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杨英杰:资本自由流动的自由度该有多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07:0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拥有可观的经常账户盈余,这意味着可以是世界各地的净贷方。在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资本是向外输出而非流入。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增长缓慢,根本原因在于投资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根本无济于事。实际上,资本流入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这可能使本国货币升值,降低出口,从而进一步削弱投资。发展中国家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投资机会。投资机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社会的稳定,而社会的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主体行为的稳定性。 □ 杨英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惊人的表现。特别是2006年中国股市的不寻常表现,吸引的不仅仅是注意力,更多的海外资金以不同方式不断流入境内。股票市值空前增长。短期来看,中国股票市场表现有两个方面因素的刺激,一是人民币稳步升值的预期,二是流动性严重过剩。但从长期来看,支撑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的稳定的预期。 然而,一段时期来一直有一种声音称,中国经济这趟车很危险。认为中国经济不能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金融自由化程度严重滞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私有化程度太低。开出的药方是:金融自由化、经济私有化。 开出金融自由化药方的依据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严重不足。我们应该承认,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缺陷。比如,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缺陷。学术界普遍认为, 中国资本市场从建立之日起就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 忽视了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 时至今日,可以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资本市场配置资源、配置风险的功能日益突出,投资者高回报预期增强,这恐怕是2006年中国股票市场表现抢眼的重要原因。 当然,资本市场层次单一的缺陷仍存在,中国长期只注重发展单一层次的股票市场, 而忽视发展债券市场, 导致市场无法实现规范化。在直接融资中,国外债券融资比例一般远远大于股票融资,2005年美国债券发行的规模大约是股票发行规模的6.5倍;而去年中国发行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仅相当于同期股票筹资额的44%。 发展债券市场的工作,我们正在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共有43个发行主体发行了45只企业债,融资规模共计1015亿元,同比增长55.2%,发行家数和融资总额都为历史之最。我们正在走出“以股市为重心”的误区, 加快改革,不断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体系。 所谓金融自由化主要是指解除金融体制领域的各种管制措施,比如解除资本管制。根据中国的情形,直白地说就是解除汇率管制,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或者说是让人民币自由升值。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理论依据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在中国吃一斤饺子才十几元,而在瑞典却是合人民币一元一个饺子,吃饺子在瑞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由此得出中国的货币币值严重低估。诸如此类。购买力平价理论本身的不合理无须赘言,但就十几元钱一斤的饺子而言,对于占中国总人口60%的农民来说,又有几个能吃得起呢?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实在不值得一驳。 更进一步而言,解除发展中国家资本管制的理论基础本身就值得怀疑。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大量的投资机会,但是却缺少储蓄。外国资本流入可以让这些国家利用富国的储蓄,提高其投资比率,并且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很难有证据表明解除资本流通管制的国家能因此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实际情况是,最近几年中表现最佳的国家,却是依赖外国资本最少的国家。 中国拥有可观的经常账户盈余,这意味着可以是世界各地的净贷方。在其他高增长国家中,越南的经常账户基本持平,印度则只有些许赤字。在拉美,阿根廷和巴西近几年一直有较高的对外盈余。事实却是:在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资本是向外输出而非流入。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增长缓慢,根本原因在于投资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根本无济于事。 实际上,资本流入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这可能使本国货币升值,降低出口,从而进一步削弱投资。换句话说,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投资机会。投资机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比如,打破垄断、确保公平的竞争等等。 对于经济私有化,罗马俱乐部报告《私有化的局限》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无需我们在此多说。我们想要说的是,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社会的稳定,而社会的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主体行为的稳定性。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地域和民族特点,传统文化、观念、习俗及民族性格、心理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 换句话说,我们不否认市场经济具有普世的观念和价值,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往往最终决定了本地区和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走向。不切实际地用所谓“国际经验”指导本国实践(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最终酿就的是一杯苦酒,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感谢那些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将要遇到某些困难并提出建议的善意提醒,但是,也要注意那些不适当的药方,弄不好会坏了我们的肌体,坏了我们的经济。这点当心不是没有必要的。 (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教授)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