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毛寿龙:仇富心理并无大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 16: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毛寿龙

  中国社会目前存在仇富心理吗?

  我将此问题用短信发给几位朋友,都回答“嗯”。看来,仇富心理确实存在。

  不过笔者在逻辑上稍有困惑:发财致富,诸多人之理想。古人数白花花的银子,没有不眉开眼笑的;今人在数钱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满面笑容,除非那不是自己的钱。无论是钦差大臣,还是凡夫俗子,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博士毕业,基本都差不多。或许为此,很多人都去求神拜佛,在新年祝福时,都会说祝你发财。也就是说,富人都是我们的楷模。如果能够选择贫富,没有人选择贫穷,除非在特定的疯狂年代。

  接下来的问题:人们都把富人当作自己的楷模,奋斗的目标,并喜欢拥有更多的财富,但为什么还仇富呢?难道是人格分裂吗?

  于是发短信再问:“为什么仇富呢?”

  回答是:“仇不公。”

  继续问:“穷也有不公,为什么仇富不仇穷呢?”

  答曰:“富者非正取,穷为被动。”

  这就答到正根儿了:中国当前所谓的仇富其实并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穷虽也有不公,但穷人往往是不公的牺牲品,是被动的,不得已而穷之。但富人,则是不公的受益者,是主动的,是得已而富之。

  据此可以想见,中国当前大家普遍认为存在仇富心理,其原因是中国目前的富人,很有一部分致富手段不正当。这其实并非全怪富人,因为这有其客观原因。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是渐进模式,要打破过去越穷越光荣的意识形态约束,特别是在改革初期致富的人,往往是敢于“投机倒把”的“胆大妄为”的人。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管制很多,市场准入门槛很高,很有一部分发家致富的人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中胆大妄为,逃避政府管制,向政府官员行贿或者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甚至钻某些法律法规的漏洞。更有甚者竟有触犯法律,想方设法把国有资产化为己有。在这样客观的环境中,老实人往往被当作是没有胆子,没有魄力。

  由此,可以说目前存在的仇富心理,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要向前看,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恩恩怨怨;要理性地看待过去,赦免这些富人的原罪。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改革的成果。

  但愿如此吧,也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够理性地忘掉过去的不愉快。这样,穷人就可以穷得安然自得,富人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大家相安无事。

  不过,在笔者看来,中国仇富心理的存在,并不如此简单。应该说它有着充分的心理因素和文化的基础,带有社会快速变化的特有逻辑。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说明,爱财并不是小人的事情,即便君子也是爱财的,虽然说取之有道。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些人从内心就鄙视财富,视金钱如粪土。他们认为财富的确很重要,但财富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幸福本身。

  这种鄙视财富的意识形态,在历时短暂、缺乏文化底蕴的国家,如美国,其基础并不雄厚。但是在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如中国,则表现得越发充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世代知识分子、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乃至牧师,都自觉不自觉地抵制对金钱财富的爱好。他们认为富人多为商人,而“无商不奸”的观念导致大家对商人的品行产生怀疑。于是,高雅阶层人士耻与商人为伍,故而也迁怒于商人的财富。并且这种意识往往被社会中的精英所一代代地加以强化。这恐怕就是导致仇富心理存在的根源吧。

  当然,目前的仇富心理,还与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历来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就是说,通过读书这条路,考取功名,享受荣华富贵。这被社会尊重并认可,具有强烈的正当性。

  但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这种获取财富的秩序完全被颠覆了,这样一来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冲击。就在一些人还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时,他们中的一些同龄人就已经在市场经济里摸爬滚打,得到了第一桶金,并且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中占据先机。而那些莘莘学子拿着辛苦换来的文凭进入市场时,发现自己老板的文凭并不比自己高。经济发展太快了,社会变化太快了,以至于把时间用于读书的人还来不及去赚钱,早早跌入市场浪潮的人已经发家致富,其结果是有知识的人赢得了清高的声誉,但有钱的人却进入了被仇的行列。

  因为很大一部分“穷小子”致富太快,还没有来得及养成高雅的品位,不自觉地进入了庸俗高价消费的时代:买车要最贵的,买房子要最高档的,连买

月饼都要几万块钱一个的。这些富人也知道跌打滚爬的艰辛,深知金钱来之不易。他们挥金如土,却很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富而骄奢淫逸,富而目空一切,富而吝啬小气,富而品味低下,自然而然更加让高雅的人看不起。

  这说明,中国的仇富心理具有特殊的内涵。也正是因为这些内涵,使得中国的仇富心理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却并没有导致严重的贫富冲突。虽然,中国的贫富差别已经过了国际警戒线,但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不稳定局面,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贫富差别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富人目前基本上还只是钱多了一些、房子大了一些、车子好了一些、消费高了一些而已。他们还远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等级,也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品位。至少就目前而言,中国穷人要想变成富人的机会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地区。穷人,尤其是有品味的穷人,依然有很多致富的机会,仇富心理并无大碍。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