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农地不集中 粮食不安全

2013年04月10日 09:58  FT中文网 

  文/徐建国

  过年在家陪父母。父亲种了一辈子地,里外算是个能手,话头自然离不开田里的事情。说起来最让父亲看不惯的,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种田了,下地的都是老人家,大都过了六十岁了。虽然都已经机械化了,打个电话就可以撒种,收割,也不算特别累人,但是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抱怨也是自然的。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禁追问为何年轻人不种田。父亲熟知村里的事,一语便道破天机:不划算。父亲以老家的一亩地为例算了一笔账。

  苏北老家农村的地种两季,冬季种小麦,夏季种水稻,小麦亩产多说1000斤,水稻亩产多说1100斤。水稻1.35,小麦1.1,两季加起来毛收入2585元。然后看种田成本。种一季小麦的大项成本包括化肥(170),种子(80),刨地(65),收割(60),运输(55),加起来440,小项包括农药,开沟,撒种,除草,加起来大概100块,这样合起来一共540块左右。

  种水稻的成本项目差不多,但是化肥、除草费用要贵很多,而且还要多秧苗培育、插秧、灌溉三项费用,总共算起来大概要800。这样两季成本总共算起来就是1340元,算下来一年一亩地纯收入1245。这里面没有扣除种田人自己的人工和田间管理,产出也尽量往高里算,所以1245的纯收入应该有些偏高。老家人均土地不到一亩,大概9分地,三口之家一年的种地收入不超过3400。倘若是夫妻两个人种,双方每人一半,以1700计算。

  作为比较,倘若进城打工,刚开始也许收入不高,但也有1000块一个月,变成熟练工人后2000块算少的,现在看餐馆招服务员起薪都是两千。而且,打工收入会随着工作技能的增长而增长,能干的能拿好五、六千,甚至更高。这里面不包含特别能干的当老板的,这些人的收入不好作为中低收入的比较对象,也不好作为任何人,包括白领、金领的比较对象。不过,这么一个可能性,或者说梦想,还是会让很多年轻人离开农田的。 平均算起来,进城打工长短工龄一起算,一个月收入以3000计算。

  也就是说,辛苦种一年地,也就是进城打工半个月的收入。这个数字和打零工的收入也咬得上。现在找零工一天工资少说80,多说120,这样半个月大概就是1500。这里的计算很粗略,但是这一粗略的计算反映了一个数量级的差距,就是打工收入大约是种田收入的二十多倍。在这样的收入差距面前,就难怪在城里“挣了大钱”的农村青年,再也不愿下地种田了。

  全国各地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地多,有的地方地少,有的地方产量高,有的地方产量低,具体的收入差距也不太一样。倘若全国耕地以18亿亩计算,农业户口人口以9亿计算,人均土地2亩,这样收入差距减一半,但是还有10多倍,也足以让农村青年离开土地了,背井离乡,妻离子散,都挡不住。过去20多年里,来来回回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就是这一收入差距的历史背书。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了。吉普赛人对我们来说只是个传说,这几亿农民工,才是我们看得见流浪歌手。

  现在村里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农地“赠耕”,注意不是“转包”。也就是说,倘若我家有土地不想种,想转包出去,是没有人来包的,因为无利可图。那么我送给别人种,每季要一点粮食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为别人种你的地已经不太情愿了,附加任何条件都是不太合适的。

  可以想见的,是再过几年老人们就真的老了,不能继续劳动了。那么谁来种地呢?没人种粮,18亿红线恪守的粮食安全怎么着落?只有土地没有人耕种,粮食是不会自动长出来的。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种粮的肯定不是现在农村青年。很难想象还会有一个毛主席,一声令下亿万年轻人下乡。再说他们也不掌握种田的基本技能。当年的知青下乡,估计粮食是没种出来。不过,传播了一些知识倒是真的。

  可以想像的是,现在在其他国家普遍使用的农场制,将取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扩大劳均土地占有量,提高农业劳均收入。上文粗略计算表明一亩地一年纯收入1200左右。倘若一个农业劳动力耕种30亩土地,一年收入就是3.6万,和进城打工的收入大概就持平了。具体的规模要看诸多市场力量的影响,这里只是说一个数量级。比如,随着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这个数字还应该大一些。再如,以家庭经营农场的话,规模还要翻一倍。或者,如果考虑到城市生活便利,而且更丰富多彩,那么住在农村需要一个补偿,农场的规模还要再大些。

  人均30亩的是什么概念?就是人均土地增加15倍,相应的农村人口减少15倍?从9亿减少到6千万。人口以13亿计算的话,城市化率达到95%左右。这个数字看起来很高,但是其实美国的农业人口占比只有6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不到2%。考虑到我国人均地少,均衡状况下的农业人口占比应该更低一些。

  所谓形势比人强。如此基础的经济力量,是不可违抗的。不管愿不愿意,土地的规模经营都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实际上,早在1984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铺开之际,邓小平就预见到了未来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第一个集中是在政府的主动推动下大幅推进的,原因无需多言。比较而言,后两个集中则被动跟在市场后面,制度变革进展缓慢,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严重阻力。小平提出“三个集中”已经将近三十年了,真不知该作何感想。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陕西批准5名国民党抗战老兵为烈士
  • 体育亚冠-恒大4-1逼近出线 贵州2-1逆转升第2
  • 娱乐传前港姐冠军参与三亚淫乱派对
  • 财经一汽百亿资金不知去向 百余名高管被调查
  • 科技史玉柱辞去巨人网络CEO
  • 博客公款吃喝是哪门子内需 悼念撒切尔
  • 读书机警多谋:抗大校长林彪对内斗超然漠视
  • 教育萌妹拒绝求爱体走红:考上清华再追我
  • 育儿部分双独家庭放弃二胎:申请手续繁琐
  • 宋文洲:中国和历史有个约会
  • 姚树洁:撒切尔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借鉴作用
  • 叶檀:中国经济的板蓝根现象
  • 雷思海:惠誉出击中国折射美国货币战布局
  • 张明:城镇化不是神话
  • 金岩石: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是什么
  • 罗天昊:中国首先应造福谁
  • 姚树洁:撒切尔铁在何处
  • 徐斌: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第一前提
  • 章玉贵:博鳌论坛的使命与亚洲政经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