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等离子彩电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 台启森/摄
□本报记者杜鹃
彩电业市场“金九银十”的好日子即将结束,但经销商脸上的笑容依然带着苦涩。记者日前在北京国美、苏宁、大中转悠时发现,对于等离子彩电,仍然是看的人热热闹闹,买的人冷冷清清。国美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整个北京市场的月销量也就在100台左右,而大中的工作人员则坚定地否认了这一说法,“肯定没有这么多”。
广告投入不温不火
国内彩电市场,历经去年炼狱般的苦难和低谷后,今年可谓卷土重来。先是7月份的高端彩电市场的价格雪崩,一下子重新吸引了所有媒体对彩电行业的关注;进入9月份之后,部分等离子彩电的降幅高达15%,跌进3万元以内。
毫无疑问,高端彩电市场是今年行业的热点。但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高端彩电的广告量占同期行业广告总量的比例已从去年49.6%下降到今年的43.6%,说明今年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继续加大高端产品的广告投入。广告的不温不火实际上体现了彩电企业对高端产品市场的判断———市场没有完全成熟,还是小众消费时代。
一句话:等离子彩电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
短期不可能大幅降价
等离子彩电的主要成本构成是等离子屏与电路,这两部分的成本占整机成本的60%还要多。由于相关技术问题导致成本太高,目前在发达国家42英寸的等离子彩电的价格依然维持在5万元左右,眼下即使在发达国家范围内等离子彩电也没有普及。专家们估计,等离子彩电在未来的5年之后才开始进入普及阶段,目前仍然不具备大规模降低价格的产业与市场条件。
截至目前,掌握等离子彩电核心技术的企业仅有松下、LG、三星、先锋、NEC、富士通6家企业,我国企业还没有掌握等离子的关键技术,也没有进行生产,只是套装整机,更不具备大规模降低成本与价格的可能,即使今后在中国生产的等离子彩电短期也没有大幅降价的可能。
过时“等离子”开始清仓
既然在短期没有降价的可能,但是中国的等离子彩电为什么还能快速把价格拉低呢?业内人士分析,等离子彩电虽然没有产业化,但是其技术更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日本、韩国掌握等离子核心技术的企业一直在为未来市场做着不懈的准备。由于最新一代的高清晰度等离子彩电上市的预期越来越近,香港、日本等发达消费市场老一代等离子彩电降价的动作越来越大,国内彩电企业面临双重压力,被迫大幅度降低手中的老等离子彩电的价格,以期走出被市场“套牢”的窘境。
在北京国美南三环分店,某国产品牌的等离子彩电已降至2.3万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销售旺季的降价行为,可以帮助国内企业迅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长期处于销售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企业即使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却达不到获取利润的目的,最终会得不偿失,导致亏损。有专家分析,在这批老等离子彩电“清仓”完毕之后,中国市场等离子彩电的价格会有所反弹。否则,一亏再亏的事情是厂家和商家都不愿意接受的。
背投主流面临升级换代
据有关资料分析,今年全球等离子彩电需求量将达35万台,而到2005年仅中国等离子彩电的需求量就将达到47万至75万台,而这仅是保守估计。可是,从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来看,等离子彩电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从三星、三洋等跨国企业来看,其在中国大屏幕彩电基地并不是单一的等离子彩电基地,它们将按照市场接受的顺序统一支持背投、液晶、等离子彩电。
中国市场的背投彩电最早是由跨国品牌在1999年开始推出,产品基本上由东芝、索尼、日立等跨国品牌独步天下,但从2001年长虹推出背投彩电到现在,背投格局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
有关资料显示,长虹背投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经超过20%,并且还在以每月30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国其他所有本土品牌的背投彩电的总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今年4月29日,长虹利用自己掌握背投彩电关键技术的优势,率先在中国市场停止第一、二代普通背投的生产,以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第三、四代背投彩电对抗跨国品牌第一、二代背投彩电,逼迫跨国品牌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
在承受巨大的技术与价格压力下,外资品牌将一次性的甩掉普通背投彩电,那就是对普通背投彩电来一次更大规模的降价行动。可惜的是,由于普通背投彩电闪烁、亮度低、清晰度不够等技术缺陷,即使价格大幅度降低,市场号召力也应该有限。在跨国背投彩电代别转换的时间内,以长虹为主的三、四代背投彩电将成为中国背投彩电的主流,新生代背投的市场占有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以预见背投彩电格局的巨变还将陆续上演。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分析,指望中国在明年或者后年就迎来等离子彩电时代是不切实际的。背投彩电在中国市场经过大约5年的培育才刚刚步入规模利润期,家用与商用的兼容性是背投成为拥有良好市场容量的产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核心点是背投彩电1万元出头的适中价格,超大的屏幕,使其大规模的普及成为可能。目前,长虹、东芝等背投彩电的热销就是这种市场发展的最好注脚。(5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