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欧中国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积极打造高端创新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4日 15:20  中欧商学院官网

  2011年9月13日,近70位商界领袖、知名学者和媒体朋友齐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园,共同见证“中欧中国创新中心”的成立,并出席了随后举行的圆桌讨论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副教务长、中欧MBA学术主任白诗莉教授和副教务长许斌教授等一同出席了成立大会。中欧管理学教授叶恩华(Dr. George Yip)博士和国际商务学教授马科恩(Dr. Bruce McKern)博士出任创新中心联合主任。

  成立仪式由马科恩教授主持,张维炯教授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近些年来,中国的企业开始逐渐重视创新的价值,只有创新才能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但是如何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中欧中国创新中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将更多更好的创新点子带给企业。”

  成立大会上,张维炯教授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讲话

  中欧国际商务学教授马科恩(Dr. Bruce McKern)博士出任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并主持大会

  接着,叶恩华教授介绍了中欧中国创新中心的基本情况,他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潜质的地方,这一点正逐渐被西方企业所发现。如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西方跨国公司开始将中国视为是值得他们认真取经的创新发源地。我们的团队将包括中欧的资深教授和研究人员,当然也会邀请一些中欧之外的优秀学者加入我们的队伍。将来我们的研究成果将用白皮书或者出版物、论坛、研讨会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中欧管理学教授叶恩华(Dr. George Yip)博士出任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并介绍中心的基本情况

  随后举行了创新中心成立的资助签约仪式。创新中心得到了飞利浦、阿克苏诺贝尔、壳牌和帝斯曼四家荷兰企业的资助。张维炯教授今天代表学院和帝斯曼创新中心副总裁Jaco Fok先生、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总裁赛如阳先生以及壳牌中国科研与创新董事景旭东先生正式签约。飞利浦公司在这之前已经率先和中欧签约,成为创新中心的第一个资助企业。

  张维炯副院长与帝斯曼创新中心副总裁Jaco Fok先生正式签约

  张维炯副院长与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总裁赛如阳先生正式签约

  张维炯副院长与壳牌中国科研与创新董事景旭东先生正式签约

  飞利浦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Frans Greidanus先生说,“飞利浦在一年多之前和中欧结缘,当时双方就有建立一个创新中心的设想,虽然非常不容易,但是今天我们终于做到了。中国是飞利浦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的创新也是飞利浦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这次和中欧的合作,我们的员工将会获得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壳牌中国科研与创新董事景旭东先生认为,“在中国,企业创新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和潜在市场,壳牌公司一直对研发(R&D)非常重视,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和很多大学都有研发领域的合作,这次和中欧的合作将使我们的创新能力拥有一个质的飞跃。”

  帝斯曼创新中心副总裁Jaco Fok先生在介绍和中欧的合作时谈到, “中国拥有一个多变的市场环境。现在我们更关注的不是对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是把企业做强做好。因此创新是我们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次和中欧的合作将极具价值。”

  最后,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及北亚地区董事总经理 林良琦先生也谈了自己对创新研究中心的理解,“创新就好比血液一样对企业非常重要。而在创新中,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每个研究机构和企业关心的话题。对阿克苏诺贝尔而言,资助中欧中国创新中心将使我们未来的产品多了一种竞争优势和希望。”

  创新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四家企业的大力支持,从左到右依次是:马恩科教授、帝斯曼创新中心副总裁Jaco Fok先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策略计划总监奈斯安(Annette Nijs)女士、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总裁赛如阳先生、飞利浦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Frans Greidanus先生、壳牌中国科研与创新董事景旭东先生、张维炯副院长以及叶恩华教授

  成立仪式之后,中心以圆桌会议的形式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创新在中国”的高端学术研讨会。先后有12位专家就“跨国公司向中国企业取经学创新”和“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等主题发表演讲。受邀出席圆桌会议的有来自亚太地区的著名企业领袖、专家学者等;其中包括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及北亚地区董事总经理 林良琦先生、飞利浦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Frans Greidanus先生、壳牌中国科研与创新董事景旭东先生、帝斯曼创新中心副总裁Jaco Fok先生、联合利华中国研究所所长王红强先生(Mason Wang)、陶氏化学亚太区首席技术官姚维广博士、携程的副总裁汤澜先生、 诺亚财富的总裁汪静波,以及中欧战略和创新教授陈威如等。本次圆桌会议作为荷比卢BenCham季度创新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商会(BenCham)联合主办。

  创新中心以圆桌会议的形式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创新在中国”的高端学术研讨会

  与会专家就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从单纯的模仿转型为自主研发和创新?在中国有哪些领域是适合首先进行创新尝试的?创新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样更好地和企业进行产学联动以优化创新的效果?

  中国创新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创新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拥有很好的创新优势,例如国内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空间非常大、各级政府对企业创新又给予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但同时,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才刚刚起步。

  中心主任马科恩教授认为:“中国企业被普遍认为缺乏创新。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说到创新企业,大家最先想到的会是产品创新,例如苹果公司。目前,中国公司的确还没有像苹果一样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重大创新。但在一些其他领域的创新,中国企业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对现有技术和商业模式进行的有效改进。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为其他企业未来实施重大创新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谈到中心近期的研究方向时,马科恩教授介绍说:“创新中心已经明确将几家位于创新前沿的中国企业列为研究对象。此外有许多跨国公司先后在华成立了研发中心,不仅将对产品技术,更将对价值链的众多环节,甚至整个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中国市场必将为本中心的研究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案例,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给中国和跨国企业带来有益启迪。”

  叶恩华教授也表示:“中心还将在研究方式上努力创新。我们将携手企业赞助商共同开展研究工作。比如公司可以派遣年轻的‘高潜质’高管(HiPo),以兼职身份和我们组成项目团队一起开展研究。”

  为响应学院“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指导战略,“中欧中国创新中心”旨在建设成为中国创新研究的核心基地以及与在华企业交流互动的高端平台。中心将广泛开展应用研究与外展方案,努力推动学术思想发展、积极影响商业实践,为中国乃至全球企业合作伙伴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马科恩博士于2011年3月加入中欧,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商务学教授。马科恩博士曾在2001年至2007年担任斯坦福大学斯隆商学院项目主任,主要讲授国际商务学、全球管理和斯隆领导力培训课程。目前他仍为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型跨国公司战略方面的研究。

  叶教授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他曾担任过的职务包括:伊拉斯谟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欧洲排名前六的商学院)院长、伦敦商学院、剑桥大学佳奇商学院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现任国际企业学会研究员、高级管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全球战略、全球客户管理、中国企业国际化以及战略转型(包括中国公司在内)方面。他曾多次获得由学生与教授票选出的“最佳教学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