帮助苏宁一起打造苏宁易购这个平台,其实这是很难的,因为跟传统实体店对人才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更多的是要管沟通,特别是后台的物流,因为原来的物流是大部队的概念,我在电子商务里面是要做到每一个消费者的物流体系是怎么搭建的,一系列这种流程和支持去打造,包括去年的11月11日这种快速支撑的供应链的能力,也是走过了快速的合作。
大家可能很关注苏宁的下一个方向怎么走法,很清楚,随着电子商务一个快速的发展,未来更多的是走一个mall的概念,现在都是实体的mall,将来我们在网络平台上是可以打造云服务的平台,也可以想成设计服务的一个mall,可以在这个mall里面完成所有的消费,帮你做的所有的服务,甚至包括你的教育,你的支付,你的金融服务等等,都可以在这个地方完成。当然这个完成不是简单的线上的,还有线下的过程,去打造一系列的这种能力。
对于苏宁的一个简单的反馈和总结,印证了苏宁其实一直在比较主动的适应形势的变化,主要追求一种卓越,IBM的角度,我们只是作为它的一个合作伙伴,伴随它走过这么一段时间。
回过头总结一句话,转型这个主题大家谈得很多,在座的各位老师和企业家都做了很多的探索,但是没有一个成形的模式,我们很多都是在做一个探索性的工作,我也希望今后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在座的企业有更多的探讨和交流,谢谢大家。
曾捷:谢谢徐总,因为我也采访过苏宁,所以我知道苏宁其实在做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实验和探索,它是想把整个的传统零售业务完全升级为未来的一个业务模式,IBM跟它进行的深度合作,在全球也在做一个很大的实验,我怎么帮助传统企业向未来进军,他们是想把这个作为一个案例,以后帮助更多的传统企业去推广的。
下面分享的嘉宾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钱世政教授,我觉得他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叫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怎么讲呢?海水这一边,他曾经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科技大学访问教学,现在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火焰的一半,在七家上市公司分别担任过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和独立董事。我们来听听他跟我们分享的内容,谢谢。
钱世政: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展望新年很纠结,我们盘点去年收关之时发生的几件事发现我们无法取得统一的认识比如说中国经济和中国的股市,居然驴猪共舞,中国政府之能干世人感慨,但是楼市要打压不下,股市要拖上不去,这些矛盾是不是发生在海外?就在我们眼前。
盘点几件事,去年的第四季度,我们发现有一个产品卖得太好了,那就是年终开播的好声音,原来打算广告收入上亿,到了第四季度一盘,居然是十几亿,这是卖什么呢?算什么消费呢?11月11日,一个莫须有的节日创造了190亿的销售额,以至于阿里巴巴[微博]很淡定地说:一个时代结束了。阿里巴巴的仓库多大啊?它哪有190亿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创新呢?12月,曾经是政协委员的张澜被媒体披露,她改变国籍了,于是,民粹主义群情激昂地说,你两年前拍着胸脯说我不愿意,怎么最后还是改了国籍,还跑到加勒比海外的一个小岛呢?那么中国经济怎么样了呢?刚才三位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折射,陈总来自于民企,他的最强的呼声是让民企享受国民待遇,我想这句话是很沉重的。第二个是来自于国企控股的上海家化,尽管是男生,他却要像花儿一样的绽放。他的语言远远比我浪漫。第三个是来自外企IBM的,卖什么的?卖国际机器的,现在在干什么?线上在忽悠,它已经成了咨询事业部的合伙人,你想想国际机器公司在搞咨询,这个公司是什么公司?于是这个公司是外资企业,感谢组织方找到了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是本土化的,如果你是蓝瞳孔,就没有说服力,但是你们同是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为什么会说出强烈的不同声音呢?我们把张澜的故事,好声音的故事,还有现场采集的故事,他们都问着,2012年发生这么纠结的事情,在2013年我们怎么解决呢?
事实上我们的马骏博士已经给我们说出了共同的出路,十八大报告中出现最高频率的词是改革,有人说改革了30年了,咱们听腻了,那不妨就看一个吧。请问为什么数年前熔盛造船能够叱咤风云,而在去年中国3千家造船厂零订单,难道仅仅是周期的折磨吗?张澜拍着胸脯说我不愿意移民,现在悄悄的移民,现在发现她做的是高端奢侈品连锁餐饮店,这个产业必须做特殊的资本结构,为什么?奢侈品要养,如果是高负债率的,那就只能靠大排挡。于是张澜的这个产业节意味着提供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在会计上是没有资本成本的,什么东西股本金?于是她想A股上市,审核部门不知道你的毛利率怎么确定,所以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您是不能在A股上市的,于是逼着她半路改嫁,怎么嫁?走向海外,两条出路,第一条到香港上H股,到新加坡上S股,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批,这个股在H股还是S股,在那个市场上是二等公民,于是她决定享受一等待遇,就是红筹股,红筹股是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比如我们的陈强所在的公司就是属于红筹股,不是H股,于是我们的陈总就有足够的自由度,于是她就海外注册个公司,公司注册好了,回大陆来收购,张澜的右手收购左手,你的两个股东都是中国人,你这个外资是假外资,张澜说我怎么能变成真外资呢?把你的国籍改变。当凤凰卫视[微博]组织了一次论坛对张澜移民事件讨论,她没出席,她很聪明,一个女人很巧妙的是学会示弱,由于她的示弱,民粹分子无论怎么骂她,她打不还手,骂不还手,但是人们把事情原委说清楚的时候,她为什么要改变国籍呢?人们不仅自问,究竟我们出现什么问题了?由此可见我们的改革不是牛奶该涨到什么价,大米该涨到什么价,而是政府的行政干预,政府和市场扯不断的关系该不该继续下去呢?
另一个启发,十八大报告中频率最高的第二个词,创新。好声音是什么创新?IBM是什么创新?事实上我们的徐同学2003年在安然事件之后我才知道他原来是PWC咨询部的一个高管,IBM之后利用这个契机把PWC拉过去了,于是2005年他就开始壮士断臂,把它的PC卖给了联想,今天看来IBM如何呢?现在市值最大的公司,它排行第五,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所以展望2013年,中国的出路在何方?看看十三大报告,再看看我们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校友的声音,我们是否看到了时光隧道的那个光明的一头?我相信只要深化改革和坚持创新,中国经济前途不可量,谢谢各位。
曾捷:下面这个环节,我们进行一个圆桌讨论,这个环节大家可以踊跃提问,一个是可以写小题卡,也给大家提问的机会,我们先请四位上台。
这个环节我是属于抛砖引玉,先进行一些简单的提问,我们提问以后,过一会儿我把提问的权利交给钱老师,接下来再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各位,把你心里的疑问向这几位老总提出来。
其实熔盛重工参加过第一财经《我是中国经营者》节目的,在2010年接受过我们的采访,那时候正是整个经济形势还很好的时候,现在确实整个的形势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刚才我听马骏教授说的那个消化产能那一块,说钢铁24个月,煤炭30个月,我心里一惊,我就偷偷看你的反应,现在我们也很关心说,接下来造船业前景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是怎么看的?这个困境要什么时候能渡过?有什么方法?
陈强:今年,尤其上半年还是很糟糕的时刻,还是没过去,美国财政危机过去,欧债虽然触底了,还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而我们造船面临的一个是经济的复苏,一个是经济环境,尤其欧债没有复苏,意味着欧洲融资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已经看到了,船价已经很低了,但是很难进入,因为融不到钱。还有一些反周期运作开始萌动了,还有一些基金,毕竟从造船来讲有两年的疗伤期。但是有好的事情,能源这个事,包括去年,哪怕2009年,实际上最糟糕的时候,船最糟糕,但是海洋工程方面反过来投资越来越大,做过一个统计,2010年全球投资在海洋工程方面总数超过14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会超过2300亿美元,中国的造船业90%的贡献来自于造船,10%来源于海洋工程,韩国这几年确实在转型,因为中国的逼迫不得不转型,所以2011年为什么重新夺回第一呢?很重要的是它的50%以上的订单来自于海洋工程,包括去年也有很多来自于海洋工程,包括天然气的运输船,这种附加值的。所以国家也提出了六大高附加值产业,其中就有海洋工程。2011年下半年我们讨论了,那时候就有转型的准备了,去年、前年的投资研发方面超过了10亿人民币。去年我们在新加坡也成立了新加坡海事,为什么呢?目前国际上韩国做得非常好,还有新加坡做得非常好,而中国确实差距很大,如果只是靠我们自己的经验积累的话,差距很难追上,当时我们董事会的决定就把点设在新加坡去,我们2011年也请了一些新加坡来工作,我们讲人才是全球化的,为我所用也是我的人才,我们过去讲的造船要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要靠农民工的贡献,现在要靠国外外包工的贡献,把他们引入进来。但是长期离家,最这些高端人才还是比较有影响的,后来干脆把公司设到新加坡去,所以去10月份新加坡公司正式成立,目前为止我们这个公司已经20几个高级员工,包括全球非常有影响力的海洋工程的专家,很多都是干了40年以上的,在国外很多都是外国人,加盟我们的公司以后,对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增长。
曾捷:我把一些悬念先设一下,大家为什么熔盛重工转型做海工大家都不看好呢,海工这个领域完全是定制化生产,根据不同的海洋气候、地质条件,完全是根据它来设计的,这个涉及到非常基础科学的研究,包括中国现在在基础科学方面是很薄弱的,这块怎么办?还有投入非常大,需要重装码头,这些设备都是离岸建造,几十年不回来的,所以大家对质量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对于完全没有经验的企业,要转型不是随便转过去的,所以为什么大家能够信任你?
陈强:我在国有企业的时候,我记得我们也是造船,还有外高桥有限公司,我当时也是第一个提出向海工转型的人,当时得益于我的海工的转型,当时有一个项目要投标的时候,我们的总经理办公会一共11位,我一个投票,十个反对,但是大家知道海工的入门要求非常高,除了技术以外,还有经验,没有经验是很难的,我们熔盛也很高兴,在2007年的时候,也是造船最火爆的时候,当时我也是坚持,反对的人也很多,我们投资了中海油的201号,目前是全球最先进的,是唯一的一艘既可以三米的水深作业,这对我们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新加坡的团队成立以后非常有经验,再一看熔盛有一个入场券了,国外企业的CEO到我的工厂来参观,非常惊讶,觉得全世界的造船工厂要重新排名了,技术上的培训,包括业绩,不断在全世界宣传,所以很多全世界的人来了以后,都感觉我们是有潜力的,你能造201号,就什么都能造的。用动力定位的,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动力系统。第二我是电力推进的,下一步向能源发展,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一看这个技术也可以。另外包括焊接,海洋工程的焊接要求非常高,厚度要140毫米,这个很多在国内都非常看过,一般的船要25毫米,我这个140毫米,以前宝钢原来生产的板最厚的是100毫米,我们当时买这个厚板要日本进口的,所以这些技术有很多,我们攻克了很多难关。
曾捷:因为现在我知道走出去有几种模式,就是转型,一种模式是投入自主研发,很多央企钱比较多是这样,有些是采用到国外收购一个设计的公司,熔盛是用什么样的方式?
陈强:我们公司也去国外收购了一个设计公司,花了7千万美金,我觉得把人留住,把脑子给留住,公司买了以后,你可能只是买了一个壳,或者高科技的一个名称而,所以我们很关注这些实实在在的优秀的人才,而且我们待遇也很高,包括股权激励。我们在香港上市,红筹也是一个机会,当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能我在国有企业,过去的政策理解比较多一点,我们很早就把红筹架构买下来了,很多人最后想上市的时候发现所有的门都走不通了,我当时从国有企业跳出来的时候,也算是比较轰动的,很多说这也是一个地震,所以制造业如果不上市,一个是解决民营企业的信任问题,不透明很难信任,第二个是资本问题,我去了以后很努力,我们这个是2005年正式创办,2010年上市了,我们这个过程在全球资本路演的时候,很多人都问,我简直不能想象你五年的时间把一个荒芜的企业上市了,在国外很难,不要说上市了,五年之内能够拆平就不容易了,说你们真是一个奇迹,我说这个奇迹在中国可以,中国有很多的诀窍,包括跟政府的合作,我们确实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包括引入美国的一个私募,当时跑过来本来没有兴趣,但是这个人对慈善很感兴趣,我们当时就利用了一个概念,我们这是贫穷地区,你可以是来这儿做慈善的,所以他马上就投资了。
曾捷:我从媒体观察的角度,我发现因人设式的一个转型思路,熔盛创办的时候就是把您请过来,围绕您打造了高管团队,拉来了订单,所以短短时间熔盛就做到前列了,这次海工转型是不是也跟您在新加坡那边拉来了中国人物,进行股权分享,共同创业的形式?
陈强:确实,如果不能做到分享,这个企业是不能长久的,所以我们企业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跟员工的分享,我很坚持这个理念。
曾捷:谢谢。下一个问题想跟王茁交流一下,因为我是媒体,我提出的可能是过去这一年我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过去这一年,整个互联网对于传统的零售业也非常大的冲击,前几年可能是书店不行了,去年整个的电器行业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能电器的销量上升,但是电器的渠道销量在下滑,包括百货业也受到了很大的抑制,我想化妆品这个是不是也会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您有没有对抗这种变化的策略?
王茁:谢谢,看待电子商务我们实际上跟一般的传统企业有点不一样,我们当然做任何一个企业首先关注四股市场的力量,一个是消费者、媒体、渠道、终端,我们发现互联网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这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接触到以前从来不买我们产品的顾客,有了互联网他们可能来买家化的产品,这块来讲做互联网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增量,根本不是线下买得少了,线上买得多了,最后总体的还是没有增长的,不是这样。实际上通过接触互联网,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我们接触了很多以前不买我们产品的顾客,另外一个,以前买我们的顾客,通过互联网他买的频次更多了,价值更高了,所以我们通过互联网这块实际上是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来源,像我们佰草集品牌,这两年因为传统的百货增长趋势是有所放缓的,我们也受到一点影响,比如说过去我们可能增长40-50%,现在我们可能增长20-30%这样一个速度,但是我们电子商务这块,我们的增长速度是200%,所以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来源,但是对待电子商务这块,我们不把它当成一个E渠道,我们真的把它当成一个电子商务,甚至把它当成电子商务也是不够的,也必须把它当成一个e-business,当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个新的商业生态,我们要这样来对待它,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像有的企业,特别是像服装企业,段时间电子商务,主要是清库存,它觉得互联网是我清库存的一个好东西,但是没想到在这个上面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是去买你的库存,他是希望新奇特,为他定制的产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个互联网当成一个市场,针对这个市场要有独特的品牌,独特的促销体系,独特的传播体系,是一个定制化营销,在这个市场上做定制化营销,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分销渠道,不是以分销的视角来做电子商务,那个是做不好的,必须把它看成一门生意,本身是一个商务,本身是一个商务系统来做,才能把它做起来。我们预测我们今后占我们收入的比重,现在只有5%左右,可能跟市场差不多,但是我想我们未来可能有10%、15%,甚至更高都可以做得到。
曾捷:你的意思是你网上卖的商品和线下的商品是完全不同的?
王茁:有所区隔。
曾捷:你根据网上的特别专门去定制?
王茁:包括广告都不一样,比如说淘宝、天猫[微博]网上搜索的地方做广告,我的转化率就会更高,所以传播、定价、产品、促销所有都跟线下有差异,所以你必须针对这个渠道来操作,而不是当成一个已有的操作的补充,这个是做不好的。
曾捷:现在佰草集是做得非常好的。
王茁:超过5%了。
曾捷:现在有很多地面店,但是互联网对地面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不知道你在未来对这一块是怎么考虑的?有没有想法?
王茁:当然在线下我们会增强服务的能力,我们在发展CRM,我们用我们的护理师,店头的美容师,她跟顾客有一个个人接触,这一块是非常牢固的,是很难撼动的。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在网上购买,我们是双管齐下的,我们不担心互吃,而且我们现在是三管齐下,除了百货专营店,还有电子商务,还有一个化妆品专营店,化妆品专营店在一二线城市看到的比较少,但是在中国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是普遍存在的,全国有十几万家,这个渠道我们也是要往下渗透的,最近我刚到大理、楚雄这些非常三级的城市去看过,那有一个非常好的增长。所以我们的发展线下有两个渠道,线上也有一个,不应该叫渠道,线下有两个市场,线上有一个市场,我们围绕三个市场再做一条定制化的营销,定制化的品牌塑造,定制化的运营,这样才把一加一加一加大于三,甚至大于四这样的一个效果出来,所以我们不担心互吃。
曾捷:谢谢,徐总,我跟王总的两个问题接下来问,你未来做互联网转型的利益是什么,决定你未来可能会做成什么样子,你内心要准备好,互联网就是要替代你的,我做淘宝,就要把所有的资源多给他,告诉他你未来就是要把淘宝整死的,所有的东西偏向你,你未来要替代我,我就要拼命的把短板补足。这样通过内部自己的竞争最后可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很多传统企业可能更多想的是我怎么样协同,怎样大家都不受损失,这些抱着坛坛罐罐往前冲的想法,您觉得是怎么样?
徐永华:我觉得刚才王总分享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智慧商务,我们称为电子商务不是一个渠道的概念,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你对你的客户有针对性,有客户的颠覆,以前是做不大的,特别是做快消品的。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全球CEO的研究,包括我们在中国也做了一些研究,其中一个观点,技术对市场影响很大,这个影响的变化几乎所有的行业,包括我们商学院这些教育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对未来商务里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会有一个什么大的变化,现在大家的概念,现在70%左右还是依赖于传统媒体,三五年以后,基本传统媒体就会降到20-30%左右,社交媒体就会有一个广泛的起来,社交媒体的起来不仅仅是我有一个网站,一个网店,而是你怎么样通过虚拟的网络体系跟地的客户群体进行交流,不仅仅是交流,我可以通过不同社交群体的数据,可以有分析性的你是什么样的风格的、什么类型的消费者,甚至是你个性化的需求我都可以用一些完全技术的手段,而不是说我们过去靠人的方式去分,把消费群体分五六类都已经很复杂了,而是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可以完成个性化的过程。回到你的问题,这里面没有一个确定的关键因素,就是未来你怎么样抓住你的消费群体,你用什么样的手段跟你的目标消费群体,去理解他,去黏住他。智慧商务这种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我们现在都在网站上闲逛,大家都说品牌功能很低,家化的品牌功能不低,很多群体在天猫上消费的时候都是价值购买者,现在我们帮客户做的一些工作,你怎么样打造一个云的平台,或者一个mall的平台,而在这个平台里面会有一部分群体,你希望抓住的消费者群体,我们黏住他,叫CEC。
曾捷:钱教授您有什么好奇吗?
钱世政:我就针对刚刚三个体制不同行业的人说出的问题我谈点感悟,然后留给大家做一个Q&A的互动,三个同学当中有几句话,王茁给我们提供了一句话,那就是电商不是一个渠道,不是一个商业模式,而是个生态环境,此话最早实际上是马云[微博]说的,马云在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的时候,他就是要建立一个电商的生态环境,有人说都要吹,都要搞大,我们再来看马云所说的是不是现实呢?请看去年最后三匹马合伙做金融,我们发现确实天下大乱了,那就是马化腾的腾讯,马明哲的平安,加上阿里巴巴,三马合一,我们发现虚拟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渠道问题,一个市场问题,一个模式问题,为何他们能够改变我们生态环境呢?因为互联网在十年前是第一代,后来是第二代,请问今天是第几代?学者们还在吵架,但是我说有一个残酷的现实,第一代我们把搜索引擎作为核心动力,第二代,我们把互动作为核心技术,今天我们发现,一个表叔、一个房妹,自然聚合,构成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引起字媒体、宽媒体蜂拥而至,变成一个巨大的商机,此时是不是我们发生了变化呢?确实是。
第二个,请问徐同学所说的,他的IBM所做的业务究竟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呢?一般说行业规律,您是现代制造业还是传统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还是传统服务业,香港人说我搞不懂,请问汇丰银行做的是什么服务业?由此徐同学给我们清晰的显示,产业在融合,IBM现在究竟做的是什么产业?制造业在服务化,我们的徐同学在谈钱忽悠着他伟大的思想,他背后在卖着他的软件,这就是美国核心竞争力,它可以创造一个无限度复制的一个智慧,而这个智慧成本很低,而基本上不消耗物质,由此我们发现金融海啸剥夺了美国人的财富,但是从马骏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创新能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美国依然用智慧创造着它的财富,美国最大的出口可能不是军工,不是军火,当然也不是别的,而是它的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产业融合正在呼唤着,那么这个是不是适应于我们做重工的熔盛呢?
事实上陈强我认识他已经数年了,他的成长轨迹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各位,他出生于军人家庭,但是他身上出现出的另外一个敏感就是好学,他在外高桥的时候已经注意到海工,这个产业已经不是做重工,做海洋工程,博大精深,因为个性化的定制恰恰是互联网时代和计算机时代最大的优势,之后他把外高桥的优势复制在熔盛重工,今天把世界所有的优势在熔盛重工复制,这个是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
所以三位校友,三位朋友,尽管来自不同背景,但是我们分享到最后,殊途同归,那就是诸位面临的第三代互联网的挑战,那就是自动聚合的一个时代的到来,产业融合已经迫在眼前,于是不是你喜欢与否,而是你适应与否。这就是我的体会,谢谢。
曾捷:下面是提问环节。
提问:我的问题是提给钱老师的,我知道钱老师在香港工作多年,对金融研究这块研究非常深,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内的金融会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谢谢。
钱世政:这个问题刚才扔给马骏是非常合适的,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专家,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商家,这个题目提出不是今年,事实上在黄菊同志主持中央金融工作的时候他就提出,不幸的时候,金融从业人员都认为上海人好出风头,上海也想做世界金融中心,你上海搞什么国际金融中心?黄菊同志生前最后一次召开国家金融工作会议的时候强调一点,人民币走出去,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乃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今天经过金融海啸的洗礼,我们发现,美国人惹了大祸,它在不断的QE1、2、3后,我们发现物价不是它涨,是我们涨,通胀是货币现象,咱们它防水,咱们涨价呢?因为美国人的货币不是美国人持有,而是美国非居民持有,今天它仍然是价值储备最主要的货币,因为所有两个挤进国际储备的货币都变成弱势了,第一个日元,它在国际目前储备最强势的时候达到25%,现在达到3%以下,欧元最强是20%,现在退到10%以下,由此可见,美国人的霸势没有退,而且在国际储备当中更加强势了,当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如果不抓住这个契机走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可能我们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下回再找就很难了。回到您的问题,从商人的角度有什么好处呢?人民币要国际化不是喊口号,首先人民币要变成一个产品走出去,这个产品要有一个市场,这就使香港就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民币市场,于是我们就在那投放人民币产品,比如说海通证券在两年前在那搞了人民币基金,但是这个基金没有产品可投,所以就很惨。我们需要增加固定回报的投资产品,滥发股票,而且股票的股东希望它的成本,那就是给固定回报的。由此,第三个,能不能发现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呢?那么多国有企业都忘了,我们的长江实业写到了,它发行了把东方广场打造成一个人民币计价的信托基金在香港忽悠着上市,回报率很低,但是人民币升值,借东风,它出海了。第三个,当债和股出现的时候,人民币衍生办理能不能出现呢?有一个离岸市场,必须有在岸市场,深圳和上海,这两个市场将会有很多的产品问世,给我们更多的选择。人民币将在香港登陆,最后为人民币出去奠定一个市场法律架构和产品的框架,这是我对未来的理解。
曾捷:谢谢。
提问:请问一下陈总和王总,我在大智慧软件公司,最近在写年报,如果写年报的话你们会怎么写?
陈强:很遗憾,我们还没有发年报,要到3月份。
提问:我这个问题提给徐永华先生的,因为刚才我们也讲到现在这种互联网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今年是2013年,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包括我们社交网络、微博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回想一下十年以前,2013年的时候还在拨号上,还在用QQ、电子邮件,只是这样的一些应用,想请您展望一下下一个十年的时候互联网又会怎样?
徐永华: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看不到未来十年,我想几句话简单回顾一下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IBM是1998年,那时候我们在转型,从1992年亏损,连续亏了160亿以后,重新整合成一个公司,最后大家认同IBM的方向,在1998年提出电子商务的概念,那时候电子商务的概念其实大家没有太多的认知,一直到1999年、2000年的时候就很火了。到了2008年,IBM提出了一个智慧地球的概念,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个智慧地球是什么样的概念,其实它最大的一个核心就是将来我们很多的信息都会数字化,包括很多过程都数字化了,基于这些数字化,分析以后,就会互联。第三步,我们将来的很多决策管理,都会基于这些数据分析,我们称为智能化,我们将来的很多生活方式都会基于数据去判断。简单来讲,未来发生的变化都会对很多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简单回答的话,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变化。
王茁:2000年的时候美国Gartner分析师有一个预测,2008年e-business将会消失,当时也没人信,今天看他也略微大胆了一点,今天我把他的预测延伸一点,我觉得可能2018年e-business会消失,这个e放在business前面会没有了,但是e在会哪里出现?就是business里面的e会倾斜一下,所有的business都是e-business。美国有一本书《创客》宣扬的也是这个观点,互联网和制造业,互联网和其他的产业会深度融合,也就是把前面的e去掉,把business中的e的作用凸显起来,所以我认为可能2008年没实现,但是2018年也许会实现e-business会消失,所有的business都必须是e-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