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梅新育:承认世界第二强国又何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22:58 《中国商人》杂志

  文/梅新育

  法国社会研究机构Harris Interactive受法国France24电视台和美国《国际论坛先驱报》委托在美欧开展民意调查,调查样本覆盖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的6645名居民,年龄16岁至64岁,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其中各国持此观点的受调查者比例分别为:法国93%,美国90%,德国和英国87%,意大利88%,西班牙86%。

  美欧居民持有这样的观点并不奇怪,确实也很有根据。所谓“强国”与否,比较的是包括政府行动能力、经济规模、国民生活水平、军事力量、文化感召力等等在内的综合国力;能够角逐强国前五名的无非是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欧盟的两三个国家,或是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或是将日本也纳入这个行列。在这里,美国的综合国力名列榜首,世所公认;至于第二强国,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日本在严格意义上仍然是一个被占领的战败国;俄罗斯因为苏联解体而蒙受了不可挽回的重创;欧盟没有一个成员国人口上亿,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都很难单独作为世界一“极”,但作为一个整体的欧盟行动能力又还非常差;俄罗斯和欧盟都在遭受人口老龄化的危机……相比之下,中国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充裕、国土广大、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茅且增速居全球大国之首的国家,被众多美欧民众视为世界第二强国,实属理所当然。我国人均GDP水平与美欧国家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需要记住,国际政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而不是个人,在任何时代“强国”与“富国”都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而且市场上汇率对比并不等于真实的购买力对比。

  即使观察者存在偏见,即使观察存在偏差,但客观情况的变化终将反映到人们的认识之中。这条新闻表明,经过建国以来58年奋斗,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确实已经彻底改变了昔日世人眼中“东亚病夫”的形象,世人越来越多地承认了中国国力的增强,即使自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和鸦片战争之后对中国极度蔑视的西方人也不例外。借口中国现存问题而完全否定“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的观点,不过是因为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强国必然完美无缺。

  那么,面对这样的现实和外界认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该做的当然是继续努力解决我们面临的众多问题,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力,完成国家统一,巩固作为一个强国的基础。时至今日,在硬实力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我们尤其需要重视增强软实力建设,我们展现给世界的不应该仅仅是那些导演、文人、“艺术家”之辈只会向西方人展示的本国女人的身体。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惟自信者方能自强。我们的躯体已然站起,我们的思想不应仍然下跪。

  其次,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几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环境来解决内部问题,而国际环境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影响又是利弊皆有。聪明的国家应该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应该善于以最好的条件利用外部资源;而一个国家能否利用到外部资源,利用外部资源的条件是否有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基于实力对这个国家的认识。既然已经有那么多人将我们视为名列前茅的世界强国,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认识为我们争取利用外部资源的更有利条件。

  第三,任何认可同时也意味着期望,世人越来越多地认为中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强国,对中国的疑虑和寄予的期望必然同时上升。大国崛起同时意味着对他人生活的影响上升,意味着对国际社会公共事务所承担责任的扩大,中国能否以负责任的态度善用这种日益上升的影响力?中国能否表现出足够的治理世界能力?我们需要化解疑虑,并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不负世人对强国的期望。我们的终极目标无疑应当是增进本国国民的福利,而我们用以追求这一目标的手段不是与外界冲突,而是和谐。国家硬实力的增长及其影响的溢出要求国家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和良好的治理世界能力,而负责任的态度和良好的治理世界能力表现又将为这个国家硬实力的进一步增长创造较好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而坚定地拒绝某些势力要我们承担非分负担的企图,但我们不能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因为这种逃避最终必然通过损害一国的信誉而损害其硬实力的增长。回顾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中日两国的不同态度以及危机后两国在东亚影响力的消长,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