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陶冬:转型中的香港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 23:21 《新财富》

  在突飞猛进的金融业与充满活力的旅游业带动下,香港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型。

  香港经济的重新崛起,依靠的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转型,依靠的是内地购买力的爆炸性增长。民间经济惊人的柔韧性和适应性,使香港由“内地的中介人”摇身变为“服务提供者”,这便是“香港故事”的内核。在不远的将来,香港的航空业、会展业、医疗业,甚至教育业,也会出现类似的转型。

  陶冬/文

  2006年是香港股市扬眉吐气的一年。这年港交所IPO集资418亿美元,荣获世界单一市场IPO冠军;日均交易量达到381亿股,比2005年上涨64%,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资本市场。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股市是地产股一枝独秀,今天则是中资企业百花齐放。

  接下来香港推出人民币债券,为其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奠定垄断性基础,同时为打造区域债券市场创造条件。近年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也有长足进步。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提香港与新加坡在区域金融中心上的竞争,香港的目标是世界级的金融中心。

  金融业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一系列周边产业的增长。会计、法律、

理财等行业,成为近年最热门、工资增长最迅速的领域。香港金融业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型,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旅游业是促进香港完成结构性转型的又一产业。在自由行的推动下,内地游客在过去4年中增长3倍,成为香港旅游业的绝对支柱。香港已经由日本游客的购物天堂蜕变成中国游客的佛罗里达。游客的激增,为零售、餐饮、酒店等行业注入了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支柱。

  失业率的下降、工资的增加,拉动了内需,本土消费近年也有出色的表现,香港经济连续3年增长超过6%,这对一个成熟经济来说,难能可贵。

  在经济的重新崛起中,其实香港政府并没有做多少。香港股市近年的畅旺,很大程度上需要感谢A股的4年熊市。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景和美国资本市场的作茧自缚,使香港在现代史上罕见的IPO浪潮上捷足先登。港交所一流的监管和基础设施,以及云集香港的各大投资银行,为港股崛起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自由行的政策优惠,是北京给的。港府和旅游监管部门面对黑店宰客痼疾已经束手无策,倒是民间创意和活力为旅游业开创出新的空间。从兰桂坊到海洋公园,从广东道到莎莎,见证了香港旅游的转型。

  香港的重新崛起,依靠的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转型,依靠的是内地购买力的爆炸性增长。民间经济惊人的柔韧性和适应性,使香港由“内地的中介人”摇身变为“服务提供者”,这便是“香港故事”的内核。笔者认为,在不远的将来,香港的航空业、会展业、医疗业,甚至教育业,也会出现类似的转型。

  这次转型中,不是所有行业、所有人士都受惠的,经济增长强劲,但是失业率却遭遇结构性瓶颈。中高层专业人士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无技术、低收入阶层却没有享受到太大的好处。同时,香港写字楼租金飙升(中环租金超过东京CBD租金40%),不少公司在不动声色中将部分就业外移至内地或新加坡。这是香港的隐患。

  不过,香港已经重新进入负利率时代,笔者对香港房地产走势看好。人民币的持续加速升值,一方面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香港,另一方面推高通货膨胀,而美国利率下调只是时间的问题。银行面临巨额资金流动性,但信贷增长却裹足不前,按揭战可能绵绵不断。这种背景下,受惠于此次经济崛起的中高端专业人士,应该成为楼市的主要买家。

  笔者最看好的,还是港岛南部和山顶的

豪宅。近年内地经济、股市、楼市的旺景,制造出一批10亿元户。他们的生意在内地,不过香港的医疗、教育、治安、法制环境更优越,而人文、地理、饮食习惯上更接近内地。

  十年后,港岛区楼价至少翻一倍,而新界部分地区楼价则可能贴近深圳。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xincaifu@p5w.net。(《新财富》2007年05月号最新文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