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益平:政府与市场对话的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23:22 《财经》杂志网络版

  公开的政府信息、政策披露应该有一些正规渠道,避免有歧视性的信息披露,并应以稳定市场为目标

  【网络版专栏·宏观中国/《财经》网专栏作家 黄益平】过去一段时间,经常有投资者询问在论坛上发表演说的官员究竟是谁、是否代表官方立场?投资者如此关心中国政策走向,确实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很多投资者其实并不投资中国资产,但他们在全球各地投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走势。因此,说中国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力量,丝毫也不夸张。

  但是,大部分投资者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政策的决策机制。对于一个没有认真考察过中国政府组成的人来说,要完全了解

人民银行并不是独立的货币政策决策机构以及国家发改委和
财政部
之间的分工其实是不容易的。这意味着投资者要真正了解
中国经济
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国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如何改善决策者与市场之间对话的艺术就成了一个迫切的课题。投资者的普遍感觉是大部分政府官员都非常坦率,每次交流都获益匪浅。这一点和他们在日本和韩国的经历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当然,这些投资者并不想从官员那里打听决策秘密,他们最希望了解的是决策者们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考虑。

  但是公开的政府信息、政策披露应该有一些正规渠道,这样可以避免有歧视性的信息披露。如果总是一部分人先得到信息,就会造成小道消息满天飞,而且很难防范内部交易。这就可能鼓励投机行为,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政府在信息公开化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一些部委也都设立了发言人制度。国家统计局应该是走在比较前面的,开始设定固定的时间公布重要的经济数据,这对于资本市场秩序非常重要。但这些新的体制在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例如,通货膨胀率应该是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但有很多次却被其他部委的领导抢先在其他会议上透露出来了。即使没有官员正式透露,很多时候市场上会预先流传一个数据,而十有八九这一被流传的数据十分准确。我们知道,对资本市场来说,像CPI和GDP等都是非常关键的数据。CPI过高有可能导致利率上升或货币升值,预先知道这样的数据就可能从中渔利,但这是违反市场规则的。像这么重要的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一定会有个初步估计并通报给其他重要部门以作政策决策参考。但在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以前,这样的数据最好应该留在政府内部。

  投资者最难判断的,往往是一个官员所讲的是否代表政策方向。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外汇储备多样化的言论屡屡引发美元暴跌,但过后发现又是虚惊一场。其实这些官员在发表演说的时候都已经明确说明只是以个人的身份发表意见。当然,媒体报道不可能逐字逐句转述,只能发表最精彩的言论。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是否应该以个人身份发表意见?也许个人意见留到学术会议或私下交流时去阐述更合适?

  决策当局与市场的对话应该以稳定市场为目标。“出奇不意”或许可以偶尔为之,但在正常情况下,决策者应该引导市场预期,这样一旦新的政策实施就不会造成市场过度振荡。世界各国央行领导人在这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时候看完一篇讲话稿,感觉依然云山雾罩,但这可能就是他的目的。

  中国在国际资本上的地位日益显赫,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改善与国内、国际市场之间的对话艺术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其实这也是促成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何况,除了经济决策以外,中国政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即资本市场上的大股东。全球十大公司,中国占据半壁江山,但这五大公司无一不是政府所拥有。-

  作者为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本文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的意见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