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经济学人--郭梓林 > 正文
 

《大院深处》系列之十二:绝不跟银子生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9:58 新浪财经

  书评:《大院深处》系列之十二

  绝不跟银子生气

    郭梓林的博客  专栏

    文/ 郭梓林

  合作与背叛,联盟与倒戈……这些都是商界让人眼花潦乱的活剧中层出不穷的故事。其主旋律是什么呢?是各自的利益!《中国经营报》2005年9月20日发了一篇报道:《地产江湖恩怨终有结局:王石孙宏斌握手言和》,这标志着两位企业精神领袖从火爆的正面交锋到历时一年半的“冷战”终于结束了。有媒体说:就在地产市场和政策环境的风云变幻让大家无暇它顾之际,这对“冤家”却突然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不禁让人想起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那句名言:大英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乔家大院》所描写商界也不例外,利益总是左右着商家们的选择——

  乔致庸要去

武夷山贩茶,路途遥远,周期长,所以这趟生意如果没有一大笔银子,就做不出规模,而没有规模,肯定是划不来的。四年前,水家、元家跑一趟这样的茶生意,至少都得带上三百万两银子。可是乔致庸手头能动用的现银,笼统也只有三十万两。因此,这趟生意如果非要做,只有向其他商家借钱。

  然而,自从乔致庸在包头设立了新的店规,让伙计也能占身股,着实把相与们好好地得罪了一把。号称祁县三大商家的水家、元家和邱家就因此事,私下结盟不再与乔家做生意。连乔致庸的老丈人,太谷的陆老东家,为了保住自己在商界的利益,也不得不把前来探望他的女婿、女儿“轰”出门去,闹得满城风雨。在如此孤立的条件下,乔致庸却要向这些暗地里跟他较劲的相与借银子去贩茶,在曹掌柜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乔致庸则很自信:一来茶路不通,广大茶农没有了收入,二来作为山西最大茶商的水家和元家,这四年来损失几百万两银子利润不说,原有的店铺还得继续维持,三来国家的税银也减少了。因此在这样的时候,如果有人能站出来疏通茶路,肯定是一件多方得利的事情。

  果然不出乔致庸的所料,水家第一个就背弃了三家的约定,答应出银子,只是找了一个理由下台阶:“万一此事不成,你把我的银子赔了怎么办?”乔致庸知道有戏了:“那我愿意以乔家现有的十七处生意抵押给你。”这算是打破了坚冰。而元老东家更是深明大义:“其实古往今来,天下商路又有哪一条不是险道?我已经老了,如果年轻十岁,我一定会捷足先登。孩子,有了你,晋商不避万死开拓商路的火种就不会熄灭!”不仅支持,还给了高度评价。虽然水家、元家对邱家封锁消息,但他很快就知道了消息。于是迫不急待地主动找上乔家,也要入上一股。难怪孙茂才在一旁高兴地说:“恭喜东家,这么轻松地就打破了祁县三大商家不和我们做生意的约定。”其实道理很简单:商人绝不跟银子生气。

  记得还有一位英国首相,叫邱吉尔的好像曾经说过:最不应该相信的就是条约!或许因为邱吉尔喜欢反复引用帕麦斯顿的那句名言,并故意不说明出处,弄得很多人以为那句话是他的专利。

  (2006年4月11日于中海雅园丽都阁11-A)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