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曙光:补贴中石化的荒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 11:29 《中国企业家》杂志

  石油部门高利润的秘密在于资源要素低价,占有国家大量租金,国家不去收租,反给它补贴,岂不荒唐

  文 | 张曙光

  国有企业改革30年,前进在什么地方?问题在什么地方?不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继续前进。

  2007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财政部和国资委据以制定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从今年起,国有资产收益要按照一定比例上交国家。从理论上来说,这一规定存在着很大的混淆;从实践上来看,《暂行办法》是一个倒退。

  人们都说,中国的国企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这话不错。但是,分权化并不是市场化,也不必然导致市场化。为什么1978年以前的放权没有导致市场化,而1978年以后的分权却走向了市场经济?关键就在于之前不论是国家向国有企业放权,还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均没有超出计划经济和国有制的范围。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打破国有部门的垄断,放松政府对非国有部门的管制,从而开启了经济市场化的大门。其实,打破国有部门的垄断和放松对非国有部门的政府管制,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

  那么,国有企业改革真正推进的地方何在?问题又在哪里?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从产权改革来看,其前进和不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抓大放小,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下面搞起来,1995年变成中央的方针。原因是国有企业机制僵化,亏损增加,在市场竞争中败北,出现了绝对贬值或者相对贬值,反正是撑不下去了。把小的国有企业卖了,变成了非国有企业,一方面扩大了市场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使一大批国有经济退出了竞争性领域。

  二是实施股份制。股份制改造是在放小全面推开和基本完成以后开始的。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重要的不是让国有部门相互参股,而是让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国有经济垄断的领域。原来的国有独资企业变成了公众公司。不仅如此,股份制企业也从一般制造业领域扩展到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

  以上两点才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真正突破和成绩。不错,在这种深刻的变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内部人合谋,贱卖国有资产,发生人们说的国有资产流失。再如,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没有跟上,政企分开尚未实现。这些事情不能排除,但是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对的。否定国有企业改革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除了产权改革以外,国有企业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前述文件涉及到的问题,即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问题。

 [1] [2] [下一页]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