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管清友:国际合作减排陷入了囚徒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07:5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管清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学者  经济学博士

  人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近十年来备受各国政府关注的话题。因为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话题本身又充满争议。

  大家都在担心了,威尼斯可能要被海水淹没了,而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岛已经消失了。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增暖1.1摄氏度至6.4摄氏度的预测,是由各国23个气候系统模式58次数值试验得出来的结果。但是,这些数学模式是否能够准确反映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自然科学界仍有很多怀疑。一些研究机构就坚持认为,全球气候的变化不过是地球自身冷暖周期转换的结果,与人类自身活动无关。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生命周期长达50至200年,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停止排放,全球气候也会由于温室气体的长期存在而发生变化。在未来的一个世纪中,全球地表气温持续升高之势已不可避免。因此,减缓和适应这一趋势乃是人类社会的当务之急,这要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问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至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之前,它有时只是作为资金和技术议题谈判的一部分。当然,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性是两个问题,强调适应性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而是说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针对气候变化在不同区域、行业的不同影响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应对措施。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1990年、1995年和2001年相继完成的三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今年,IPCC公布了第四份报告。它汇集了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认识,明确了以下几个事实:

  第一,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现实。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起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可能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90%可能是人类活动。

  第二,气候变暖将使部分人面临死亡威胁,由于技术和财力方面的应对能力有限,那些最贫穷的国家受到的影响将最为严重。在非洲,酷热将使登革热、霍乱、疟疾等疾病蔓延。

  第三,欲将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避免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等各领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经济上必定要付出一定代价。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为379ppm(百万分之一)二氧化碳当量。假设能够实现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浓度峰值控制在445ppm至710ppm之间,全球GDP最高可能损失3%,如果尽快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那么对GDP的影响不大。如果现有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不加以改进,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继续增加。

  但是,由于各国在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的分歧很大,目前来看,《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比1990年的排放量相应减少5.2%,并规定了15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温室气体限排任务及时间表。但此后的历次会议都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的2008至2012年减排义务,只有欧盟大体与1990年持平,经济转轨国家由于经济下滑减排了36.8%,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大大超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

  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一再受挫,使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演变成一场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国际合作陷入了“囚徒困境”。

  发展中国家认为,气候变化是由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应由发达国家支付。发达国家则认为,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很难评估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很难评估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效益,对适应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作用了解甚少。

  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矛盾。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联盟强调应帮助他们实施具体的适应措施;石油输出国强调由于发达国家采取减排措施对其造成经济影响,强调支持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多样化;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则强调技术转让、能力建设对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得问题更趋复杂。欧盟之所以能够实现减排义务,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对欧洲影响很大。如果北大西洋暖流减弱或消失,整个欧洲都将受到很大影响,欧洲主要国家在减排问题上有很高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其次,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费已经从煤炭、石油转向天然气,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再次,欧盟东扩后,新加入的东欧国家由于经济下滑为整个欧盟减排扩大了空间。最后,欧盟希望借助气候变化问题提高自身软实力,扩大政治影响力,抢占道义和国际规则制定的制高点。由于美国地处中纬度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加上国内利益集团的阻挠,布什政府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相比之下,美国的一些州政府在参与减排方面走在了联邦政府的前面。目前美国已经有5个州设立了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加州政府更是制定了减排25%的目标。

  由于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没有就减排承担规定的义务,这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不满。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一个重要借口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排放大国要承诺更多减排份额,欧盟也一直在强调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减排义务。减排也因此成为美中关系、欧中关系的重要议题。

  新的全球问题急切需要新的全球治理框架来应对,这个新的全球治理框架在哪里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