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辉清:3年后有多少把握扭转失衡的天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09:4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高辉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

  ——循环经济随笔之十四

  很多关心循环经济的人也许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政府一边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一边却出台了大量节能减排的具体政策。这让人产生了疑惑: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对此,我想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如果说循环经济是战场上需要攻破的一座城池的话,节能减排就是城池外围的防御工事——外围不扫,城池难破。所以,大家看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只有节能降耗与经济增长两个量化指标,它们就像两个砝码,分别被放在了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杆天平的两端。

  现在,快两年过去了,从经济增长这一端来看,应了那句话——“强者恒强”。2006年比上年加速了0.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又比去年全年加速了0.4个百分点。从节能降耗这一端来看,则是“快速成长”。2006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33%,这是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下降。2007年上半年我国GDP能耗强度更降为2.78%,呈加速下降之势。换句话说,两个砝码都加重了,但是,对照“

十一五”规划要求,经济增长偏高,而节能降耗依然不够,经济与
能源
的失衡状态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很显然,政府部门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五大新的更高要求。其中第一条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五条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要满足这两条要求,就有一个共同前提——加大节能降耗的分量。

  去年以来,尤其最近几个月,多项宏观结构调整政策相继出台,包括财政、货币、产业、收费及价格、环境保护等政策,力度不小。比如说,发改委、财政部、电监会最近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甄别,区分为允许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调整差别电价收入用途,取消对电解铝、铁合金和氯碱等高耗能企业的电价优惠政策,要求仍在以大用户直供电和协议用电名义自行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的四川、湖北等省立即停止此类电价优惠行为。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将按节能效果奖励企业。财政部、发改委近日联合发文明确了奖励办法,即实行奖励资金与节能量挂钩,以确保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际节能效果。其中,东部地区节能技改项目,按节能量每吨标准煤200元予以奖励,中西部地区按节能量每吨标准煤250元予以奖励。

  这些政策也确已收到了相应的效果: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的同时,高能耗行业单位耗能下降了,2007年上半年煤炭、钢铁、建材和化工都下降了5%以上;工业中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等增长速度总体上有所加快;资源类产品增长速度下降,在工业快速增的同时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长不升反降。

  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对此掉以轻心。

  首先,结构调整的步伐还比较缓慢,而工业增长速度则快于GDP增长速度,其中高耗能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偏快。工业增长中轻重工业增速差距再次拉大,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增速。与此同时,虽然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但赶不上同期的工业增速,以至于服务业比重不升反降,能源消耗增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第二,节能减排的目标提出来以后,一些政策措施有些是刚刚出台,需要一段时间来发挥作用,有些还不够完善。其中,有一些能源价格和税收政策虽然有所调整依然没有调整到位,资源价格依然没有正确地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本,市场机制还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三,与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的周期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工业、一些原材料工业发展比较快,这也是经济发展当中的一种客观的规律。与此同时,近几年,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大家生活条件相应改善,冬季取暖、夏天制冷等对电力需求增大,这些居民生活用电本身不直接增加GDP,但是它却直接消耗了电力,导致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上升。

  第四,现行投资管理体制不利于产业规模升级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能耗强度明显较大。然而,在我国投资管理中长期以来 “控大放小”,越是小规模的企业所需要的政府审批级别越低,且越容易得到批准。这已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可绕开中央政府的审批,为了政绩和财政收入的需要上马能耗高和污染严重的项目。同时,这也导致了同一行业在各地区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

  由此看来,节能虽然只是一场外围战,却依然是块难啃的骨头,别奢望在短期内收效。我们不妨假设,在未来三年内,经济增长即使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放慢,“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也将被大大地突破,而能耗强度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回落,规划目标也将难以完成。

  走笔至此,本文的写法越来越不像是随笔,在较大程度上倒像是分析报告。其实,笔者只是想通过这种“有点专业”的方式希望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如果社会各界包括各位读者在内,不作更大努力的话,到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天平将依然倾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