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啤股权竞购战:SAB要约收购 把AB逼向墙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9日 10:44 《财经时报》 | ||||||||||
相关报道:
AB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哈啤,要么帮助SAB高价套现,被宿敌净赚走8亿港元! 本报记者 陈晔 啤酒之都“东方慕尼黑”哈尔滨,电视连续剧般的哈尔滨啤酒(0249,HK)竞购战,本周又有新进展。 全球二号啤酒厂SAB周一(5月24日)正式寄出4.3港元/股的要约收购文件,抵抗世界头号啤酒厂AB的进攻。 鉴于没有人相信,这两个宿敌愿意在中国一个中型啤酒厂如此近距离相视,并长久保持一、二大股东的合作,所以,摆在SAB和AB面前有两种选择:套现一笔钱,或者得到一个公司。 它们是彼此了解的老冤家,它们是善于给对方设置商业陷阱的高手,分析人士指出,本周4.3港元/股的要约收购价? SAB不仅成功从哈啤管理层设计的困局(参见本报上期报道《争购战热到沸点 哈啤管理层聪明绝顶》)中得以解套,还把一个新的难题抛给AB:要么给我这个壳,扩大我在东北市场的领地;要么你付出更多的代价,我套现。 这好比是一场游戏,你和对家各有5块钱,差距为零。因一次失误,你被对家赚走5元,两个人之间的金额差一下子扩大到10元。 套现对于SAB而言,也是不错选择,毕竟SAB去年7月取得29.6%哈啤股权时的出价仅为2.29港元/股(其实AB当时也可以类似价格吃进这笔股权),低于本月初AB取得29.04%股权的作价3.7港元/股。 如果AB选择套现,按照SAB给出的4.3港元,不到一个月AB就可以套现1.75亿港元(?4.3-3.7?×2.91=1.75),但是这个利润显然不是AB本次加入哈啤之争的最终目的。更何况,AB已向哈市捐献了800万美元——本周AB宣布了这个捐赠计划,目的是建立城市发展信托基金,其中有一项用途就是为哈市举办啤酒节,并有意在哈市建立其主打品牌——百威的销售中心。这一招被业界理解成AB坚定收购哈啤的暗示,但是人们还是没有真正得到AB给出的竞购价,同时AB还在积极洽商入股济南啤酒。 而AB如果决意血战到底,只有提出更高的竞购价,普遍认为AB的出价应不低于5港元(5月25日哈啤股价达到5.05港元)。SAB套现却是近8亿港元(?5-2.29?×2.95=7.99),扣除SAB因为改变哈啤股权比例而付给哈啤管理层的1.1亿港元,SAB在购入哈啤股权不到一年时间里赚得近7亿港元。 这个数目相当于2003年哈啤净利润的6倍多,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哈啤的利润不变、假设SAB收购哈啤50%股权,SAB需要等待12年以上才能从哈啤获得与7亿港元相当的收益。 在利润率不断下降的中国啤酒行业,何必坐吃一个公司的收益?更何况,这笔钱是从AB处赚得! 因此SAB对全购,对于截止日期6月21日之前能否拿到50%以上筹码显得心不在焉。5月25日,SAB亚非区财务董事何乔羽在北京对《财经时报》表示:“收购哈啤对于我们来讲并非是不可或缺的。” SAB全球总部的公司事务总监苏 .克拉克也没有否认套现的可能。SAB管理层说过,收购哈啤只在某个价格上具有吸引力,这个价格就是每股4.3港元! 苏.克拉克、何乔羽离开北京后,本报27日致电SAB,却被告之二人都不在香港,SAB留给公众联络的一部香港手机,打过去对方的回答也是没在香港。 何乔羽透露:年初在得知哈市想要出售股权时,就与哈市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谈判;并为这次收购特意于今年4月8日成立了一间间接全资附属的BVI公司(也就是本次收购的收购人),何乔羽、陈金杯、Keith Gordon Doig、克里斯沃安出任董事。在谈判到某一阶段时,SAB回去征求股东意见,之后却获知哈市这笔股权已经卖给了GCH,GCH又马上将股权卖给AB。 何乔羽一番话可能表达本次收购战的另一层意义:“SAB在中国和AB的战略是差异化的,我们在中国有合资公司,AB直到近期才开始在一些中国的当地啤酒公司中战略性持股(持青啤9.9%),AB努力地想在这方面赶上我们。” 在青啤之外,AB在1995年以5000万美元收购武汉的一家啤酒公司,成立武汉百威, AB在此的累计投资额接近2亿美元。在中国的地位显然没有达到世界一哥的要求。 自从SAB在1994年与华创成立华润啤酒以来,华润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啤酒厂,全国的生产基地达到34个,拥有雪花等多个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